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80 | |
BBC知識 Knowledge(12期) | NT$1690 | |
BBC知識 Knowledge(6期) | NT$990 | |
BBC知識 Knowledge(3期) | NT$520 |
從小時候喝養樂多,到現在喝優酪乳,大家對有利消化的「益生菌」應該都不陌生。現在科學家發現,細菌不止影響腸道功能,可能也會干預大腦,讓我們出現行為異常、焦慮等反應,左右我們的情緒。一起來看看微生物研究的新進展,或許有一天,益生菌會變成精神科醫生的處方。(P. 34)
不過……
我們都有自由意志。從進了餐廳要點什麼食物、要穿過小巷還是沿著大馬路走到捷運站,到選擇什麼工作、與誰結婚,無論過程中有多少因素影響最終的選擇,我們都不能否認,這全是自己做的決定⋯⋯對吧?不過有越來越多實驗發現,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之前,腦就已經做了選擇。意思是,現在科學家可以把我們接上電腦,在我……...
~編者的話~ 「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這句廣告詞點出了睡眠在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有些人為了睡不著而痛苦不已,有些人卻為了爭取更多的清醒時間而費盡心力。科學家對睡眠的瞭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和我們的大腦脫不了關係,本期封面故事要介紹一些研究……
【本期封面故事】 在編輯本期封面故事〈好睡讓你更聰明〉時,我腦中不斷浮現學生時代熬夜準備考試的抱佛腳畫面,在我的印象中,這種行為的下場有好有壞,讀完這篇睡眠研究的新進展才發現,原來這和我的「睡覺策略」有關! 我們很早以前就知道,睡眠會影響記憶力,接著,科學家……
想想internet向公眾開放還不到30年,已經讓我們的生活態度和爸媽那一輩有很大的不同。那麼現在有哪些科技進展,會讓下一代擁有和我們截然不同的lifestyle?這一期的《BBC知識》邀請了三位科普作家,請他們描繪現今具有發展潛力的新發明或新技術,將會如何改變我們40年後的居家生活、工作形態,……...
想想,我們的身體真是十分神奇,可以身負重物走過大多數地形。大腦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的思考和情感互動能力,創建了大概是地球生物中最複雜的社會文明。人類簡直是奇蹟。現在,科學家又想創造另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奇蹟,一起來看看智慧人形機器人的新進展。 當生物工程領域學者忙著在地球上……
前一陣子,因為一名台東大學學生的「DIY核能反應爐」實驗精神,在媒體及網路上引起了一連串討論,台大的吳俊輝老師也特別在7月號的專欄中為讀者進一步說明。到底什麼是核融合?這個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的研究,試圖為我們尋找一種便宜、安全、發電量足夠的新能源,過去最大的瓶頸是在無法讓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
超過150年前,法國作家凡爾納出版了《地心歷險記》,描述充滿熱情的教授組了一支三人小隊,前往冰島火山尋找地心的入口,他們順著熔岩的路徑不斷往下,經歷了一段驚濤駭浪的旅程。這部一百多年前出版的冒險小說,至今仍是閱讀市場的長青樹,許多電視劇和電影從中得到靈感,包括2008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地心冒險……...
每個人都知道,沒有什麼東西能移動得比光速還快。先不說人類現今的科技離這個「上限」還很遠,就算我們能以光速航行,也得花上4.2年才能到達最近的恆星。距離,一直是星際旅行夢想難以成真的障礙。不過去年底有部電影《星際效應》建議太空人可以利用「蟲洞」(wormhole)在宇宙中快速穿梭,一起來看看這個物……...
火星是個充滿危險的地方,但也是充滿科學夢想的地方。為了在人類毀了地球之前,把火星打造成另一座家園,科學家必須竭盡全力,克服輻射、重力、氧氣等不適居因素,更別提還得解決水和食物的問題。儘管困難重重,前一陣子好萊塢電影《絕地救援》仍提供了樂觀的前景,該片描述被隊友誤以為已經死亡而拋下的馬克(麥特.戴……...
十九世紀,華萊士和達爾文提出了天擇理論,在科學及文化界投下了震撼彈。從此之後,我們知道了在充滿變化的環境下,越能適應新條件的個體,生存能力越強,繁衍越興盛,反之則會衰減。而所謂的變化,並不僅僅侷限在自然條件的改變,人為條件的變化,例如農耕之後帶來的飲食轉變,也是決定我們演化途徑的潛在壓力。那麼,……...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經常是凡夫俗子如你我者,不幸遭遇椎心之痛時的痴心妄想,然而某些物理學家卻也執意找出「時間為何總是向前走」的解答。牛津大學的朱利安‧巴柏博士、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的提姆‧科士羅斯基博士與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弗拉維奧‧梅卡提博士似乎朝時間的謎底前進了一大步,一起來看看他們提出……...
你希不希望長命百歲?我猜,大家在回答之前或許會有點猶豫。那麼,讓我再問得精確一點好了,你希不希望自己能夠四肢硬朗、神智清明地活到100歲?這麼一來,持肯定答案的人大概就會變多了吧。醫學界已經開始大張旗鼓,進行野心勃勃的大規模基因體定序計畫,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就能克服老化、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讓……...
溼冷灰暗的天氣在大多數時候都令人不悅,不過自從限水措施向民生用水節節逼近,大家就忽然感念起下雨了。其實早在多年前,科學家就不斷提出警告,氣候變遷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洪水及旱災,去年底,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由800多位科學家做出的最新報告更明確指出,倘若我們不採取一些措施,到21世……...
【編者的話】 WELCOME 「冰山在融化,海平面在上升⋯⋯這一切都是你的錯。害怕嗎?別怕, 其實不是你的錯。」這是英國Channel 4影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Warming Swindle)的片頭文字,片中提……
【編者的話】 WELCOME 近幾十年來,腦科學的研究,解答了許多以往讓人疑惑的現象;本期封面故事「錯覺的科學」,又是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 當稚齡小孩都能來上幾段魔術,而你確實第一時間無法看穿破綻在哪裡,只能歸咎於視覺……
蜜罐蟻:蟻群戰事近似人類戰爭? 五角大廈和哈佛大學為何對螞蟻感興趣? 太空競賽民營化 太空梭時帶魚今年七月正式落幕。為什麼接下來的太空任務NASA要交給昔日競爭對手、甚至民營企業? 全民特務:你我都有間諜配備 ……
52未來生活 明日世界指的是無紙化辦公室、太空度假,以及在全像體驗艙找樂子?把時間快轉到二○五○年瞧瞧吧…… 66暢銷金曲新伯樂 電腦可以根據市場過去的喜好挖掘歌壇明日之星,但明星特質、暢銷潛力真有這麼簡單?「星探」會因電腦而失業嗎? ……
【SNAPSHOT】 太陽能動力船/塞車大橋/黯然失色/好大的陣仗 【Update】 ●獵豹能贏得「陸生動物賽跑冠軍」,靠的可不只牠的腿肢,還有背部。 ●小豬籠草很奸詐喔。它們會偽裝成遮雨亭,好引誘食物上鉤。 ●我們體表和……
【編者的話】 我們為什麼這麼愛用Facebook這類社交工具?而且一旦在上面貼文,就像著了魔似地時時檢查有多少人回應、多少人按讚,似乎熱切地期待別人重視我們的所思所見。如果有一天,我們再也不需要透過Facebook就能分享經驗及想法,只要直接上傳我們的大腦,用數位化的方式儲存,然後傳……
BBC知識 Knowledge 09月號/2014 第37期 天才的定義是什麼?老實說,這個問題並無科學上的解答。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天才不是指有傑出成就,就是指擁有高智商的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兩者並不相等。那麼,到底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努力造就了天才?
從小時候喝養樂多,到現在喝優酪乳,大家對有利消化的「益生菌」應該都不陌生。現在科學家發現,細菌不止影響腸道功能,可能也會干預大腦,讓我們出現行為異常、焦慮等反應,左右我們的情緒。一起來看看微生物研究的新進展,或許有一天,益生菌會變成精神科醫生的處方。(P. 34)
不過就算好菌威力強大,也難免會碰到無法鎮定人心的狀況,比方像倒楣的少年Pi遇到了船難。想像一下幾個人擠在小艇上風吹日曬,沒有淡水和食物,你能不能吃掉奄奄一息的同伴以求取一線生機?這不是法學院課堂的虛構故事,而是1884年木犀草號海難真實發生的悲慘案例,它的結果從此決定了法律與文化能否接受因為緊急避難而殺人。(P. 80)
最後將目光轉向生態旅遊方興未艾的非洲。多年來,飽受非法狩獵和棲地消失之苦的動物們儘管處境仍然嚴峻,但也時而傳出好消息,好奇寶寶非洲野狗(P. 60)和行蹤隱密的山魈(P. 66)便有令人振奮的保育進展。
◎Snapshot
●護冰白毯
●銅肚生元素
●黏稠泳池
●銳利鷹眼
◎Discoveries
.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但這是好事嗎?
.未來我們不用再辛苦節食,吃顆藥就好?
.造影技術幫我們找到腦中的記憶大門。
看看科學家有什麼新發現與新見解!
◎Comment
.羅伯特.馬修斯專欄
由專家來預測事件,會比烏合之眾更準確嗎?
.海倫.澤爾斯基專欄
多虧了梅納反應,烤吐司吃起來才能這麼美味。
.史蒂芬.巴克斯特專欄
冰期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可能超乎我們想像……
◎細菌影響你心情
微生物不只影響腸道通暢,還會干預我們面臨壓力時的情緒反應?未來精神科醫生會開立「益生菌」來治療我們腦中的小劇場嗎?腦內乾坤與腸道細菌的神祕連結,著實令人大開眼界……
◎謎樣的十大奇景
河面宛如黑膠唱片的大冰盤,沙地中自己移動的怪石,海床繁複精緻的環形圖樣,天邊閃動的仙女棒軌跡……許多神祕的自然奇景至今仍令科學家頭痛不已!
◎機器人的群體智慧
白蟻家族堆起高聳土墩,螞蟻帝國打造複雜蟻丘,磷蝦則群聚行動來提高逃生的機率。機器人學家仿效自然界中的群居智慧,讓機器人小兵也能團結顯神威。
◎粒子對撞造黑洞
今年4月,大型強子對撞機重新啟動,物理學家紛紛引頸期盼、摩拳擦掌。倘若能以升級後的兩倍能量造出量子黑洞,就表示我們熟知的四度時空以外或許別有洞天……
◎叫聲啁啾的友愛家族:非洲野狗
毛色斑斕的非洲野狗既不怕人又對周遭充滿好奇,這種天性使牠們經常被捕殺而絕跡。保育團體努力串連廣大面積的保護區,加上教育當地民眾相關知識,終於使得野狗群重回大地。
◎體色鮮豔的神祕客:彩面山魈
中非猖獗的獵捕行為加上雨林砍伐,讓彩面山魈的生存面臨危機。生態學家正設法深入理解牠們的行為與生活,讓這種大規模群聚的靈長類能繼續與雨林共存。
◎《大憲章》保障了誰?
英國《大憲章》是法治精神的起源,影響了後續數百年的政治思想。但這部貴族用來抗衡君王權力的憲章,真的讓每一個人都蒙受其利嗎?
◎遇難吃人行不行:木犀草號海難案
想像你遇到了船難,沒有水與食物,也可能等不到救援隊來臨,在快餓死的時刻,你想到可以犧牲奄奄一息的同伴來保住性命。但這麼做,符合正義嗎?
◎How Do We Know:怎麼照出X光片
現代醫學檢查不可或缺的X光源自實驗室中的偶然發現。究竟是什麼樣的研究迸出意外火花,讓這種電磁輻射大大翻轉了醫學技術?
◎Photo Story:古辛島
半世紀前,經濟作物占據了這座島的空間,使生態學家不得不插手保育特有鳥種的棲息環境。棲地保育不只讓特定的物種得以生息,也讓原先種滿椰子的農園小島,恢復成孕育萬千生命的美麗天地。
◎Q&A
.霧霾是什麼?如何預防?
.非碳基生物可能存在嗎?
.其他動物也有分左、右撇子嗎?
.冥想能改變我們的腦部活動嗎?
.「真空」的溫度是多少?
.為什麼不是所有烏雲都會下雨?
.對盤尼西林過敏還可以吃藍起司嗎?
.「大霹靂」有多大聲?
.沒有昆蟲的話,人類還能存活嗎?
.夢境有可能受外界聲音影響嗎?
.如果宇宙還在膨脹,又怎麼會是無限大呢?
.留鬍子有好處嗎?
.白內障會影響虹膜辨識系統嗎?
.為什麼小孩子不喜歡吃蔬菜?
.雷雨會影響雞蛋孵化嗎?
.散布最廣的不可回收物是什麼?
.哪個機器人與人類最像?
.死亡的恆星有可能再度點燃嗎?
.為什麼吃完大餐會昏昏欲睡?
.為什麼批評總是比讚美讓我們印象深刻?
.植物有免疫系統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