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50 | |
天下雜誌(25期) | NT$2490 |
誰住得起台北
台北,亞洲人口減少最快速的首都。
城市舊了,本來就需要翻新,才能有活力。但跟東京、首爾相比,台北翻新速度為何如此緩慢?
政府退位,都市規劃專業者退位,放任地產經濟決定都市面貌,城市再生只剩拆屋都更一途。台北該如何重生?
一次搞懂 房地合一2.0 史上最大打房行動,買房殺價倒數70天! 上路5年劇本全解析:短空長多,越打越熱 7/1大限前,趁投資客逃命波撿便宜! 挑區域》新莊副都心、台南安平,19個挖寶熱區特蒐 找好屋》首購族、換屋族,大膽砍價15%談判密技
內捲中國關鍵報告 【美中疫後交鋒.首部曲】 中共百年、歐美圍堵,看懂中國經濟「往內轉」4大危機 直擊》「世界超市」義烏出口轉內銷,中國經濟變局縮影 從流行語「躺平」、紙龍、台商拚減碳、螞蟻森林 全面解讀下個十年走向
中國苦日子來了 兩會關鍵報告》兩大現場看它富轉窮的3大轉折 老人近2.7億!世界工廠變世界養老院 吃不起小籠包了!小企業倒閉、巨企被共同富裕 台商成拔毛對象!會被查稅查很嚴重 >中國經濟好不了,竟成台灣最大風險!
直擊〉中國冷復甦 2023兩岸三地1000大 空蕩蕩的人力招聘中心、被掩蓋的裁員潮…「跳級總理」李強如何出手? 消費》上海精品門市擠滿人,一般商店卻冷清清 製造》第一季出口逆勢成長,陶冬為何打問號? 《經濟學人》中國專家評「李強經濟學」:他夠務實,但習近平要的是國安 台灣亮點...
中國房市風暴效應 全解析 龍頭房企債券暫停交易;重押地產的資產管理A咖釀「陸版雷曼」? 解讀「碧桂園們」的求救信,銷售比解封前再掉3成,融資成本暴增80% 報酬率7%起跳、政府愈打玩愈大,中融信託如何猛吹地產泡沫 下一個爆點是地方債?中國社科院點名十大危險區,重慶、江蘇都入列 銀行...
中國平價巨獸反噬全球 3城直擊>超市5折菜1分鐘搶空、各行各業瘋狂殺價求生 10塊錢商品,到中國只能賣5塊! 內捲加劇》30年傳奇台商,攻直播帶貨重傷告白 巨龍出海》比亞迪變世界第一、拼多多App美英奪冠、Miniso紐約開旗艦店 沒折扣不買+惡性競爭,供應鏈變更短 策略...
紅色資本入侵 一家資本額7億元的物流公司,為何能牽動台灣高科技業命脈?一家原本為泛公股的企業為何會逐步變身為泛中資色彩的公司?這些離奇過程,只是隨機的商業交易巧合,還是一場精心安排多年的布局?
陳正輝敢做戴勝益不做的事 揭密王品重返榮耀2849天 個性和戴勝益迥異,被稱為王品營運一把手的陳正輝,如何帶領王品重返榮耀?在人口已開始減少,市場飽和,客戶更喜新厭舊,更難討好的台灣市場,陳正輝如何打造快王品?
ESG地方創生 企業報到 本書將是所有5,000大企業、中小企業、學校,CSR利害關係人、主關機關必讀教戰手冊 ESG投資大爆發時代,企業永續四大新趨勢! 投資與企業發展策略的重要指引! 大學如何協助社會應對新冠病毒威脅下的新環境?
誰住得起台北
台北,亞洲人口減少最快速的首都。
城市舊了,本來就需要翻新,才能有活力。但跟東京、首爾相比,台北翻新速度為何如此緩慢?
政府退位,都市規劃專業者退位,放任地產經濟決定都市面貌,城市再生只剩拆屋都更一途。台北該如何重生?
編者的話
當台北人只剩「紙上富貴」
原創自日劇,去年女星桂綸鎂主演的《台北女子圖鑑》,一開播就爭議不斷。最大的爭議,莫過女主角的出生地設定。因為南科而高速發展的台南永康,這幾年早已脫胎換骨,而台北早已不是林強《向前走》裡,唯一讓人嚮往的城市。
從某些角度,這是台灣的進步,多元價值,弭平城鄉差距。但從國際競爭的角度,台灣最指標性的國際城市,人口持續流失八年,甚至是東亞人口減幅最快的首都。一個沒有工業,依賴人才競爭的國際城市,卻不再令人嚮往,無疑是警訊。(見52頁)
高房價,為台北築起高牆
替台北築起高牆的,無庸置疑就是房價。台北高房價已不是新聞,這讓許多擁有自住房產的台北人「紙上富貴」。但當台北人老了、想有一部電梯,房子舊了、想翻修一座新房,這些「紙上富貴」卻變成牢籠。而平均五千萬的總價,一個月十四萬的房貸,則將年輕人拒於牆外。
三月,新市長蔣萬安喊出都更五箭,從鬆綁法規,降低強制拆遷門檻,希望同步加速「公辦」與「民辦」都更。但台北都更二十五年來,唯一成功的斯文里案例,早已顯示,都更必須跨局處,精細設計,才有可能推動。
而民辦都更,該修正的是「一坪換一坪,還要一個停車位」的錯誤都更觀念。如果人們可以接受,提升生活品質,食衣行育樂都要花錢,為什麼卻認為「住」新房子該是免費午餐?都更首要改善人的生活品質,不該只剩下建商將本求利的開發邏輯。
在台北租屋逾二十年的資深副總編輯林倖妃與資深記者鄭景雯,從根本挑戰台北都更想像。都更不該只剩拆屋重建,老屋補強改善,立即可行。(見76頁)
林倖妃在多次深入大安區「信維整宅」訪談後喟嘆,一九六○、七○年代,政府會為了安置拓寬馬路、蓋公園等公共工程的拆遷戶,興建二十一處住宅。但如今政府角色退位,住宅政策愈來愈落伍。(見64頁)
安居才能樂業,台北該是讓人重新想望的時刻。
奇美綠色轉型實錄
另外推薦,奇美實業綠色轉型的精采故事,這家ABS大廠,昔日「幸福企業」形象鮮明。過去十年掌握減碳的國際潮流,從發電到新產品,全面拉升。(見28頁)
在兩岸與國際部份,現任總統蔡英文與前任總統馬英九分別赴美、赴中,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見106、110頁)。而中美政治角力,此次舞台在中東,OPEC減產,好在遇上全球經濟不景氣,油價上漲幅度與殺傷力恐怕不如預期。(見112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