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08月號/2018 第291期
0 則劃線

數位時代 08月號/2018 第291期

1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07/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6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08
紙本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售價:NT$ 12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原價 售價
電子書 NT$150 NT$120
數位時代(6期) NT$99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AI、大數據 vs.個人隱私 快速理解•史上最嚴《個資法》

我們是否可以把GDPR法規下的新時代,看作一種啟蒙的開端? 就像金恩博士對非裔美國人人權、西蒙•波娃對女性人權的貢獻,來到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新的啟蒙者, 喚醒大眾對於自身數據帶來的人權議題重視。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0

    台灣科技業的關鍵風口 決戰智慧終端:AIoT全圖解、完全解析

  • 出版日期:2018-04-27
    電子書: NT$ 120

    去中心化的世界與新經濟 區塊鍊狂潮 |完全指南|

  • 電子書: NT$ 120

    【COVER STO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數位轉型完全指南 就算害怕,遲早也要長大。台灣數位轉型ing,如何從現在想像未來? 這股熱潮不只大公司著迷,連中小型企業也全面投入,透過科技工具搶生意、搶領先時間。  

  • 出版日期:2018-03-29
    電子書: NT$ 120

    從技術到應用,從產業到個人,完全解讀5G大未來

  • 出版日期:2017-12-29
    電子書: NT$ 120

    AI 淘金術 3種角度 6大領域 18個關鍵 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 從國家、企業到個人的全新時代 AI帶來的不只是新技術,而是新生產力和新財富。 面對IC、PC、WWW之後的每20年ㄧ次科技業變革, 經營者、投資者和工作者該如何回應?

  • 電子書: NT$ 12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企業育才術 「寫了幾千行程式,卻沒辦法控制一個輪子」 趨勢科技AI養才妙招: 砸1.5億福岡辦車賽 「放膽」是企業轉型的重要第一步。台灣最大軟體公司趨勢科技為了讓僅熟悉軟體世界的員工不懼怕AI時代的硬體,砸下驚人鉅資在日本辦比賽。  

  • 出版日期:2018-02-01
    電子書: NT$ 120

    程式學習,翻轉世界 現在開始學coding,用編碼加值未來

  • 出版日期:2018-06-29
    電子書: NT$ 120

    電競新經濟 3年後,全球電競產值飆上500億! 新的生態鏈如何顛覆遊戲界、台灣硬體三雄如何搶占一席之地?  

  • 出版日期:2017-06-30
    電子書: NT$ 120

    AI 定義新時代 當人類的眼睛、耳朵, 不再是唯一可思考和探索世界的工具 5億4,100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物種大量出現,幾乎所有動物的祖先都在這時期現身,分類學中的動物門從3個快速增加到38個。有一派學者認為驅動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是「眼睛」誕...

  • 電子書: NT$ 120

    科技界近期最夯話題: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一家新創、一紙白皮書、一場募資, 3小時、46億新台幣資金到手! 它是華麗的詐術,或是區塊鏈落地的破壞式創新

  • 出版日期:2017-09-29
    電子書: NT$ 120

    從概念到實踐,各行各業全面啟動! 2011年「工業4.0」一詞首度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出現,兩年後,正式成為德國政府的核心政策。眼見德國撒下火種,世界列強開始群起效尤,隨後幾年間,紛紛依據各自的國情背景、產業特性,提出訴求互異的相應政策,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此席捲全球。 工業4.0從概念到實踐,...

  • 出版日期:2018-05-31
    電子書: NT$ 120

    數位時代 06月號2018 第289期 新創機會之城──紐約

  • 出版日期:2018-03-01
    電子書: NT$ 120

    智慧醫療崛起:科技業、醫療業破壞創新,跨界共創進康生態系 因為人工智慧,一場非典型的競爭,在醫療業翻天覆地,Google、三星、鴻海、廣達、大立光爭相角逐,驅動醫療產業正式進入AI時代,實力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催生各種新的AI醫療應用。  

  • 出版日期:2017-11-29
    電子書: NT$ 120

    7大科技領航者 他們 正在創造未來 在動盪變幻的局勢中, 每一天,我們都在不確定中摸索前行。 不過,有一群人,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從科技趨勢中看見未來商機,從潛在需求中發現革新動能。他們把困境化為轉機,創造出更明亮的未來。 

  • 出版日期:2017-07-31
    電子書: NT$ 12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第三方工具大量崛起,流量、會員、數據自己來 現在,角逐電商市場的選擇有很多。 電商市場發展了20年,產業鏈終趨完備, 第三方工具加持下,競爭者的樣貌劇烈改變, 本期完整解析傳統電商業者面臨的衝擊、 品牌電商的未來、第三方解決方案崛起下的商機。

  • 電子書: NT$ 120

    電影《蟻人與黃蜂女》中,有一段對於量子技術的敘述: 「忘記奈米技術、人工智慧、密碼貨幣,它們在量子技術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不只是電影中的場景, 現實世界中,Google、Intel、IBM、微軟等科技巨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 試圖搶占量子電腦的話語權。 因為這些小小的光子、原子所撼動的, 正是所有人...

  • 電子書: NT$ 120

    傳統廣告失靈, 全球6,000億美元行銷預算大洗牌 MarTech行銷科技新浪潮 我們每天可以接觸到3,500個品牌,平均每分鐘會看到2.4個,這麼多企業在競逐你的眼球,你,為誰停留? 你可能厭倦廣告,總是毫不猶豫按下「×」,也說不出上一支看過的廣告是什麼內容,但有一波蠢蠢欲動的新勢力...

  • 出版日期:2017-06-01
    電子書: NT$ 120

    科技零售生活,爆炸! 最近實體世界裡的兩個變化,也許同樣關注新商業模式的你,也發現了。 入春以來,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永夜似的極地裡,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關閉了。其中美國梅西百貨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1萬人,英國瑪莎百貨也關閉了50多家海外分店;而從網路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

  • 電子書: NT$ 119

    慾望科技 人類與科技的親密相伴 人工智慧的終極想像 「情慾是吃飯運動睡眠,原是必需。調情像呼吸飲水洗澡,何用准許。」知名作詞家林夕在〈花樽與花〉這首歌裡寫得直白卻有理,情慾是人性最深的慾望,也是最不可說的秘密,她露骨又曖昧,讓人愛也讓人焦慮。人性與科技向來彼此糾纏,相互影響,送走了VHS、0204...

  • 電子書: NT$ 120

    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無人駕駛,現在已是生活中的可能。這個翻轉,意謂著產業的成長規模將從3%擴大到30%,是一個比電腦業產值還大的市場,引爆九大領域、60多家廠商競逐。對於未來,汽車業、網路業、晶片廠、IT公司、共享經濟服務……,都沒有錯過,你所描繪的商業藍圖又是什麼呢?

  • 電子書: NT$ 120

    COVER STORY 超零售時代 餐飲篇   怡客咖啡+樂天 電商與通路跨界合作,創造更多「接觸點」

  • 詳細資訊

    GDPR後,數據權利開始覺醒了嗎?
    GDPR實施,究竟是機會還是挑戰?無論如何,歐盟這個最新的個資管理條例都已經上路,且歐盟經濟體之大,連遠在千里外的台灣社會也難以不被影響。這不僅僅是第一線直接商務往來的企業受影響,我們更該思考的是,一向對隱私權維護走在前頭的歐洲,此次推動GDPR背後隱含的反數據霸權意義。
    2016年歐洲議會通過了GDPR法案,由於牽涉範圍過廣,法令給了緩衝期,預告2018年5月25日上路,其中要求的規範很多,企業必須設置專責單位遵守規範外,一般人更應該理解這些法案背後的精神。消費者過去在使用許多數位服務,往往「秒按」同意隱私或個資使用要求,但其實你還有更多權利。 
    LINE最近更新《隱私權政策》引發台灣消費者議論,主要對不按同意就不能使用的粗糙作法不滿,卻疏忽其實生活中個資早已被監控,比方用搜尋引擎查資料後,就會常出現相關產品廣告,其實這些現象都來自你的個資。 
    這次LINE具體寫出資料將作為第三方分析使用,格外引發矚目。其實在GDPR上路後,服務方要取得民眾個資,一切都必須事前取得同意,也因此在GDPR上路後,傳出歐洲網路廣告投放量已經大降四成。 
    進一步探討人權與科技發展關聯前,我們簡單扼要幫你理解了GDPR還給資料主體者的權利,包括最基本的更正權,讓資料主體人能更正或補充個人資料外,最關鍵的三個權利還包含:讓服務使用者能自由在各種服務中轉移資料的「資料可攜權」、能奪回被搜尋引擎毀滅人生的「被遺忘權」,以及避免遭受演算法歧視的「個資自動化決策反對權」。
    這些權利的名詞很新穎,但從手機門號可以攜碼轉換於各電信商之間,不會因無法攜碼永遠被一家業者綁住,我們就能理解,個資的流動性對消費者有多大的意義。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造福人類,這是AI專家所抱持的信念,但當個人病理資料被公開,即便去識別化(移除可判斷個人身分的特徵資料),從大數據的觀點來看,未來當無數數據資料一起比對下,個人身分仍然無所遁形。也因此未來AI發展跟隱私權的衝突,也將是科技必須面對的課題。
    而當隱私權爭議演變為政治控制時,又提升到另一個國安層次。中國的隱私管控已經到了極致階段,筆者的朋友在中國計程車上遺失護照,也能在不知道車牌、車行,只有上下車地點和模糊的時間記憶下,拜託公安透過街頭攝影機找回。 
    GDPR原則禁止跨境資料傳輸,目的是保護資料人的權益,台灣消費者不妨也可以思考一下,當使用數位服務時,你的個資是存在台灣,還是其他國家境內呢?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