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組包含:《伊凡.伊里奇之死》有聲書+《傻子伊凡》有聲書
《伊凡.伊里奇之死》有聲書
如果說《戰爭與和平》用了124萬字來回答生命的意義,
《伊凡.伊里奇之死》只用了不到4萬字就道盡人生。
《傻子伊凡》有聲書
經典文學《傻子伊凡》
由俄國最偉大小說家的托爾斯泰所撰寫
更獲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推薦為此生必讀作品
《伊凡.伊里奇之死》有聲書
如果說《戰爭與和平》用了124萬字來回答生命的意義,
《伊凡.伊里奇之死》只用了不到4萬字就道盡人生。
在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歷程中,
伊凡.伊里奇才得以揭開生命最大的奧祕。
他痛苦地發現到,他的一生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的謊言,
卻也因為死亡的到臨,窺見生命這道謎題的答案……
故事中的主角伊凡伊里奇,從小就嚮往人生勝利組的生活,這一輩子都在拚命往上爬。雖然長大後他順利當上了公務員,過著體面的生活,一切看似都是那麼的得體且應該。在工作上,他學會推卸責任、符合公文格式的一切要求;在社交上,他總是彬彬有禮,就連巴結上司,也是名正言順。直到有一天,癌症降臨在他身上,原本風光的生活也從此開始天翻地覆。
這是托爾斯泰寫給每一個人的死亡預習課。
因為這位看似平凡甚至無聊的主角,
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寫照。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諾貝爾學院票選為「史上最佳百部文學經典作品」,作者托爾斯泰將人患病時的種種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親情的淡漠」、「醫病關係的冰冷」、「將死之人對健康肉體的羨慕」、「從希望到絕望的拉鋸」等,都精準到令人害怕,就像被迫目睹真實人生的每一個時時刻刻,將生活中難言的疏離,分毫不差(ㄔㄚ)地呈現在眾人的面前。
托爾斯泰的筆有如手術刀,在平淡的敘事之中,一刀刺進人性的核心,帶領讀者攀越生命的形上層次,探索自己與死亡的種種關係與處境,為世世代代的讀者帶來莫大的生命啟發。不管是托爾斯泰巧妙的倒敘手法,或者是冷酷而貼近現實的寫實手法,書中刻畫死亡猙獰、冷酷的陰影,其逼真、細膩已達到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因此本書更被奉為世界文學史上「論死亡」的顛峰之作。
托爾斯泰在這本晚年才完成的小說中,想和大家探討「生命的意義」、「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還有「死亡的必然」,以及「死,是一個人的事」等諸多複雜議題,其範疇之遼闊、寓意之深遠、意象之豐富。不僅是生命教育必讀的經典,也是諸多大學指定的閱讀教材。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9世紀中期俄國寫實主義作家,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在1852年匿名發表處女作《幼年時代》;1853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獲得許多寶貴的戰爭題材;1855年辭去軍職前往彼得堡,結識了許多當時著名的文人,萌發了人道主義的種子;1862年結婚,並在婚後15年中,完成了劃時代的作品《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晚年因夫妻間紛爭不斷,在1910年10月底離家,並於11月7日死在火車站站長的小屋裡。
列夫.托爾斯泰著有《復活》《窮人》《伊凡‧伊里奇之死》等多部名作。他甚至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另外,托爾斯泰不僅是傑出的作家,亦是位傑出的學者及哲學家,他影響了許多作家及哲學家,從海明威到海德格。托爾斯泰被許多作家譽為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小說也對許多人的人生影響至極。
譯者/魏岑芳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學士、碩士,曾獲教育部辦理赴俄羅斯交換獎學金至國立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交換一年。譯有〈對《鋅皮娃娃兵》的審判〉前半。
朗讀者/暮謙
本職是一名講者,對各類聲演抱有濃烈興趣,曾任街頭藝人,項目包含阿卡貝拉、Bbox及變聲表演類,因緣際會下踏入配音行業,涉足電影、動畫、有聲書及廣告等,作為一個從小愛聽錄音帶的孩子,對於有機會為聲音產業貢獻一份心力深感喜悅。
《傻子伊凡》有聲書
經典文學《傻子伊凡》
由俄國最偉大小說家的托爾斯泰所撰寫
更獲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推薦為此生必讀作品
這是本一出版就被查禁的童話
一翻開就顛覆世俗的價值觀
你要當呆傻的伊凡,還是聰明的魔鬼呢?
該聽從你的心,還是你的腦?
托爾斯泰透過俄國民間故事的智慧
帶你探尋人生最終極的幸福
故事不長
卻潛藏著認識自我、改變世界的力量
讓每個世代的讀者一聽再聽、一讀再讀
汲取其中的人生智慧
這本書脫胎自俄國民間故事,作者托爾斯泰身為貴族地主,卻關心農民生活,甚至致力於農奴解放,我們可以在故事中看到他的關懷;而伊凡這位傻子英雄,在他的筆下變幻為依靠自己的雙手、認真過活的平凡人。伊凡雖然沒有聰明的心機與權謀,卻用一股單純的執拗與善良,打敗了老魔鬼,通過命運的考驗。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富有的農民有三個兒子,分別為戰士大哥、商人二哥和小弟傻子伊凡。揮霍又貪婪的大哥與二哥,動了分家的念頭,傻子伊凡卻不計較,三人相親相愛地分了家。這讓喜愛壞事的老魔鬼很是懊惱,便要三個小鬼去搗亂,想讓三兄弟吵翻天:
大哥和二哥,很快就被搞定了,唯有傻子伊凡抵擋住小鬼的輪番上陣
讓牠們不是斷了尾,就是一溜煙遁地逃跑……
老魔鬼等不到小鬼整垮三兄弟的消息,只好親自出馬。
沒想到,伊凡憑著傻勁和運氣當上了沙皇,
而他國家裡的人,都和他一樣擁有傻瓜精神,
這讓老魔鬼笑不出來、傷透腦筋、無計可施……
故事中有著各式角色,這次的有聲書版本,由配音員言永為大家朗讀,展現不同角色的個性與樣貌。以溫暖又舒服的嗓音作為旁白基調,用心詮釋傻子伊凡,愚而不笨、擁有最純粹心靈的角色特質。
傻子伊凡象徵著我們心中還未被污染的良知,最接近真我的狀態,是每個人心中的無名英雄、超級隊友,因此能夠不畏艱難與阻礙,追隨內心的直覺,面對人生的挑戰。這段「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歷程,也是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英雄旅程,擊打著在茫然中找尋自我的心靈。
《傻子伊凡》的故事,成為「傻瓜精神」的代表,影響後世「傻瓜文學」無數。書中所隱含的「傻瓜哲學」跨越時空,揭示了關於勇氣、堅毅、力量、金錢、幸福等永恆的人生命題,更隱約與東方道家思想相呼應;它短小精悍的形式、草草勾勒卻深入人生底蘊的筆法,更將傻瓜文學傳統帶上了顛峰,饒富趣味又歷久彌新。
正是無數的傻瓜,成就了歷史和世界
原來智者,把腦子用在了其他地方
原來傻瓜,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傻瓜哲學,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大智慧
能帶來歡欣的力量,才真正強大
能帶來友誼的金錢,才真正萬能
作者簡介|列夫‧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828-1910)
19世紀中期俄國寫實主義作家,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他於1852年匿名發表處女作《幼年時代》。1853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獲得許多寶貴的戰爭題材。而後在 1855年辭去軍職前往彼得堡,結識了許多當時著名的文人,萌發了人道主義的種子。
1862年結婚後的15年當中,完成了劃時代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兩本書籍。晚年因夫妻間紛爭不斷,於1910年10月底的一個深夜離家,11月7日死在火車站站長的小屋裡。
托爾斯泰著有《復活》《窮人》《伊凡‧伊里奇之死》等多部名作。他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俄國猶太裔劇作家巴別爾也曾說:「若這個世界能夠寫作,那它會像托爾斯泰那樣寫。」
身為貴族地主的托爾斯泰卻關心農民生活,甚至致力於農奴解放,曾在自己的領地上爲農家子弟開辦學校,編寫字母書。托爾斯泰也寫了許多寓言及童話故事,其中便包含著名的《傻子伊凡》《三隻熊》等書。
托爾斯泰不僅是傑出的作家,也是位傑出的學者及哲學家,他影響了許多作家及哲學家,從海明威到海德格。他被許多作家譽為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小說對生活影響深遠,像是:
──杜思妥耶夫斯基稱托爾斯泰為「崇高的藝術家」
──吳爾芙稱托爾斯泰為「最偉大的小說家」。
──普魯斯特稱托爾斯泰就像是「沉著、全能的上帝」,一一操縱著自己小說中每一個角色的行為與思想。
──美國哲學家威廉‧巴雷特斷定:「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可能是所有文學中說明何謂直面死亡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著作。」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中分析死亡,也不得不提及乃至借鑒托爾斯泰的不朽之作。
──俄國生物學家、乳酸菌之父梅契尼可夫稱:「托爾斯泰是最擅長描寫對於死亡之恐懼的作家。」
譯者簡介|魏岑芳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學士、碩士,曾獲教育部辦理赴俄羅斯交換獎學金至國立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交換一年。譯有《伊凡・伊里奇之死》、「對《鋅皮娃娃兵》的審判」前半部。
朗讀者簡介|言永
斜槓配音員,平日是資料分析工程師,以資料中挖掘到的洞見來述說故事。下班後從事配音工作,在繪本、卡通、電影的世界中,為不同角色發聲。想用聲音乘載聽眾的心神,恣意翱翔於大千世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