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75 週年的封面人物,是今年9月迎接 40 歲生日的 Jolin 。2020年,Jolin 的日子過得很簡單,對自我的覺察卻很不簡單,讓我們一起細細傾聽她內在的聲音。
她的名字對台灣或許陌生,但Alexandra Daddario的笑臉絕對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她曾是《波西傑克森》、《加州大地震》、《海灘救護隊》裡的性感寶貝,也是好萊塢戀愛喜劇的一姊,面對日日有人被淘汰的好萊塢,她說努力工作、熱愛工作是唯一正解。拍攝封面當日,她其實發燒感冒,但仍敬業無比,我想,她已...
陳意涵,人生無須導航 帶著行囊一路向前,駛向人生的目的地,儘管旅程中的風景也曾高潮迭起;對於現在的陳意涵來說,無須精密的導航,無欲則剛是眼前最好的方向。
賈靜雯 千面女明星 早早成為女明星,賈靜雯卻坦言沒有演員夢,「我小時候的夢想很好玩,就是很喜歡扮家家酒、很喜歡弄頭髮,所以一直覺得可以去髮廊上班。但我從以前就很喜歡看一部漫畫叫《千面女郎》,覺得哇!裡面兩個主角的人生都好精彩!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當演員,就是一路這樣子過來,小時候跟表演有關的記憶...
去年,我們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發現了這雙會說話的眼睛,今年,24歲的雷嘉汭再回到鏡頭前,感覺有點不一樣了,更堅定、更自在了一點。在採訪前,她一邊吃著鍋燒麵,嘴角洋溢著幸福,這個狀態是雷嘉汭從出道至今從沒變過的特質,就是愛吃,「因為我覺得吃東西很幸福。」當然還有能成為演員這件事,「如果能這樣拍下去,...
新時代指標 ICONS Doja Cat 身處「注意力經濟」時代,吸睛儼然成為權力和影響力的代名詞。無論是30秒的Tik Tok短影音、一場激情四溢的演出、打動人心的文章,或是對正義的呼籲,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變得至關重要。
"明潮7月號/2022第353期 (雙封面) 封面故事 真摯 影中人生 2022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堅持到底,打死不退』是台北電影節辦公室掛著的一句話,也是台灣電影人的精神,送給所有在電影路上匍匐前進沒有放棄的人,也送給所有入圍者。你的堅持讓你來到...
街頭潮流雜誌第一品牌《COOL流行酷報》 每月最新潮流情報速遞! 用敏銳街頭流行嗅覺打造最具原創品味街頭裝扮, 分季分時分派的詳細報導,立志做最專業最詳盡的街頭流行情報誌。 特別推出電子版的春精選試閱本,挑選2012年1月-4月的精華
太妍 現在、過去、未來 在舞台上,信聽女王太妍一開口,清澈高亢的歌聲彷彿能穿透人的內心,讓時間與目光都為她暫停,出道16年,太妍那股依舊靈動且獨特的個人色彩,尤如精靈般熠熠閃耀著、吸引著。
Me, Lalisa 站上世界表演之巔 為了成功一個人能付出多少,從普通人到成為全球頂流明星,LISA用十年的時間,向14歲遠赴韓國追夢的自己證明:當實力配上野心,再加上比別人更多倍的努力,舞台的燈光與觀眾的視線總會為自己照明,散發奪目光芒讓她綻放,贏得全世界的掌聲。
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楊祐寧 & Melinda – 我的我們 .腕錶新趨勢:龍年節慶限定腕錶 .美妝特輯:香奈兒美妝的未來 .美妝趨勢:森林浴 .美妝趨勢:香水是門生意 .生活風格:文華東方 – 原味的意義 .珠寶特輯:經典日常 .時尚新貌:全新BURBERRY .時尚觀察家:...
柏萊士 BR 03腕錶 一本初衷再進化 所謂的經典之作,在誕生之時已臻完美,之後就無需再大幅演化、變動,柏萊士的招牌之作BR 03就是最佳例證。2005年BR 01首度發布,以四枚螺絲鎖定的圓邊方形錶殼直徑為45毫米,搭配渾圓錶圈,鮮明有力的腕錶設計深植人心,隔年推出尺寸為42毫米的BR 03。2...
ELLE 75 週年的封面人物,是今年9月迎接 40 歲生日的 Jolin 。2020年,Jolin 的日子過得很簡單,對自我的覺察卻很不簡單,讓我們一起細細傾聽她內在的聲音。
生命給你一些糖果,也給你一些苦藥。從一開始無從選擇、照單全收,到後來試圖避苦求樂,然後才逐漸領悟到,糖果或苦藥都是生命賜予的禮物,於是不再抵抗、全心領受每一樣禮物背後的深意。
出道至今超過20年,蔡依林穩坐天后地位,外在一直保持巔峰狀態,內心早經歷過事業的、情感的、情緒的、自我的千錘百鍊與峰迴路轉。這些生命經歷豐富了她,讓她在舞台上與舞台下進化蛻變,更踏上了內在與身心探索之路,不斷自我超越與重生。
如同小雞破殼出生,你我都曾克服那樣的黑暗以及對未知的恐懼,終於撐裂了蛋殼,原本的世界瓦解,來到這個美麗新世界。毀滅與重生,一體兩面。摧毀舊的自我,將碎片重組、整合、轉化、吸收,讓新的自我在同一隻摧毀的手裡誕生。ELLE全球 75 週年的封面人物,是今年9月迎接 40 歲生日的 Jolin 。40 歲的她沒有不惑,對生命依然充滿好奇、質疑,持續和自己對話,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內在小孩的母親、也是兩隻愛狗的母親。對於未來,就讓我們聽聽蔡依林內在的聲音。
【編者的話】
從前以為自己愛看的是小說,是情節緊湊的故事,這個月倒看了兩本梁冬談莊子的書,從幾千年前的哲學家身上學人生道理。
其中,有一篇提到「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告訴文惠君,牛的筋骨空隙有限,他的刀子也薄,起初只是從骨頭組織下手動刀,但庖丁逐日練習至已能用精氣神解牛,碰到肌肉、筋膜,就更謹慎處理。他說:「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一把刀要如何能做到使用了十九年仍如新呢?不濫用。庖丁不是只盲目地一頭撞上牛的筋骨,而是總是每日每日當做第一次下刀,心神領會地感受自己身體、刀與筋肉的匯合,願意永遠當做初次相會一樣看待「解牛」。
這道理其實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亦然。如果你看待婚姻,總覺得枕邊人已不再有值得認識之處;如果你看待工作,覺得自己全都精通,那會如同把水斟滿,沒有任何容入新事物的空間,也不再以為愛情新鮮有趣吸引,了無生趣。
永遠保持半杯水的空間,抱持善意的好奇心,這是古早古早以前莊子告訴我們的養生道理。無獨有偶,西方的Steve Jobs也說了類似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對知識的飢渴、抱持著愚者永遠需要虛心求教的心情,保有一顆好奇心,我們才能持續進步。
但有趣的是,75年前,《ELLE》創刊時也在告訴我們一樣的事,當時這本輕鬆、有視野的刊物,帶給所有讀者女作家莎崗,八○年代帶給大家當代超模,甚至它也帶領美容趨勢,陪伴女人們度過不同時代的妝與髮,讓抱著這本雜誌的人能一直保有好奇心。
因此九月號75週年,我們要先回到過去,一起走過變化的時尚史。然後,我們也邀請到明星受訪者,請他們帶自己的收藏品到攝影棚,來拍「開箱大片」(你能想像吳姍儒帶了一堆超重鑄鐵鍋嗎),並聊聊他們的好奇心與熱情,炎亞綸甚至開封他從未開過的玩具收藏。
此外也有世界各地名人的此時此刻,一探設計師Tory Burch、美國ELLE的知名影音/平面攝影師Tyler Joe等人疫情期間在做什麼,如何保持好奇心;這篇的插畫,還是跟俄羅斯插畫家Evgenia Abramova跨界合作,在平面的畫布上傳達了靈動的表情。
我們張開雙手,歡迎你一起加入ELLE的好奇心俱樂部,更歡迎你9/19、20來華山看展覽,一起走過精彩的75年!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