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裡好吃的際遇千百種,有甚麼比邂逅紓心解憂的滋味更難得?東吃西吃,卻從未有過觸動靈魂的悸動?本次五月號特別跪求SD的編輯團隊,貢獻自己的私心療癒食單。個個充滿心意、道道吃了會心,這些就是我們甘願每月辛勤趕稿的動力。快打開心、準備下筷,搞不好你會尋得真愛。
什麼是生活空間? 它可以是一個發呆的地方、工作的場所、身心休憩的空間,又或是靈感的發源地;每個人都在其所屬擁有的空間中,再造自己,同時也被這個場域所影響。 書房裡的一盞燈、一本書,或者是一幅畫,那些無比真實,但微小深刻的生活細節,都有其原因。走入一個空間,也像是走入一個人的身體,空間的風...
【對文字的敬意】 生命中總有些畫面,深刻地留存在腦海中。看似微小且無關緊要,卻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浮現,提醒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 對我來說,這樣的畫面之一,來自海倫‧凱倫傳記中經典的一幕。聽不到、也看不見的海倫‧凱勒,小時候是頭不受控制的野獸,嚇跑無數家庭教師……
【最好的禮物】 讀者們讀到這期雜誌時,聖誕節已經過了,跨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所有的事情,不論好的壞的,值得記憶的,必須放下的,都在時間之河中流逝。然而全新的,預期之外的,在那些尚未到來的未知的時間中,我們還有能力選擇用什麼填補,要用什麼心情相遇。 過去這段……
From Working to Living 064 自由創作者貓王不討喜|找到讓心自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事 066 攝影師陳敏佳|實現真正忠於自我的理想狀態 070 攝影師叮咚|當自己生活的編輯長 072 驚喜製造陳心龍|讓驚喜包投在每個角落 074 日本選貨店CLASKA大...
》》Cover Story:Handmade Design 雜貨.手感設計 本期我們探訪了幾位年輕的手作職人,做皮包的何依倫,做木工的Dozen,製陶的羅翌慎,都是不到三十歲的新世代手作設計師。我們帶讀者到這些手作者的工作室,探訪這些美好的手作品是從什麼樣的場所展開,又是在什麼樣的信……
【不期而遇的美好經驗】 我喜歡每期用一個主題提問,不僅僅是以這個主題為核心去「發現」和「介紹」,而是藉由發現和介紹,去思考和生活、設計有關的問題。 為什麼要逛市集?我們已經有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實體店鋪、逛不完的虛擬商城,為什麼還需要市集?這種相對「原始」的集會……
【活著的喜悅精神】 《精準的閒晃》(Joie de Vivre)是一位美國女士嫁給法國男子的生活體驗。她在書裡和我們分享,一位充滿智慧的法國人曾說,「愉悅不是你去主動追求的東西。……不需要你召喚。」它來了就來了。在這樣的國家,如果你要做一件事,就值得好好做,不能趕,過程即是享受。……
【自然使生命綻放】 「速度能決定看多少風景。」小山舍創辦人阿丹說,「植物是會讓人慢下來的物件。學會照顧它,無形中也會把速度放慢,開始關注自己的空間,例如光線位置、窗外風景……。現代人腳步太快,容易忽略太多東西,如果把植物當媒介,它能把外在的大環境和心裡面的小空間連結起來,這是植物無形……
與植物戀愛的生活 造訪植物創作者L&F浩哲的靈感之山 珍奇植物藏家Marc的綠色告白 鹿森林實驗花廊的自然哲學 肯園溫佑君談氣味療癒觀 香草入菜的自然之味食單 逗留在有植物相伴的場所 世界的自然系保養推薦
留白的哲學 聽聞「留白」大概是來自於東方水墨畫中的技法特色,漸漸地我們在許多設計當中感受到「留白」的精髓與魅力,開始欣賞設計師、建築家與創作者用留白為作品帶來想像⋯⋯留白從不只是「留」了「白」,而是帶來一種空間,一種相輔相成,一種自由,也是巧妙的表達。在這個世界太喧嘩,設計也常常不安靜的當代,《S...
【生命中的教堂】 席慕蓉《寫給幸福》書裡有一段話:「所有的歡樂和自由都必須要有一個據點,要有一個島在心裡,在揚帆出發的時候,知道自己隨時可以回來,那樣的旅程才會有真正的快樂。」 在我年少的想像裡,那個島,說的是家。 不論我們離得多遠……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慢時尚 2014秋冬時裝周T台,Moschino新任創意總監Jeremy Scoot端出新菜,身著如麥當勞制服的女模魚貫進入,鬼才如Jeremy Scoot以驚奇手法戲謔了「快速時尚」現象。 大量生產造成的資源……
【A Home with Soul 迷人的生活空間】 本期Shopping Design想邀請你與我們一起邂逅迷人的生活空間,跟著我們一起打開空間,看入生活,你會發現,生活的樣態,其實是人所能形塑的,最真實也最親密的地景。
Cover Story 穿著的設計思考#MYOOTD 有關「穿」這件事情可以討論八百年。 因為弔詭的是買衣服是衝動的 (好,這個我要!) 實際把衣服穿出門又是極其理性的思考: 修飾比例 (最近是否胖了?)、顏色搭配(害怕無趣又擔心穿成災難) 、 材質面料(這件衣服太近會被看出破綻)⋯⋯ 既然每...
給孩子的生活設計 “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做你自己,因為其他都已經有人做了。 —— Oscar Wilde 獻給以前的小孩、未來的大人。
本期《Shopping Design》請到不同領域,身處不同地域的咖啡店愛好者和我們談談咖啡店,編輯部也精選46間咖啡店,並分門別類,如果下次想去咖啡店的時候,除了問問自己心之所向,也可以作為口袋名單,願你有一場美好的咖啡店旅行,邂逅你的真命店家
約會的設計 Have a Nice DATE! 一個人的時候得要跟自己相處得開心,兩個人的時候會希望和對方心有靈犀(與被默默崇拜),多個人的時候不管是跟誰,都會希望賓主盡歡⋯⋯「約見面」是一個過程,其實也是現代人常經歷的社交儀式,雖然可以隨興安排,但如果多些巧思,那每次見面的火花與記憶也會不一樣...
The GUIDE BOOK for GROWN-UPS 任性大人的生活指南 人生不要太用力, 獻給每個想做自己的你。
好生活整理習題 整理的理由・一個就好 往往停下來,透過整理,生活的面貌才會漸漸變清晰;處理舊的,騰出空間,才有新的進來;明白現在,才能擁抱未來,看見新的方向。如果說人生是一種整理,那「整理」是否有統一標準,不整理人生會崩解嗎?還是生活仍舊繼續前進?
京都學 品牌學 下一張京都百年風景—— 開化堂 公長齋小菅・金網つじ・朝日燒 傳統又快樂的京都Style—— SOU·SOU 買物學 溫事主理人 米力・飛鳥古物店主 葉家宏 IF OFFICE 設計總監 馮宇・小器公關負責人 羅家芳 色彩· 生活學 男子休日委員會 林怡...
涼好夏日關鍵字 揮別端午,過了夏至,蟬鳴唧唧,夏天來臨。 這個季節,讓人總想念海邊的蔚藍, 貪嘴一下多吃碗冰,奢侈地大口喝清涼草茶, 以及為了透涼將生活物件全部換季。 夏天讓人興奮,讓人慵懶,讓人期待。 本期《Shopping Design》帶你直覺回想「海」的舒暢、身心的「涼爽」和...
目錄
Content
Cover Story
044 靈魂食物
Soul Food╳Editor's Picks
045 下筷範本-SD編輯美食指南
Soul Food╳Surprise Special
054 驚喜的療癒滋味
Soul Food╳Kitchen
058 料理人的靈魂廚房nom nom‧小花‧魚麗
Soul Food╳Men
072 男子漢的朝食筆記
Soul Food╳Healing Moment
076 鐵鍋料理研究室
Soul Food╳Drama
082 日劇裡的美味魔法
Sepcial Report
034 京都╳台南 辦公椅競速拉力賽幕後紀實
086 2016米蘭家具展首波潮流報告
092 流浪與靜止的藝術|老房子,茶田和一個有故事的人
名人推薦:
Forward
真實的美味
上個月某一天,心情不佳的時候,走進喜愛的咖啡館,隨手翻起雜誌。在一期厲害的日本雜誌中,讀到介紹台灣鍋物的文章,那極具氣勢的火鍋俯拍去背照,視覺豐富的排版,立時讓我的心緒集中到美味的想像,「如果能吃到這麼一鍋,一定立刻得到療癒~」
療癒人心有許多做法,美食肯定名列其中。法國美食家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曾說,食物是靈魂的鏡子,「只要告訴我你吃些什麼,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樣的人。」換成本期〈日劇裡的美味魔法〉說法,「每個人皆是一本獨一無二的菜單……一直以來,你是什麼滋味?」
在這期封面故事一開始的單元中,我跟著編輯團隊造訪內部成員每個人貢獻的私房名單,好像重新為自己的味覺演繹一遍(美味的)食物該有的樣子。我經常代表《Shopping Design》對外溝通,強調我們應該要有「消費的意識」,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不僅沒有消費的意識,也缺乏「生活的意識」。我們是生活的接受者,卻不是創造者和體驗者。
僅僅是呼吸、走路,不代表活著,努力工作賺錢、玩樂,也未必構成「生」「活」。只要有那麼一刻,能全然關注在我們手邊進行的事物,感受到我們每日與之進行互動的大自然、人、食物、物品……是以什麼樣的心意彼此交流,那「活著」的感覺,一定可以像植物一樣,欣欣向榮地打開。
在這份名單中,我推薦的是華西街的「阿猜嬤」,那裡的米糕桂圓粥是我嚐過最美味的。有一回,我和朋友到的太早,店才剛開始營業,老闆認為煮得還不夠火候,特別盛起一碗移到火爐上單獨熬煮。那是對自己極有要求的師傅的貼心。即便只是一碗40元的甜湯,值得我滿懷敬意地接下。這回為採訪再次造訪,聽老闆細數那一鍋紅豆如何燉煮得軟爛又能保持顆粒完好,那時間、力道的掌控,全是功夫。
是這樣一家小店。其他同事推薦的杭州南路巷弄裡的魚湯、大直陽台咖啡館的戚風蛋糕……同樣打開了我的五感。原來「有意識地」品味食物,能有這番直入脾胃心神的深層感受。當然這也拜各推薦者「精選中的精選」之賜,這些美味究極之地,定有其過人之處。那過人之處,才是我們製作此次專題的目的,所謂食物與靈魂的關係,便是從這裡揭開序幕。
日本知名美食家及藝術家北大路魯山人對料理的定義是這樣的:「『料理』指的是照料處理,也就是指『整頓事物的道理』。」照料處理、思考其道理,指的不是烹調,而是烹調的內容。「無論做什麼,製作者的心情都很重要,繪畫的人若少了這份心,就只是在塗色而已••••••製作任何東西時,除了技術之外,當事人的感情與人品也很重要,就算使用同樣的材料製作同樣的東西,差異便是從此油然而生。」
所以那些當我們想到「療癒」二字時會立即在心頭浮現的食物,是不是因為飽含製作者的心意,讓我們在品味時,所有的沮喪、挫敗,都得到了深層的理解,彷彿透過食物這項媒介,被神奇的力量溫柔地擁抱。
只有從心出發,才能療癒人心。跟著這期專題進入有靈魂的廚房、親自料理一頓精神飽滿的早餐,或許「美食」的定義對你我來說,也能稍稍觸及北大路魯山人的境界,「……不是經過裝飾的食物,不是膚淺的仿冒品,而是注入靈魂的料理、是以滿心熱情所做的料理、是創造『人』的料理。」
希望你的口袋中,也有讓你嘴角上揚的名單,希望這些老闆們的用心,能從一個個被鼓舞的士氣得到回饋。希望你的心,不論是喜悅還是疲憊,都能在每一口食物中獲得滋養,然後,心滿意足由衷地讚嘆——
「啊,活著,真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