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第700期 2020/06/17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天下雜誌 第700期 2020/06/17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6/1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55.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44
電子書售價:NT$ 15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50
天下雜誌(25期) NT$249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與地球和好

★ 天下雜誌39周年主題,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
★ 不讓警訊被忽視,讓未來可以被期許 !

抉擇一直都在,我們該問自己要為台灣做些什麼?
守護台灣未來,安定未來,需要我們一起與地球和好!
疫情的盡頭,行動的開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50

    台灣頂級旅遊 範例: ★ 6個高端客,深度玩提案 ! ★ 8個全民行動,翻轉國旅 ! 全民瘋國旅,台灣被玩壞了? 頂級不等於昂貴,旅行不是打卡, 慢一點,深一點,多付出一點,美麗台灣,才會讓人一來再來!

  • 電子書: NT$ 99

    特斯拉超越豐田的秘密 它站上市值第一,製造業下一波改革正發生! 》馬斯克如何借力使力,讓川普與習近平都幫他? 》從火箭做到隧道,馬斯克相信的「終局思維」是什麼? 》豐田主義被挑戰了嗎?它有機會贏得電動車終局?

  • 電子書: NT$ 99

    5G熱戰開打 這場千億商戰,電信三雄為何放棄過去10年打法? 對手不同》仁寶、英業達撩下去,電信業分20%市場 邊界不同》生意做到東南亞、VR、公車去 豬羊戰法》中華電關係企業就是政府、遠傳跨最多業種、台灣大momo助攻 電信股還能當定存?這一仗誰會贏?

  • 電子書: NT$ 150

    吃不到蘋果反成贏家 ★ 為什麼緯創集團市值超越和碩? ★ 兩大集團前景黃金交叉,台灣電子業學到什麼? 台灣電子業再一次典範轉移,吃蘋果不再是「吃補」! 庫克大砍供應鏈補貼、扶植陸廠,台廠怎麼迎戰? 蘋概股如何投資?

  • 電子書: NT$ 99

    投資最重要的事 ESG 沒有它,台商接不到蘋果與Nike訂單 現在起,看一家公司,這指標比能否賺錢更重要! 26家台企摘星》MSCI最新評比首次公開 一天2個專案,換燈管當論文研究,看台積電怎麼經營 緯創董座林憲銘:我如何利用它,激發內部鬥志

  • 電子書: NT$ 139

    《旅讀中國》No105|2020年11月號 穿梭故宮六百年 別名「紫禁城」的北京故宮,不只是盤踞北京中軸線上壯觀的城,也是當今世界上年客流量最高的博物館。紫禁城自明永樂十八年落成以來,前後共有廿四位皇帝在此君臨天下,歷半世紀寒暑,終於年迎來六百歲誕辰。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

  • 電子書: NT$ 99

    【2019中國經濟關鍵報告】 馬雲、馬化騰、柳傳志為何屢傳「被下台」? 百官進駐民企,台商怎麼做生意? 比債務泡沫、貿易戰更大的風險 習近平「國進民退」,正終結40年改革開放路線

  • 電子書: NT$ 99

    張國煒 活好自己 德國直擊144小時交機實錄 最草根的富二代,被逐出長榮一千天獨家告白 航空業深陷紅海,後進者「極M化戰略」能贏嗎?

  • 詳細資訊

    疫情的盡頭 行動的開始
    疫情讓人類停下腳步,卻治癒地球。

    近30萬隻海龜回到印度沙灘上產卵;新冠肺炎重災區的中國、義大利,原本灰矇矇的天空變得清澈。

    人類過度的發展、浪費,帶給地球巨大的影響,尋找與地球更好、更永續的共存方式,是這場疫情帶給我們的省思。
    天下雜誌39週年特別報導,
    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經濟不應再是掠奪式、無限發展的思維。

    而人類的健康,
    其實更仰賴了環境的健康。守護自己,以及台灣的未來,
    需要我們一起付出行動。

    編者的話

    與地球和好,才有歲月靜好
     
    文—吳琬瑜
     
    我們總是習慣對地球予取予求,即使京都議定書、巴黎氣候協定、瑞典少女罷課,都無法改變人們消費,改善全球暖化。直到新冠肺炎爆發,全球封鎖國境,人們被限制在家,工廠暫停,沒想到空氣變乾淨,海洋更清澈,連地球都變安靜了。
     
    我們總在生病之後,才領悟健康的重要。在疫情稍停之際,《天下》三十九週年選擇推動社會運動「與地球和好」,以特刊、影音、數位專輯,倡議﹁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揚棄股東至上的資本主義。並首度推出線上遊戲,讓每個人身歷其境做決策。
     
    原來,一個健康環境的決策,既如此簡單,也如此艱難。
     
    艱難來自於永無止境的欲望。面對問題便宜行事,發生在屏東萬巒的故事,就是一例。(56頁)
     
    當皎潔月光映照在台糖一萬公頃的樹林,燥熱的國境之南有了一座靜謐的森林。但台糖決定「砍樹種電」,以提供台積電三奈米廠所需綠電。
     
    這不是第一次缺乏未來思考的便宜行事。早期這裡是一片甘蔗林,蔗糖是當時台灣重要出口經濟作物;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出爐,台灣是貿易大國、排碳大國,為了減碳,政府在此造林,因為進口蔗糖比本土蔗糖價格低,已無經濟效益。
     
    如今,政府爭取台積電在缺水缺電的南科建廠,允諾會有符合國際大廠要求的綠電,又動腦筋要砍樹種太陽能板。這樣只為應付一時需求、未整合產業政策、國土規劃、生態環境的決策模式,不斷在這塊土地上演。
     
    陽光、空氣、水,很難嗎?
     
    本期特刊以三個調查報導開始,一是綠樹與綠電的抉擇;二是新竹媽媽喝好水運動,上游新竹縣的垃圾、工業排水,導致下游新竹市民無好水喝(42頁);三則緊扣新冠疫情起源,眾人怪罪蝙蝠,其實是人類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甚至食用野生動物,導致病毒擴散。百年來的愛滋病、MERS都是如出一轍。(68頁)
     
    調查報導呈現問題的荒謬,更別忘了台灣被世界銀行列為氣候高風險區,颱風肆虐、地震頻繁、多雨卻缺水,百年升溫更是全球兩倍。
     
    一個健康的台灣,不應區分縣市或藍綠,需要同心協力;不該對立,沒有對話;不宜政治決策,沒有公民參與,不許部會主義,沒有整合協調;不能只解決今天問題,沒有規劃明天願景。
     
    《天下》耗時半年,勾勒一個「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背後牽涉能源、糧食政策、國土計劃與智慧城市,是需要根本解,而不是症狀解。(80頁)
     
    人們想要歲月靜好,唯有與地球和好。在追求GDP成長後,終究明白,環境健康最重要。
     

    影音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