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Design 1月號/2011 第26期
100種美好的可能 美不是表象的,設計也不是。讀著這期的內容,內心有深深的感動。一方面想到所有夥伴為完成這期大企劃所付出的努力和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Best 100的設計師和設計團隊所呈現的台灣設計力,超乎想像的精彩。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偶爾會對國內的設計展覽感到困……
》》Cover Story:80年代特集 80’s Heritage & the Spirit of Creativity 80年代大眾文化最值得注意的科技產品,是1979年由SONY率先推出的隨身聽,我們特別找出了六台代表性的機種一一介紹;80年代是蘋果電腦剛剛打出名號的年……
》》Japan Design 2011.前進日本學設計 製作日本設計專題,跟同好們閒扯,是每年冬天我們最期待的事 《Shopping Design 》連續第三年在二月號推出日本設計專題,身邊的朋友不只一次問我們:「為什麼要挑二月號這一期呢?」那是因為我身邊有太多喜歡日本設……
》》Cover Story:THE BRITISH INVASION英倫設計 2006,McQueen秋冬大秀,Kate Moss穿著華麗的白色洋裝,以立體投影的畫面,在《辛德勒名單》背景音樂中緩慢旋轉。在3D尚未普及的年代,這是時尚史上經典的一頁。但若以此來理解McQueen,可能……
封面:生活裡的字型課 生活處處可見文字, 卻少有人看見文字的魅力。 字型是設計工作者的最基本, 也是每一個用字人的生活美感入門。 光是在意還不夠, 我們必須去探索字、發現字、感受字, 如何用不同的視角欣賞文字? 原來字型有個性和情緒? 字的設計有著超乎想像的可能, 隨時影響著...
Cover Story 穿著的設計思考#MYOOTD 有關「穿」這件事情可以討論八百年。 因為弔詭的是買衣服是衝動的 (好,這個我要!) 實際把衣服穿出門又是極其理性的思考: 修飾比例 (最近是否胖了?)、顏色搭配(害怕無趣又擔心穿成災難) 、 材質面料(這件衣服太近會被看出破綻)⋯⋯ 既然每...
》》Design + Architecture Review 2010 設計品牌 + 建築傑作 2010年度報告 年度優秀建築師.注目歐陸設計品.必看出版品和展覽 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我們愈來愈清楚讀者感興趣的題材和自己能夠發揮的內容是什麼,在此我們提出6個關鍵……
【台北人的六種練習】 去年設計師週遊牧影展《全球都被都市化》(Urbanized)紀錄片談到一座運作良好的城市,應該要有很多讓城市人休憩的地方。片中有這麼一段敘述:「別看路上有多少人走動,而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街上停留享受。」 今年,開始策劃一系列從「人」的角度……
《從風格到風土!吃懂餐飲新趨勢》 從20世紀所興起的法國新料理運動、慢食運動,到21世紀的西班牙分子廚藝、新北歐料理等風潮遞嬗,今日許多人更常聽到的是「風土」、「在地化」、「台灣味」這些詞語,這股探究在地料理脈絡與風味特質的趨勢從何而來?是所謂本地意識抬頭,或是世界各地所興起的「在地顯學」趨勢?而當...
Visual Design For Album Cover.改變世界的視覺設計 這些好看又好聽的專輯,你有幾張? 回想一路聽音樂的過程,封面設計其實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環。所謂的唱片專輯封面設計,存在著歷史和知識,過去幾十年的專輯作品就是一部精彩的設計史,其中充滿許多人名流派……
【理想的城市】 《Monocle》每年都會選出全球最宜居的25個城市,選擇標準不只是交通設施、公園綠地、失業率……等等可以量化的數字,也包含一些無法科學判斷的標準。總之,一座理想的城市不僅宜居(livable),還要充滿生氣(lively)。 年初時去了一趟……
空間主題一直是大家有興趣的,但大家想看的不是房地產商人或高檔家具想要販售的那種帝X人生之類的生活情調,而是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混亂城市的人們住家模樣,當我們遇到對味的屋主,我們要求自己一定要理解他們的生活形態,進入屋主的生活節奏。 如果用那種公事公辦、直接約1或2各小時通通拍完、聊完的……
【本期簡介】 繼續探索與分享我們在雜誌世界裡獲得的快樂- 陳羿緻 “雜誌是最好的創意養分來源?——ADC STODIO創意總監MARCO “雜誌是比小吃更深的鄉愁?——資深雜誌人許育華 “雜誌拓展了我的世界觀?——風格書店經營者下北?……
【向上的本事】 「他們需要一個成人世界裡的朋友。他們需要看到那裡還有些正直的人。他們需要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全然是黑暗吞噬黑暗、邪惡吞噬邪惡,最惡劣最暴力污穢的人獨佔所有的好處。至少,我們中的一些人還努力地在這裡那裡奮戰著。」 這是某部小說中的一段對白,讀著這……
》》Shopping Good Design in Select Shops & Design Stores
設計迷私房店鋪大公開
我們在2011年的1月號特地製作了「歐洲設計店鋪──倫敦.柏林.巴黎」,邀請了幾位遠比當年那個什麼暢銷書作家更犀利的旅行者,提供本刊讀者更有料的旅行報導。此外,我們還邀請長住舊金山灣區的蔡惠民小姐和常跑曼谷的Drew Zheng,把他們最喜歡的景點事物跟讀者分享。
.London:Badlambs & Sons.Outline Editions.Dover Street Market等
.Berlin:Casa Camper.Marimekko.Dussmann.Do You Read Me?
.Paris :In Paris.Colette.Artcodif.Les Fées
.San Francisco:Blue Bottle Coffee.Anthropologie.RN74.Flora Grubb
.Bangkok: Tenface.Kuppa.The Horse Says Moooo.Siam Kempinski等
》》Dialogue on Product Design 詹偉雄 × 陳禧冠
《Shopping Design》邀請長期在台灣工業設計第一線工作的陳禧冠,以及本刊創意總監詹偉雄,在12月的冬日午後,來到位在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1巷17號的「阿才的店」,在洋溢復古氣氛的台菜快炒餐廳,對談手機發展的種種……
》》拜訪HTC美西設計團隊
2010年11月下旬,長期和《Shopping Design》配合的首席攝影師陳敏佳,和《數位時代》編輯總監盧諭緯一起前往位在美國西岸的宏達電(HTC)設計團隊辦公室進行採訪。最近幾年HTC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表現優異,在傑出商業成就的背後,其實是許多設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所促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