百年前的德語臺灣遊記
日治初期臺灣第一手珍貴觀察史料
時隔125年首度在臺出版
1898年2月,時值日本統治臺灣的第四年,
一位來自德國、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
為了親自見識「日本的戰利品」,造訪了臺灣島,留下了詳盡的踏查紀錄……
★史明親自改寫,親筆繪畫,認識台灣史最佳入門。 ★第一本站在被統治的台灣大眾立場的台灣史。 ★原著百萬字精華濃縮,再收錄一百餘幅史明親繪漫畫。 ★本書另收錄史明首次曝光的文章〈謝雪紅的慘境〉。
★以法國第一手史料、法國視角,重現鮮為人知的台灣地方史! ★近六十張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珍貴歷史照片完整公開! 從士兵的隨手筆記到水手的航海日誌,從神父的傳教紀錄到報刊的評論文章 透過法國觀點的奇詭稜鏡,凝視一段四百年前開始的傳奇……
他在民初這段動盪歲月中, 跟隨段祺瑞的腳步, 歷經派系鬥爭、外交危機、國族運動, 看盡官場百態,亦隨段氏起落。
記錄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等北洋軍閥政權的起落。 並以第一視角,詳細刻畫洪憲帝制、張勳復辟、西原借款、直皖系鬥爭等民初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與內幕。
本書細說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如何歷經革命建國並大跨步邁向社會主義。同時,還針對毛澤東以「反右」為名整肅知識分子,以文化大革命為由打倒昔日戰友,作出詳盡歷史解釋。
1873年,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 Steere)遍遊中南美洲後,橫越太平洋,深入福爾摩沙島,遭遇平埔、福佬、客家等族群,走訪邵族、巴宰、賽德克、西拉雅、排灣等部族,記述各地風俗、生態、房屋、服飾、刺青、音樂等文化,誠為難能可貴的記錄。史蒂瑞的筆調風趣,是您神遊19世紀末台灣的不二導...
十三篇精采翻案,讓你重新認識臺灣的真正歷史! 原來── 鄭成功時代,臺灣人不瘋媽祖 原住民頭目制度是荷蘭人所設立的 三百年前,臺灣商人就採用股份集資...... 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以近四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面貌;以生動故事敘述方式、配合精彩圖片說明,完整呈現三百多...
原定臺中省城為何轉移到臺北? 臺灣人也愛抽鴉片?裹小腳? 吳鳳捨生取義竟是教化樣版? 十一篇精采翻案,真實還原近代臺灣歷史的面貌! 本書以主題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社會面貌;以生動故事敘述方式、配合珍貴圖片說明,完整呈現近代百餘年來的臺灣歷史真相!
日本帝國最後的軍人,竟然是台灣現代國防的起點? 繼《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謎樣的清明上河圖》後, 日本知名新聞工作者野島剛從《蔣介石日記》出發, 走訪白團成員及其家屬,取得大量從未曝光的日記與自傳, 親眼目睹台灣國防大學祕藏數十年的白團書庫最高機密檔案, 耗時七年書寫時間,...
原來—— .十七世紀末,臺灣人就過著奢靡富裕的生活 .日治後期,臺灣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美國商人曾企圖殖民臺灣 十篇精采翻案,揭露影響今日臺灣發展的最重要史實!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三百年來,歷經甲午戰敗後簽訂《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始長達五十餘年的日本殖民統...
百年前的德語臺灣遊記
日治初期臺灣第一手珍貴觀察史料
時隔125年首度在臺出版
1898年2月,時值日本統治臺灣的第四年,
一位來自德國、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
為了親自見識「日本的戰利品」,造訪了臺灣島,留下了詳盡的踏查紀錄……
★ 塵封一百多年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德文中譯出版
★ 收錄百幅以上照片與素描圖像
★ 忠實重現日本名畫家和田英作美術設計
本書介紹阿道夫.費實的生平簡歷及其民族誌研究,他出生於奧地利,喜愛藝術及旅遊,為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辦人。1898年2月至5月,費實親身探訪日治初期的臺灣,彼時國際間對這個日本的新殖民地所知不多,費實想觀察的重點是臺灣在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後,島內不同族群以及與外來者之間的關係為何,並且注意日本人以何種方式建設臺灣以獲取經濟利益。
費實的臺灣紀行雖充滿帝國主義及個人主觀批判,卻也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當時漢人及原住民的文化及其處境,對於有興趣了解百餘年前臺灣社會狀況的讀者而言,食衣住行育樂的描寫皆不缺,乃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旅遊書寫紀錄。
名家推薦
陳耀昌(醫師/作家)
費德廉(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作者: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
1856-1914,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乃一肥皂製造工業鉅子的次男,為藝術收藏家、演員、戲劇導演以及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熱愛旅行,曾於1898年2月至5月到臺灣遊歷,將期間見聞撰寫成《福爾摩沙踏查》(Streifzüge durch Formosa)一書。1913年於德國科隆創辦東亞藝術博物館,是歐洲第一座有體系的東亞藝術博物館。對東亞藝術之研究、收藏暨評論卓有貢獻。
譯者:張新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現就讀師範大學翻譯所會議口譯組,亦從事戲劇、詩作及影視字幕翻譯,已出版的譯作有《巴克禮宣教回憶錄》。
譯文賜教:mchang49@gmail.com
導讀者:林欣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導讀者:莫克莉(Christine Moll-Murata)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教授兼系主任暨該校臺灣研究小組主任(Chair of Faculty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Taiwan Research Unit, Ruhr Universität Bochum, Germany)。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