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80 | |
天下雜誌(25期) | NT$2490 |
台灣疫苗何時到位?
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疫苗注射行動,即將進入下半場。隨著Novavax等第二波疫苗上市,美歐疫情趨緩,日韓等國新的代工產能開出,可以解決2021上半年困擾各國(包括台灣)的疫苗短缺嗎?台灣八月底真的會有一千萬劑到位,讓台灣第一劑施打率逼近五成嗎?進而恢復正常生活嗎
【封面故事1】
下半年7成台灣人打到一劑的關鍵
疫苗 輪到我了嗎?
【封面故事2】
中共建黨百年,美中台疫後秩序全解讀
走向孤獨的強權
10大黑科技 改變全世界 科技發展不斷顛覆各行各業,也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家訂定了新的競爭規則。《財訊》獨家針對120位產官學界人士進行調查,選出十大即將為全世界帶來巨變的新科技。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誰能搶先掌握科技趨勢,誰就能掌握先機。
垃圾堆裡的隱形冠軍 用炸雞排廢油開飛機!142兆再生商機「大腦」在台灣 一罐奇特瓶裝水,藏材料世紀變革 日本可口可樂、雀巢、惠普為何都來台求援? 公開!全台再生材料廠黃金名單 全球首台AI廢油回收機、美妝巨頭再生瓶夥伴 綠建材現身沙國新未來城、廢漁網眼鏡推手
練習變幸福 台灣人鬱卒創新高,你需要前進的力量 主持天后歐普拉、哈佛名師傳授 4個刻意打造「幸福支柱」的轉運故事 《情緒勒索》作家周慕姿、義大醫院院長、25年大牌記者、傳奇建築師 快樂類型測驗〉你是啦啦隊長或科學狂人 5方法自癒〉擺脫人生裡的「我不配」、「軟柿子情結」
台積電.英特爾 決戰AI 2月21日,英特爾在舊金山發表專為AI設計的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3天後,台積電位於日本的熊本廠開幕,半導體雙雄同時聚焦AI,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地緣政治的角力。 英特爾和台積電雖相互競爭,但也彼此合作。相同陣營裡,新競合時代的開始,將牽動未來供應鏈的勢力消長,值得投資人密切...
永續幸福 從拚經濟到好生活,打造生活者大國的十個提案 今年,我們希望運用媒體力量,為台灣找到新的定位。以美好生活指數的十個面向,重新檢視台灣的表現,並針對每一個面向提出新模式,而我們的使命就是為台灣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從過去拚經濟的年代,邁開大步追求好「生活」。
計畫新美國 【美中疫後交鋒.二部曲】 一份提台灣84次的報告,開啟大補貼時代 二戰後最大投資來了! 11個圖表解讀:為何跟中國比計畫經濟,拜登贏面大? >美國大西南崛起!特斯拉、蘋果台商匯聚 一條十號公路,看見台灣電動車新機會 ...
最敢消費的享世代,引爆「最後一分鐘」 兆元商機 這群人正在改變台灣的消費市場!他們是位於25至35歲、約350萬的「享」世代,有七成五未婚、單身,是史上消費行為最獨特的族群。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憑什麼夯 嘉義貧農之子梁見後圓「美國夢」,拚出1.5兆市值伺服器王國 速度至上,組梁家兄弟供應鏈,大弟梁見發開會遲到30秒被罰站 爭議黑歷史,財報遲交、不實,曾遭美國證交會摘牌罰款 投資12年的華爾街鐵粉最新持股動向,高純度美超微概念股、基金解析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別再為了Excel加班! 求學時為了一窺職場真面目,我特意申請大型企業的實習機會,企圖體驗上班族生活。工作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在一個短短的暑假,主管教會了我一項至今受用無窮的硬技能:Excel。我一開始按照主管交代的做法,拉表格、輸入公式、統整銷售數據。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進到其他公司後才發現...
【拒絕自滿的 4 個行動】 領導人的不安逸練習 當員工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工作,當團隊永遠從去年的計劃出發,小心,公司已經悄悄滋生了自負與安逸的心態。
用錢買的台式民主 ★ 錢,確實是年輕人無法進入的最大障礙 ★ 台灣的民主政治最大問題,就是政治人物要有家族、背景和關係 ★ 關鍵在,沒有錢,如何選? 選舉不等於民主,民主卻需要透過選舉實踐, 台灣從解嚴後至今三十一年,在民主的路上走得顛顛簸簸, 過去靠黑金,如今金錢的影響仍是無法...
洞悉成敗、總結經驗、提煉智慧 復盤的技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用在工作上,復盤是檢討過去表現,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道理淺顯易懂,卻少有人執行。試想:你有多久沒回顧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狀況...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礙?跨越摩擦力的三大陷阱,才能讓對的事情更容易做到,讓錯的事情更不可能發生!
招財金龍股 賺不停好公司 龍年投資穩中求勝,從優質好公司下手選股,才能築起護城河。特蒐10年來台股賺最大、配最多的好公司,並篩出今年營收可續強或逆轉勝的明星股,龍年投資賺不停。
推翻效率迷思,人生更有餘裕 反轉時間管理 你是會寫每日待辦清單、安排行事曆的人嗎?你覺得這麼做,會讓你更有效率嗎? 即便大多數工作者都試著「管理」時間,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就算精密計算時間、完成更多的事,卻失去了充實的人際關係、內心平靜與生活平衡,甚至感受不到自信與快樂。 ...
【封面故事1】
下半年7成台灣人打到一劑的關鍵
疫苗 輪到我了嗎?
美國250萬劑莫德納來了,但台灣自己採購,只到貨百萬劑。
新冠疫苗不到一年就緊急上市,為何產量跟不上全球需求?
我們何時能施打?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重點圖解》
4張表看疫苗現況,
台灣缺荒何時解除?
越洋專訪》國際疫苗研究所所長金傑羅
第三季全球仍供不應求
但台灣有機會幫別人
企業自救》造冊通知來了,卻不是全員都第七類
鴻海、台積電買疫苗效應
竹科人七月就能接種?
技術突破》助攻輝瑞、莫德納光速上市的實驗室
台灣人在美參與研發
要讓疫苗免冷藏、更便宜
【封面故事2】
中共建黨百年,美中台疫後秩序全解讀
走向孤獨的強權
中共建黨百年,也是最孤獨的時刻。
中國如何面對全球聯手抗中?
對美中台三角關係又帶來什麼衝擊?
資訊圖表》
中國離世界第一有多遠?
中國模式,走得下去嗎?
專政模式》從課表到app,嚴控中國菁英學習
「習近平思想」全面壓境
黨國十年後路徑預測
社會模式》九九六文化殺人,誰還敢拼多多?
從狼性到躺平
青年正逃離「內捲」風暴
經濟模式》威權資本主義下,爆發最大矛盾
國進民退變本加厲
雙循環戰略能實現?
創新模式》一場半導體最高峰會,看見未來危機
大煉芯走向科技自主?
華為高層:很難,要時間
控制模式》監視器+大數據,打造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菁英更支持監控?
數位威權的三大迷思
台商在中國,動盪中求生
台商告白1》南僑集團會長 陳飛龍
心態不能像游牧民族
要有深耕一百年的準備
台商告白2》義隆電子董事長 葉儀?
中美對抗下
台商扮演好幕後英雄
台青告白》Accupass活動通創辦人 謝耀輝
即使孤身一人
也要西進一級戰場
編者的話
中共百年,美中台新秩序解讀
下半年,台灣須關心兩個「最重要」與「最急迫」的議題。七月一日,中共建黨百年,卻也是最孤獨時刻,中國如何走向「孤獨強權」?Delta變異株來勢洶洶,今年以前,台灣打第一劑新冠疫苗的人,可以達到七成嗎?
在這場世紀疫情中,想必所有決策者也和我一樣,在長期重要的事情和短期急迫的需求中,必須做困難的決策,以及兼顧平衡的佈局。本期《天下》編輯部團隊在兩難中,分組戮力推出了雙封面故事,分別是「走向孤獨的強權」,以及「疫苗,輪到我了嗎?」前者重要,後者急迫。
《天下》剛剛度過四十週年慶,邀請全台縣市首長響應「永續幸福,給下一代安心的未來」,希望媒體扮演的角色不只「坐而言」,更是「起而行」,透過循循善誘,跳脫政治分野,一起努力打造台灣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見22頁)
在操之在己的內政改善之外,台灣的未來已經躍上國際舞台,從中美貿易戰、科技戰、疫苗戰,台灣是盤中之棋。六月中,七大工業國舉行G7會議,呼籲中國尊重香港、新疆人權之外,並且首度將台海情勢放入公報。
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天下》以逾四十頁的內文,探討中國如何走到今天這個情勢,成為一個走向孤獨的強權:從蘇聯陣營時期,在冷戰中自我封閉;接著融入全球時期,開啟和平崛起;到中美對抗時期,走向體制競爭。(見68頁)
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成長,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二○三○年中國經濟規模將達到三十三兆美元,超越美國。去年,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投資國,對外投資金額超越美國。在《Fortune》五百大排名,中國超大型企業家數也超越美國。但在數量規模之外的領域,頂尖技術、金融、國防仍落後美國。
幾篇分析中國內情的報導,值得詳讀。中國骨子裡深埋「落後就要挨打」的危機感,被視為共產黨的競爭優勢就是「學習力」,領導集體學習,讓黨員下載學習app,日日閱讀習思想,鞏固權力中心(見80頁)。刻劃中國青年的價值觀改變,為什麼從狼性到躺平(見84頁)?探討中國模式的雙循環經濟計劃,成效如何(見87頁)?中國反制美國的科技自主創新之路,有機會嗎(見94頁)?監視器與大數據打造的社會信用系統,為何吸引人民支持?(見98頁)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謀定而後動。這本中國專題,不能不讀。
疫苗,何時輪到我?
下半年,台灣打第一劑新冠疫苗的人,可以達到七成嗎?是第二個封面的核心問題,也是全民關在家中的焦慮。(見36頁)
《天下》詳實分析台灣疫苗決策問題、全球疫苗產業虛實、台灣民間的採購策略,並且獨家採訪聯合國國際疫苗研究所所長金傑羅,提供你第一手的權威解讀。(見46頁)
最後提醒,Delta變異株已入侵。現在,台灣須開始佈局,採購全民施打第三劑的需求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