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知識 Knowledge 01月號/2020 第101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BBC知識 Knowledge 01月號/2020 第101期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10
紙本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售價:NT$ 22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220
BBC知識 Knowledge(12期) NT$1690
BBC知識 Knowledge(6期) NT$990
BBC知識 Knowledge(3期) NT$52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僅限以下區域購買: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尋找第九行星
〈第九行星的追尋〉
在海王星之外的小型天體正和諧地運行,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隨著躲在暗處的第三世界起舞,那顆行星是地球的四倍大,如今似乎知道該去哪裡尋找它的蹤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20

    解開宇宙之謎 科學家對黑洞與暗物質雖已有許多觀測及推測,但距離了解宇宙與主宰宇宙的定律似乎尚早。

  • 電子書: NT$ 380

    舊遊戲時代 01-02月號/2019年 第10期  

  • 電子書: NT$ 220

    8大瘋狂科學理論 〈瘋狂科學最前線〉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起來看看目前科學界最令人驚奇的八大理論。

  • 電子書: NT$ 220

    尋找太陽系內的生命 〈太陽系內外星人在哪裡?〉 現下有好幾個任務,打算調查地球的芳鄰有沒有生命現象存在。且聽我們一一數來。

  • 電子書: NT$ 220

    宇宙布滿看不見的星體? 〈宇宙是否布滿不可見的暗星?〉 外太空或許潛藏著一大票隱身於黑暗帷幕中的幽靈星體,連最靈敏的儀器都偵測不到。

  • 電子書: NT$ 220

    <關關難過關關過:巴黎聖母院> 這座高聳的哥德式大教堂如同巴黎這座城市,儘管歷經許多黑暗時刻,總是能化險為夷。有鑑於過去數百年間,屢屢重建成功的故事,我們對於它的未來,應該要樂觀以待。

  • 電子書: NT$ 220

    大腦如何影響健康 <源於大腦的治癒力量> 最新研究顯示,正向的心理態度有助於我們對抗感染,讓我們更長壽,甚至免受手術之苦。究竟心念如何影響生理現象?

  • 電子書: NT$ 220

    宇宙並非始於大霹靂? 關於宇宙的一切究竟是如何開始的,我們的最佳解釋並無法自圓其說。現在有組理論物理學團隊宣稱找到能夠檢驗新的爭議理論的方法,而該理論認為宇宙生於大反彈……

  • 電子書: NT$ 220

    關於疼痛的基因研究 〈無痛人生〉 有些人摔斷手臂也不眨眼,有些人分娩時不會疼得大汗淋漓,如果感覺不到疼痛,生活將會如何?這些無痛覺者的生理祕密,或許能幫助我們關上疼痛的開關……

  • 電子書: NT$ 220

    大滅絕來襲...... 人類可以從恐龍的遭遇學到什麼? 〈能否阻止第六次大滅絕?〉 研究過往的大滅絕事件,能為今日面臨的環境挑戰提供新見解。比方說曾經位處食物鏈頂端的恐龍,為何在彈指間灰飛煙滅?而現在站在同個位子的人類,有機會寫下不同的命運嗎?

  • 電子書: NT$ 220

    守護海洋 〈與海洋同生二部曲:如何守護海洋與其內珍寶〉 全球70%表面積受海洋所覆,海洋為地球提供食物,我們呼吸的氧氣也有50%來自海洋,它還能調節氣候。不過,人類活動正使海洋陷入危機……

  • 電子書: NT$ 139

    封面故事I全片幅的高畫素巔峰之作Sony α7R IV Sony近年來的積極性與市場佈局策略,已逐漸獲得成效與口碑,但它卻未因此自滿,而是選擇再接再厲推出目前全片幅相機中最高畫素的α7R IV,並維持該有的性能表現,企圖問鼎高畫質之王!

  • 詳細資訊

    2020年1月號
    Snapshot
    ●死海生機
    ●顫動人間
     
    Discoveries
    ●再20年,就會有適合移植的3D列印器官!
    ●母侏儒黑猩猩為了抱孫,會干預兒子的愛情生活。
    ●科學家利用古埃及陶器中的酵母菌釀造啤酒!
     
    Comment
    麥可・摩斯里
    「你若覺得新年新希望難以維持,請繼續讀下去……」
    亞力克斯・克魯托斯基
    「如何擺脫歲末年終大團聚的無形壓力?」
     
    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
    ●分析:重金屬音樂是否有害精神健康?
    ●回顧:跨性別運動員能否公平參與女子運動?
    ●評論:環境保育影集對於塑膠問題能夠發揮影響力嗎?
     
    〈日常通勤的歷史〉
    塞車、誤點、車資上漲向來是令通勤族頭痛的問題,我們請兩位歷史專家談談英國通勤工作的漫長歷史,以及汽車革命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第九行星的追尋〉
    在海王星之外的小型天體正和諧地運行,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隨著躲在暗處的第三世界起舞,那顆行星是地球的四倍大,如今似乎知道該去哪裡尋找它的蹤跡⋯⋯
     
    〈摧毀小行星任務倒數中〉
    兩年後,會有架太空船高速飛越太空,執行衝撞太空岩石的自殺任務。這麼做的目的有助於天文學家測試,有沒有辦法改變準備迎頭撞上地球的小行星的路線!
     
    〈你應該升級大腦嗎?〉
    想要提升智力、增進思考效能,也許植入迷你裝置可以幫你一把,但這是有代價的!
    〈被誤解的電療法〉
    這種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一向被視為粗暴甚至野蠻,卻也有不少人受惠其中。隨著英國相關醫療院所陸續間關閉,是否意味著有種救命療法即將消失?
     
    〈電力藥學新醫材〉
    澳洲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絲線狀植入物sutrode,可以透過它來刺激神經纖維,以下邀請研發科學家談論應用於治療癲癇和思覺失調症,以及改善義肢功能的可能性。
     
    〈動物創造力無極限〉
    使用工具不是人類的專利,而是自然界隨處可見的現象。來看看地球上擁有發想能力的動物如何行事!
     
    〈母職大革命〉
    過去400年來橫掃西方世界的變遷之中,對女性生活造成最大影響的,恐怕是家庭規模。藉由生育率衰減的歷史,探討17世紀美國普遍存在的大家庭,以及戰後倫敦常見的獨生子現象。
     
    〈從獸骨拼湊非自然演化史〉
    卡崔娜筆下一幅幅複雜精細的馴化動物骨架,揭露了選擇性育種這個永無止息的故事。
     
    〈昔德蘭島嶼生態〉
    昔德蘭群島是英國最北端的島嶼,在寒冷的月份中,此地遊客固然減少,但野生動物依舊極為豐富。
     
    Q&A
    ●物理學家為什麼那麼喜歡談對稱性?
    ●巧合能用科學解釋嗎?
    ●太空船飛多遠才能離開銀河系?
    ●為什麼小朋友喜歡玩「史萊姆」?
    ●我們確實知道氣候變遷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嗎?
    ●快下雨時,牛會躺下?
    ●蟲子會在半夜爬進我的嘴巴和耳朵?
    ●食物真能激發性衝動嗎?
    ●「一會兒」是多久?
    ●止痛劑會不會同時止住愉悅?
    ●如何減少碳足跡?
    ●我50歲了還有一堆壞習慣,它們會跟著我一輩子嗎?
    ●為什麼喝咖啡會讓我想上大號?
    ●我剛跟女友分手,想大嗑巧克力發洩一番。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跟黑巧克力,哪個最健康?
    ●光如果具有質量會產生什麼效應?
    ●為什麼某些品種的馬鈴薯比較容易打成泥?
    ●誰是世界上第一隻恐龍?
    ●凱許和超人有何關係
    ●人們為什麼愛塗鴉?
    ●倘若木星大到足以成為恆星,太陽系會有何不同?
    ●恐龍要是沒滅絕,會發展成文明社會嗎?
    ●人會對人類毛髮過敏嗎?
    ●邪惡傾向會遺傳嗎?
    ●倘若機器人跟我們一樣有智識,迫使它們為我們服務是否等同奴役?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