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330 | |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12期) | NT$3690 |
焦點企畫
挺過創傷再成長!五大步驟助你走出危機,變得更強大
策略大師哈默爾教你駕馭日常天賦:小員工啟動大變革
中山大學EMBA/CSR與大數據,助在地企業優化轉型
中保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要消費者「生活沒有我們就不行」
北科大EMBA/服務全球「工專幫」,境外班占三分之一
2020年7月號(崛起於危機之中) 焦點企畫 找出異地任職最佳效益 向「未來」學習:讓你的想像力制度化 數位轉型必備四大領域人才:技術、數據、流程、變革,缺一不可 AI成功到職四階段:機器是輔助工具,而非用來取代員工 SLACK敏捷布局疫情商機!執行長暢談如何因應這場全...
焦點企畫 學會何時該說「不」 打造疫後企業韌性指南 別讓AI接管你的員工 87歲的「三好」老董,力拚台灣最大口罩廠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2020年3月號 焦點企畫 Pinterest科技資深副總裁傑瑞米.金:「這些技術的力量只會愈來愈強大」 確保實驗能找出顧客的多變需求!避免A/B測試陷阱 細數克里斯汀生經典文章 真正的問題都出在「組織設計」!領導人四大「誤診」症狀 建立實驗文化:除了善用工具,更要翻轉...
2020年5月號 敏捷領導團隊成軍 焦點企畫 高層團隊的新經營法則:敏捷領導群成軍 疫情過後,還要回教室嗎? 虛擬學習將是高等教育「破壞者」? 領導人需駕馭七大張力 防疫作戰!阿里巴巴與京東經驗談:中國電商的封城送貨大挑戰 醫院善用人工智慧對抗新冠肺炎
與競爭者共舞 與競爭者共舞,盤點與競爭對手合作的風險與益處 職涯經驗談:蒂娜.透納 別用微觀管理協助員工 創造長期價值的最佳途徑 執行長績效,新手更勝老手?
焦點企畫 別讓供應商傷了品牌!知道何時該維持關係,何時該捨棄 給自己多一點溫柔 比爾蓋茲:不創新,避不開氣候災難 招募流程非變不可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杜書伍通路帝國
隨處都是我的辦公室 數據啟動風險防護罩 人,是人工智慧的祕密武器 迎戰無法預見的風險 助低薪員工脫離負債人生 你的領導起源故事
|焦點企劃| 【策略 = E×mc2⊃2;】 一個公式打造致勝策略 想從變動與紛亂的環境中勝出,公司需要一套致勝策略。運用策略相對論公式,檢視公司與競爭者的策略,幫助公司找出,如何在市場上發揮最大優勢。
momo憑什麼超車PChome 疫情下的電商大戰》 一群商人比拚趨勢大師,疫後市值差7倍! 新王者林啟峰貫徹「大商無算」:賣一瓶水跟賣LV一樣 電商教父詹宏志獨家告白:所有整合,都是九死一生
2020年10月號(2020台灣CEO100強) 焦點企畫 為什麼好好對自己,這麼重要? 數位貨幣解決17億人金融問題? 增強抵抗力,擊退網路釣魚 許士軍 VS. 陳飛龍:「連接」是數位世界的核心精神
扭轉人生的原子習慣 每個人都有想改掉的壞習慣,如慣性遲到、晚睡、抽菸等;也有想養成的好習慣,如閱讀、運動、早起等。然而,大多數的人在戒除或建立習慣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剛開始需要克服心中的排斥感;執行一段時間沒看到成效,不知道還要不要持續⋯⋯。 習慣無法養成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用錯方法。這...
回答七大問題,驗證你的資料競爭力 焦點企畫 職涯經驗談- 丹尼爾.布魯德 提升線上銷售額,取決於兩大標準!設計最佳產品網頁三大步驟 流程太快,領導人只取得25%的價值!意見發揮最大效用六步驟 「我也是」,然後呢?檢視這場平權運動的啟示與展望 職涯經驗談- 「蜜糖」瑞...
焦點企畫
總編輯的話
這期雜誌剖析了當前許多領域的重大變化。首先來看看產業界。以提出企業核心能力聞名的管理學者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近期一直在關注企業如何突破僵化的階層組織,讓第一線員工發揮潛藏的能力。本期中,他以法國輪胎大廠米其林最近的變革,說明企業可以從底層翻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米其林這家全球輪胎製造龍頭廠商,一向嚴格要求流程標準化,以提高生產效率。然而漸漸地,標準化生產的效益減少,反而在面對更激烈的競爭時,顯得創意和靈活度不足。於是從2012年開始,公司大幅增加第一線員工的權力和責任,並擬定一項由下而上的「績效與進度自主管理」計畫。它先在某些廠區進行實驗性的改革,再擴大實施的廠區。初期授權給第一線員工的任務為排班、生產計畫,後來甚至讓他們參與工廠設計、年度目標規畫。主管的角色走向幕後領導。到了2020年初,米其林因為第一線員工參與而改善的製程,價值高達五億美元(見〈小員工啟動大變革〉)。交大管院副院長溫金豐,及電解銅箔製造商金居開發總經理李思賢也對談如何開發第一線員工的潛力。
在政治領域,民主陣營領導者美國在兩黨運作出現許多弊端。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本期用他分析產業競爭的架構,來檢視美國當前的政治運作。在產業界,健全的競爭造成多贏的局面。因為企業為了滿足顧客,彼此競相提升品質,如此促進創新,商家、顧客、周邊廠商都得利。然而,美國的兩黨政治,是雙頭寡占的局面,競爭是藉由貶損對方來進行差異化,並且把顧客(選民)的交集減到最少,如此強化了顧客忠誠度,卻降低了問責。這樣的不健全競爭,導致公眾利益成為最大輸家。波特呼籲企業更積極投入,督促政府改革缺失(見〈波特五力修復政治失能〉)。
再看看醫療業。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美國延燒,顛覆了醫療這個百年產業。以賓州的蓋辛格健康系統為例,它洞察到美國長久以來「用服務量計酬」的商業模式,使得手術和看診總量大增,妨礙醫療轉型,疫情更加凸顯有效醫療的必要性,因此轉變成以「價值為基礎」的支付模式,獎勵預防與更好的醫療品質(見〈蓋辛格健康系統四階段轉型抗疫〉)。
近年高階主管再進修蔚為風潮,各校商學院的 EMBA課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本期報導各校課程特色,給高階主管選擇的建議。這期的「CEO專訪」採訪到中興保全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談到他如何扮演轉型推手,將業務從住家保全升級到智慧城市的全方位服務。
執行副總編輯 鄧嘉玲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