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去一次的壯遊提案
遍佈全球
24位作者
N個親身探索
未知之境的真實故事
從以色列、杜拜、非洲到南極,前進未知領域的生命體驗
10大黑科技 改變全世界 科技發展不斷顛覆各行各業,也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家訂定了新的競爭規則。《財訊》獨家針對120位產官學界人士進行調查,選出十大即將為全世界帶來巨變的新科技。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誰能搶先掌握科技趨勢,誰就能掌握先機。
垃圾堆裡的隱形冠軍 用炸雞排廢油開飛機!142兆再生商機「大腦」在台灣 一罐奇特瓶裝水,藏材料世紀變革 日本可口可樂、雀巢、惠普為何都來台求援? 公開!全台再生材料廠黃金名單 全球首台AI廢油回收機、美妝巨頭再生瓶夥伴 綠建材現身沙國新未來城、廢漁網眼鏡推手
練習變幸福 台灣人鬱卒創新高,你需要前進的力量 主持天后歐普拉、哈佛名師傳授 4個刻意打造「幸福支柱」的轉運故事 《情緒勒索》作家周慕姿、義大醫院院長、25年大牌記者、傳奇建築師 快樂類型測驗〉你是啦啦隊長或科學狂人 5方法自癒〉擺脫人生裡的「我不配」、「軟柿子情結」
台積電.英特爾 決戰AI 2月21日,英特爾在舊金山發表專為AI設計的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3天後,台積電位於日本的熊本廠開幕,半導體雙雄同時聚焦AI,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地緣政治的角力。 英特爾和台積電雖相互競爭,但也彼此合作。相同陣營裡,新競合時代的開始,將牽動未來供應鏈的勢力消長,值得投資人密切...
「自由」的代價很高, 對於台灣的兒女尤其如此。 家庭的牽絆、傳統的束縛還有對父母親無形的虧欠感,是每個遊女與遊子面對的沉重課題 我們的行囊裡有夢想、有試煉、有掙扎也有解脫。 其實,我們不回家,我們在回家的路上.. 延續《世界教我的一堂課》神換日線持續推出台灣年輕人勇敢跨出世界的人生故事 ...
推力與拉力:越年輕、高學歷,越想「向外找出路」 「人才外流」、「人才危機」、「台勞輸出」、「青年出走」、「菲律賓化」......一行行聳動的標題,近年來不斷佔據各大媒體顯著的版面,像是在警示著台灣人力空洞化的危機,又像是在責怪台灣的年輕世代:為何拋下家鄉,遠走高飛? 但,如果說今日世界是...
國外的教育比較優質? 國外的學生比較厲害? 如何追趕日新月異的科技,在資訊的洪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跨國專訪新世代精神領袖湯舒雯…等 集結超過50國家,20位以上新世代作者,在海外求學、求職的真事故事。
台日韓青年的世代之聲 台灣的「厭世代」、日本的「寬鬆世代」,與韓國的「全拋世代」── 新興名詞的誕生,象徵了來自不同國度的青年們,出社會後面臨到的相似困境; 所幸,不管大環境有多麼窘迫,仍有一群不願意被「大人們」輕易貼標的年輕人,在夢想的旅途上勇往直前! *電子書無附電影兌換序號
最敢消費的享世代,引爆「最後一分鐘」 兆元商機 這群人正在改變台灣的消費市場!他們是位於25至35歲、約350萬的「享」世代,有七成五未婚、單身,是史上消費行為最獨特的族群。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憑什麼夯 嘉義貧農之子梁見後圓「美國夢」,拚出1.5兆市值伺服器王國 速度至上,組梁家兄弟供應鏈,大弟梁見發開會遲到30秒被罰站 爭議黑歷史,財報遲交、不實,曾遭美國證交會摘牌罰款 投資12年的華爾街鐵粉最新持股動向,高純度美超微概念股、基金解析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別再為了Excel加班! 求學時為了一窺職場真面目,我特意申請大型企業的實習機會,企圖體驗上班族生活。工作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在一個短短的暑假,主管教會了我一項至今受用無窮的硬技能:Excel。我一開始按照主管交代的做法,拉表格、輸入公式、統整銷售數據。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進到其他公司後才發現...
【拒絕自滿的 4 個行動】 領導人的不安逸練習 當員工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工作,當團隊永遠從去年的計劃出發,小心,公司已經悄悄滋生了自負與安逸的心態。
洞悉成敗、總結經驗、提煉智慧 復盤的技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用在工作上,復盤是檢討過去表現,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道理淺顯易懂,卻少有人執行。試想:你有多久沒回顧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狀況...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礙?跨越摩擦力的三大陷阱,才能讓對的事情更容易做到,讓錯的事情更不可能發生!
招財金龍股 賺不停好公司 龍年投資穩中求勝,從優質好公司下手選股,才能築起護城河。特蒐10年來台股賺最大、配最多的好公司,並篩出今年營收可續強或逆轉勝的明星股,龍年投資賺不停。
推翻效率迷思,人生更有餘裕 反轉時間管理 你是會寫每日待辦清單、安排行事曆的人嗎?你覺得這麼做,會讓你更有效率嗎? 即便大多數工作者都試著「管理」時間,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就算精密計算時間、完成更多的事,卻失去了充實的人際關係、內心平靜與生活平衡,甚至感受不到自信與快樂。 ...
繞路 是最近的距離
「直線未必是最近的距離,轉彎、繞路,也未嘗不是一個好選項。」
2015 年,換日線甫成立滿半年,第一場作者分享會,便以「繞路,是最近的距離」為主題,許下對 2016 年的承諾:無論生命的旅途多麼曲折,切莫忘記,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所有沿途的風景,都將化作心靈持續向前的動能。
2016 年九月,換日線第一本專刊《世界教我的一堂課》問世,事實上,在數位時代作一本紙本刊物,並不在我們的計畫之內。這本意外誕生的專刊,同樣意外地收到各地讀者朋友們的歡迎,許多人說,因為換日線,自己終於有了「為夢想,跨出第一步」的勇氣。
於是,我們決定逆著媒體潮流,以 2017 年的季刊,繼續走在這條預期之外,卻驚喜不斷的出版之路上。
2017 年,當你手上拿著季刊秋季號的此刻,換日線業已成立兩周年,我們與紙本的緣份,轉眼間也已將近一年。這一年,繼呈現世界精彩面貌的首本專刊後,我們一直企圖在季刊中進行文字策展,辨認一條走向世界的路──從春季號的「尋路」,到夏季號的「指路」,那「路」所強調的,往往是身體的位移。
而你或許會問,「大膽走出去」,只要身體移動,就夠了嗎?秋季號主題,便是我們回答此一提問的一種嘗試。
我們相信,「出走」的本質,從來不僅僅是地理座標的變化,它同時意味著個人生存條件與精神狀態的變動,如何在動態的生活情境裡,取捨並平衡社會標準、家庭期待與自我實現,是每一個人不論年紀,都須面對的課題。
因此,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本次選文中,不僅僅有青年學子到異地求學、求職的經驗,也有年屆而立甚至已為人父母者,對於自我價值的探索。前者的選擇已經從廣為人知的歐美國家,拓展到杜拜、巴西等地,甚至有作者在追求知識的路上,勇往戰地,只是為了確認自己從西方學術殿堂習得的觀點,不是未經經驗檢證的、社會偏見的複製。而後者欲跨越的難關,除了異國生活裡的文化衝擊,還有身體狀態的改變,不再局限於傳統想像中,家庭和事業的拉鋸。
這些故事的共同點,在於他們的旅程中,沒有所謂的「一帆風順」、一條路走到底,反而多所周折、試煉,而這也是我們多數人的生命樣態──誰的道途能永遠筆直寬敞,從無歧路?為了超越現實的困難,開創一條自己的路,他們不斷地與自我對話,辨明意義,終於逐漸理解到:山水從無窮盡之處,心靈的超昇,將引領生命一次次找到新的出路。
而繞路,往往是最近的距離。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