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20 | |
數位時代(6期) | NT$999 |
從概念到實踐,各行各業全面啟動!
2011年「工業4.0」一詞首度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出現,兩年後,正式成為德國政府的核心政策。眼見德國撒下火種,世界列強開始群起效尤,隨後幾年間,紛紛依據各自的國情背景、產業特性,提出訴求互異的相應政策,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此席捲全球。 工業4.0從概念到實踐,各行各業真正動起來,過去這一年,許多應用場景逐漸浮上檯面。
AI 定義新時代 當人類的眼睛、耳朵, 不再是唯一可思考和探索世界的工具 5億4,100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物種大量出現,幾乎所有動物的祖先都在這時期現身,分類學中的動物門從3個快速增加到38個。有一派學者認為驅動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是「眼睛」誕...
智慧醫療崛起:科技業、醫療業破壞創新,跨界共創進康生態系 因為人工智慧,一場非典型的競爭,在醫療業翻天覆地,Google、三星、鴻海、廣達、大立光爭相角逐,驅動醫療產業正式進入AI時代,實力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催生各種新的AI醫療應用。
AI 淘金術 3種角度 6大領域 18個關鍵 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 從國家、企業到個人的全新時代 AI帶來的不只是新技術,而是新生產力和新財富。 面對IC、PC、WWW之後的每20年ㄧ次科技業變革, 經營者、投資者和工作者該如何回應?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第三方工具大量崛起,流量、會員、數據自己來 現在,角逐電商市場的選擇有很多。 電商市場發展了20年,產業鏈終趨完備, 第三方工具加持下,競爭者的樣貌劇烈改變, 本期完整解析傳統電商業者面臨的衝擊、 品牌電商的未來、第三方解決方案崛起下的商機。
科技巨頭的下一個十年狂想 每隔一個十年,產業領導者幾乎都會經歷一輪更迭。 1997年Google誕生,之後的十年大家把微軟、雅虎和Google視為三巨頭。 2007年iPhone問世,蘋果以顛覆者姿態開啓行動科技盛世,在新時代獨領風騷。 如今,來到2017年,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各種新技...
7大科技領航者 他們 正在創造未來 在動盪變幻的局勢中, 每一天,我們都在不確定中摸索前行。 不過,有一群人,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從科技趨勢中看見未來商機,從潛在需求中發現革新動能。他們把困境化為轉機,創造出更明亮的未來。
科技零售生活,爆炸! 最近實體世界裡的兩個變化,也許同樣關注新商業模式的你,也發現了。 入春以來,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永夜似的極地裡,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關閉了。其中美國梅西百貨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1萬人,英國瑪莎百貨也關閉了50多家海外分店;而從網路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
AI、大數據 vs.個人隱私 快速理解•史上最嚴《個資法》 我們是否可以把GDPR法規下的新時代,看作一種啟蒙的開端? 就像金恩博士對非裔美國人人權、西蒙•波娃對女性人權的貢獻,來到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新的啟蒙者, 喚醒大眾對於自身數據帶來的人權議題重視。
科技零售生活,爆炸! 最近實體世界裡的兩個變化,也許同樣關注新商業模式的你,也發現了。 入春以來,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永夜似的極地裡,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關閉了。其中美國梅西百貨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1萬人,英國瑪莎百貨也關閉了50多家海外分店;而從網路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
【封面故事】 奔跑吧!影音廣告:手機優先x科技導入x平台策略x創意內容 掌握科技者,才能在影音世代完勝! 在資訊碎片化的時代 如何才能快速吸引消費者注意? 新一代的數位行銷武器, 非影音廣告莫屬, 從傳產到新創, 各大品牌該如何善用影音的力量,出奇制勝?
當人口老、勞力少又貴,而市場需求變化快又短的挑戰來臨,曾經錯過九0年代IT革命的德國,不願意再錯失機會,決定挺身而進。 危機感空前的德國,繼「隱形冠軍」之後,決定結合全國產、官、學、研總動員,搶攻未來20年製造主導權的工業4.0計劃,企圖一舉解決這些難題。 從二0一一年在漢諾威工業展中提...
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無人駕駛,現在已是生活中的可能。這個翻轉,意謂著產業的成長規模將從3%擴大到30%,是一個比電腦業產值還大的市場,引爆九大領域、60多家廠商競逐。對於未來,汽車業、網路業、晶片廠、IT公司、共享經濟服務……,都沒有錯過,你所描繪的商業藍圖又是什麼呢?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企業育才術 「寫了幾千行程式,卻沒辦法控制一個輪子」 趨勢科技AI養才妙招: 砸1.5億福岡辦車賽 「放膽」是企業轉型的重要第一步。台灣最大軟體公司趨勢科技為了讓僅熟悉軟體世界的員工不懼怕AI時代的硬體,砸下驚人鉅資在日本辦比賽。
郭台銘的腦內布局 120天攻美內幕、 7大艦隊、i8後投資…… 一次攤開鴻海未來30年「新製造攻略」 12大次集團,誰是下一批小金雞?
工業4.0不再狼來了!
歷史上幾次重大的工業革命,都締造了翻倍的經濟成長數據,目前正在各行各業醞釀的工業4.0,是否真能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長遠效益?我想,我是樂觀的。因為事實跡象正是如此揭示。
工業4.0在2011年被提出後,瞬間在全球各國引起關注,但是礙於新興技術發展未臻成熟,加上以製造業為首的產業升級、轉型缺乏迫切性,因此工業4.0的發展就在曇花一現後,隨即迅速隕落。幾年後,工業4.0議題再次浮現,整體態勢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過去存在的問題,現在看來都變得清晰。
伴隨而來的各種領先者作為與嘗試,此起彼落,從小範圍試驗到大刀闊斧落實,工業4.0總算從概念走向應用,徹底洗刷悲觀主義者的假議題說法,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即時感測、雲端、設備連網、人機協作等搭建的應用場景或智慧工廠,接連一個又一個慢慢浮現,迎來了各式各樣的智慧製造現場。
對於經營者來說,工業4.0已經是不容忽視的競爭力議題,然而,究竟應該從哪裡開始做起?卻是理性思考下普遍存在的新問題。《數位時代》這次製作的〈工業4.0徹底研究〉專題,試圖以8大科技領域及11個經典的應用場景,讓讀者精準掌握工業4.0的核心主軸與發展近況。
相較於傳統的標準化生產,工業4.0強調的是客製、快速,也就是大量快速客製,至於怎麼做到呢?每一個製造現場的情境都不太一樣,有的選擇從供應鏈設計著手,有的是因為材料技術突破而達到,有的則在生產線上結合感測晶片,開創混合生產的模式與效益。
不論所屬產業為何、也不論企業的經營特性,對於工業4.0,不能只是盲目跟隨,也不是一體適用的萬靈丹或解決方案,企業必須釐清真正的營運痛點,才能找到具體的對應場景來實現或追蹤效益。此外,企業的工業4.0策略思考,也必須盡量跳脫既有營運框架,才能為下一個階段的競爭做好準備,避免用今天的現實限縮明天的可能,才有機會在巨變中放大想像,創造嶄新的競爭力與未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