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真的,學更深!ー直擊美國PBL專題式學習
小學生的「造船專題」要和夥伴爬進自己設計、用膠帶黏製的紙箱船內,測試能否浮在真實水面上2分鐘;中學生透過「手偶專題」,用自製的襪子手偶,勇敢說出自己被霸凌、被歧視的故事......
玩真的,才學得深。PBL專題式學習,打破你對學習的想像。
睽違二年,《親子天下》採訪團隊再次赴美,直擊PBL聖地HTH校群,和舊金山灣區不同形式的PBL,帶你見證,學習的成功和喜悅,不在取得一個分數,而是記得自己在專題裡的興奮,以及和同伴一起努力展示把知識用出來的深度學習。
預備幸福的能力 SEL社會情緒學習ー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你家小孩常因小事生氣?或是在學校交不到朋友不想去上學?從學前到青少年,孩子的各式情緒問題困擾著每個家庭與學校。 如何幫助孩子學到自我察覺,進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在全球颳起風潮的「社會情緒學習」(...
十一月號的封面故事,也許讓你皺起眉頭,心裡OS:「怎麼又來了一個新概念?」但其實,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一點都不新,也早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和教育現場。 SDGs是聯合國在二○一五年宣布的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到二○三○年世界各國要達成的共同願景。...
雙語教育加速進場 ARE YOU READY? 幼兒園到高中,2021全台1000 雙語課公校清單 疫情衝擊下,能與世界接軌、合作溝通,對新世代愈顯重要。 台灣喊出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教育現場正推行的雙語教育,能為孩子裝備這些能力嗎?師資、環境都到位了嗎? 親子天下7月號...
分心世代 讀寫力提升指南 你家也有6~15歲,習慣用手機與無線網路的小孩嗎? 手機、平板幾乎一秒上手,但上課卻容易分心、有聽沒有懂,沒有生活感受與想法,對於閱讀也興趣缺缺,寫作更難如登天......。 這群「分心世代」的孩子,被3C大量占據時間與注意力,普遍不愛讀更不愛寫。究竟,父...
108課綱 你可以這樣自主學習 沒有學分的自主學習,是108課綱重要內涵,也是面對未來世界最需要的關鍵能力。大學端怎麼衡量高中自主學習計畫?從學校到家庭,自主學習怎麼教?
雙語&國際教育 公校啟動!──全台350+雙語課程公私校全覽 政府喊出「雙語國家」政策藍圖,公立國中小隨之吹起雙語風,高中推國際教育也有新風貌,如國際文憑課程、海外學校雙聯學制等。 英語力與國際素養愈被重視,家長如何為孩子準備?親子天下三月號報導雙語與國際教育,蒐羅全台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清...
聰明教養網紅世代 你家孩子愛追YouTuber嗎?你知道孩子在看什麼影片嗎? 擔心孩子沉迷、擔心不良模仿、擔心他想當網紅……父母先認識網紅文化,才能聰明教養。
圓山文化、荷西時代、海蝕作用、永續能源.....,這些課本上的名詞,只能透過讀字認識嗎?能不能親身體驗? 108課綱學素養的最佳體現,破解課本之壁的良藥,學習不必刻苦、玩樂不等於耍廢。親子天下一月號《2021 跟著課本去旅行》規劃13條島內深度旅遊路線,橫跨社會人文、數理自然、聯合國永續發展目...
為孩子打造情緒自癒力 兒少心理健康亮紅燈!?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自殺已成為15~24歲的前三大死因;在美國,13~18歲的孩子,有25%罹患焦慮症。 你家孩子自信心不足,害怕失敗嗎?你擔心孩子有憂鬱傾向嗎? 根據《親子天下》最新調查,近半數的9~15歲孩子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
看見特殊兒 讓不一樣成為力量 特殊兒人數少、都在特教班上課嗎?其實,特殊兒的定義正在扭轉! 20年來高中以下學生總數少了三成,身心障礙生卻增加81%,超過11萬人;政府落實融合教育,一般學校更是「班班都有特殊生」。這群特質突出的孩子再也不是少數,而是我們的孩子未來需要相處的同事、鄰居或公民。
靜不下來、做事沒耐心? 請替孩子找回「動覺專注力」 坐不住、拖拖拉拉、功課寫超久、寫字就手痠,許多看似分心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身體能力」不佳,也許不是孩子過動,而是我們偷走了孩子可發展身體能力的遊戲。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影音全紀錄,即將上映! 在教育這條路上,愈來愈多人,正在為台灣的孩子打造不一樣的學習途徑,他們有的剛上路,有的已經走了超過二十年。這群人你我可能不認識,他們的面貌也不熟悉,親子天下歷時七個月拍攝他們的教育實踐,透過四支五分鐘的微紀錄片,帶您看見他們默默耕耘的行動和帶...
看見思考力 小小孩就能學 哈佛大學的21個思考練習 台灣108新課綱與世界各國的教改方向,都希望養成主動思考、不被動等答案的人才。 思考聽起來很抽象、很難教嗎? 其實思考不是額外加一堂哲學課,而是學習的一部分; 思考也不是大學才來教,愈早開始愈能養成思考習慣。
「如果大學重來,你想讀什麼系」。一位律師說,她想讀心理系和哲學系;一位病毒專家說,他想讀戲劇,覺得用演戲感動別人,會「笑到夢裡」;一位生技專家說,他想讀航空工程,因為一直熱愛飛機。只有一個念工管的,還是想繼續念工管。4個人,只有1個學為所愛,學為所用。大學選擇什麼科系,其實影響至巨;而在我們考大學的...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三年,實驗學校數大爆發。 你的孩子和你真的適合走入實驗教育嗎?踏進前該怎麼考量?如何判斷? 親子天下三月號給您最完整的實驗教育最新發展和學校動態!
適性而教 孩子總是學習散漫、做事草率又容易放棄嗎? 孩子學不好,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沒人看見他獨特的性格特質,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法。 親子天下4月號,帶家長看見不同性格特質的差異,如何適「性」而教。 全台首創六大學習性格心理測驗,檢視孩子的學習特性,提供策略解方,讓性格成為學習的助...
【本期主題】 看懂新課綱關鍵字 素養,是什麼?怎麼學? 處於快速變遷中的世界,要幫助孩子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素養,成為未來教育的新關鍵字。面對未來的新教育,從學校的教學到父母的教養,都必須重新校準。
原來一些約定成俗的做法或想法,可能不對得離譜。 小孩在國小國中時期,學校每學期有「戶外教學」,我都替孩子感到開心,平常都待在教室裡,出去走走放輕鬆很好。而且選擇的多半是知名的遊樂園,「很刺激,很好吧,」我很滿意。 現在才知道,對於戶外教育專家而言,他們常談起戶外教育「一三五七九」(每個數字以諧音...
肯.羅賓森,《讓天賦自由》《發現天賦之旅》作者,被稱為「世界的教育部長」,對教育界影響巨大的一位人物。 他對教育界最大的貢獻,是在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嘉德納(Howard Gardner)知名的八大智能理論上,宣揚推廣天賦的真義:每個孩子天賦不同,數理等學科智能只是其中一部分,能夠順著天賦讓每個孩子...
新課綱108 年要上路了,是個大變革。而一般父母在還沒聽懂新課綱背後偉大的新教育理念及龐雜的新設計前,直覺冒出來的問題是:「新課綱可以減少我孩子的學習壓力嗎?」 多位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曾告訴我們,所有的學習階段中,最僵固、難以撼動的,是國中。
不打罵不威脅的正向教養法 你是否經常在教養界線上游移不定,陷入不知如何管教孩子的困境。 不想以愛為名操控小孩,卻陷入更多教養矛盾? 現在就從三大翻轉行動開始,學習站穩父母的角色,重新看待孩子的不當行為,做個溫和且堅定的父母。
〈直擊北京教育現場〉 優質人才大量產 未來,職場無國界,人才的流動將是必然的趨勢。台灣和大陸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同一個舞台上彼此競爭合作,因此,台灣父母有必要關心大陸如何養育下一代。 英語線上教學TutorABC創辦人暨董事長楊正大觀察:「少年強則國強!當你看到大陸父母是如何培育孩子,多麼...
一次看懂108課綱──素養怎麼學?怎麼教?怎麼考? 只要你的孩子是目前國中九年級以下,未來的中小學學習都適用108課綱。 親子天下三月號封面故事深入淺出分析政策,蒐集未來國英數社自素養考題的變化分析並提出具體對策,讓你輕鬆掌握關鍵變化,教養更有方向感。
108課綱升學對策 「適性多元」的升學時代正式展開:考試分發、申請入學、特殊偏才的孩子都有路徑可走,如何協助孩子生涯探索,了解自己的優勢一路選對學校? ◎ 全新升學路徑圖解︱從小學到大學,可以這樣走 ◎ 必懂108課綱3大改變︱新型學測、學習歷程檔案、課程諮詢師 ◎ 生涯思考從小開始...
一般而言,孩子學習如果不佳,師長多半判斷不是智商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或是天賦的問題,但較少會想到「是心情的問題」。 <!--EndFragment-->
聊出思辨力:破解假新聞,培養數位素養 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假新聞、假訊息,孩子受假訊息的威脅比你想像得大。教孩子辨識假訊息、養成思考習慣,從小就要開始。
看懂新課綱關鍵字:自發,愛上學習 動機是一種驅動力,當孩子覺得學習有趣、有意義、是自己要的,就會源源不斷的想去嘗試。這也正是新課綱要談「自發」的原因。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各種學習理論歸納出,擁有學習的自主權,是最關鍵的環節。 <!--EndFragment--&...
教出AI時代的孩子 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AI時代,影響之廣、改變速度之快,超乎所有想像和生活經驗。不管喜不喜歡,新的AI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的孩子首當其衛 編者的話:文科媽媽也看得懂,AI時代教養指南 全球趨勢|人工智慧讓未來工作洗牌 教孩子AI不等於學程式 是學「AI素養」 家...
理財素養從小教 30堂好學又好用的生活練習 《未來Family》2020年7月號將從實用又創新的角度處理這個主題。除了談基礎的金錢觀念,更著重被運用的情境,文章的主軸處理最關鍵的實踐層面。以7大面向、30堂親子理財情境課,提供父母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一起最常碰到的理財情境,用專家建議、厲害的招...
親子STEAM玩具桌遊100選──創意腦大爆發 和108課綱扣合的STEAM素養,不僅是最新的教育趨勢,也是為新世代孩子配備未來能力的新玩具類別。透過STEAM玩具「動手做」、「開放玩法」、「鼓勵挑戰」、「低結構、高建構」的特色,讓玩具成為開啟自主學習的最好媒介,更能幫助家長了解...
讀懂比多讀更有效 閱讀素養2.0 閱讀素養2.0時代裡,到底該注意哪些面向的問題? 本期雜誌探討了父母最關注的閱讀五大痛點,並以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等領域及兒童雜誌五大類型的書籍及雜誌閱讀文本為範例,一步步教導家長如何使用。
玩真的,學更深!ー直擊美國PBL專題式學習
小學生的「造船專題」要和夥伴爬進自己設計、用膠帶黏製的紙箱船內,測試能否浮在真實水面上2分鐘;中學生透過「手偶專題」,用自製的襪子手偶,勇敢說出自己被霸凌、被歧視的故事......
玩真的,才學得深。PBL專題式學習,打破你對學習的想像。
睽違二年,《親子天下》採訪團隊再次赴美,直擊PBL聖地HTH校群,和舊金山灣區不同形式的PBL,帶你見證,學習的成功和喜悅,不在取得一個分數,而是記得自己在專題裡的興奮,以及和同伴一起努力展示把知識用出來的深度學習。
PBL以學習者為中心,帶領孩子發展自我的內在旅程,和108課綱素養導向、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的目標不謀而合。在台灣,許多學校與機構,也開始走在PBL的路上。
今天,只要輸入指令,ChatGPT可以幫你寫論文、寫程式、完成許多任務,但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真正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PBL將是解方之一。
《親子天下》三月號,帶你深入PBL精髓,跨出教學舒適圈,培養孩子成為未來的人才。
編者的話
找到自己的學習出發點
文/蘇岱崙
每天,我們都在真實中學習,也把所學運用在真實生活裡。
但是大多數的課堂裡,經常是學習歸學習,生活歸生活,學生似乎不太清楚(或是沒辦法聯想)學習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也無法把習得的知識用出來。所以許多學生在學習時,不知道「為何而學」、缺乏學習動機。
在教育界早就存在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正是可以將跨域知識,連結真實的有效學習和教學方法。
二〇一六年,《親子天下》總主筆賓靜蓀和採訪團隊第一次造訪美國加州的公辦民營學校群High Tech High(HTH),該校群創辦二十多年來,從幼兒園到高中至今已有十六所學校,全以PBL貫穿教學。
去年底,賓靜蓀隨誠致教育基金會和KIST教師群等再度到HTH參訪,同行還有《親子天下》記者陳詩妤、翻轉教育主編邱紹雯、影音製作人曾千倚。這次採訪團隊待了三天,「更深刻了解其背後的支持系統,從教室的設計、課表安排⋯⋯真的非常不容易,」賓靜蓀表示(見六八頁)。
除了HTH,採訪團隊也拜訪了加州公立學校凱瑟琳史密斯小學(Katherine R. Smith Elementary School)。在這所學校,六五%學生來自經濟弱勢家庭,有些學生「連準時上學都有困難」,在傳統的教育系統裡只會被放棄。校長認為,只有PBL能讓學生都有參與和體驗的機會,並從中獲得激勵(見八二頁)。
台灣也有不少老師展開PBL。記者陳盈螢、攝影召集人黃建賓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原住民實驗學校——長榮百合國小,學生從準備魯凱族、排灣族主要的食材——芋頭,藉由設計、操作烘烤窯,學到熱對流的知識(見一〇〇頁)。
這些都是PBL的美和力量。賓靜蓀的這段感想,是我們為什麼要將PBL帶給台灣讀者,最佳的註解:「我們一直在討論會考、學測考題的『公平』與否,但是在PBL裡看到,所謂『平等』,是讓每一位不同背景、興趣、能力的孩子,都能在專題裡,找到自己能著力和學習的地方。這令我非常震撼與感動。」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