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是偉大的導師,但我們正在失去它,而且很可能是永遠失去它。」
《絕冷一課》獲得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這是一位科學哲學家面對凜冬的自然思索;
也是所有人面對全球暖化必讀的冬日版《湖濱散記》。
義大利科學哲學家卡薩提,帶著家人和小狗小黑,在夏季尾聲前往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們在新罕布夏州租了一間完美的山中木屋,距離阿帕拉契山徑只有兩百公尺。
那一年,大自然的變化在他們眼前一覽無遺,森林從秋天一片橘紅,轉眼冰雪覆蓋。隨後,有整整五個月的時間,他們經歷了與嚴寒共處的種種不便,也學會了各式應變技巧,例如:在結冰的路上開車、幫短毛小狗製作保暖裝備、準備大量生火用的木柴、每天攝取三千五百卡洛里禦寒,還要經常沖馬桶避免水管結凍。
面對嚴寒帶來的全新體驗,超過了卡薩提原有的經驗值,因此他說,
他需要製作一個常用名詞表,才能把這個寒冬的種種變化說清楚。
當他思索人與自然關係時,則帶著哲學家的敏銳說:
「寒冷讓人有一種大地潔淨無瑕的錯覺。就像小時候一大清早跑到海邊,在沙灘上留下一天最早的腳印,那瞬間還以為自己是地球唯一的主人,世界限縮到只有大自然,沒有文明,也沒有社會。我們可以是第一個發現者,也可以是最後一個遺棄者,我們可能會覺得驚豔,也或許沉溺在鄉愁裡,我們看顧每一朵花、每一顆石頭,宛如它們的守護者。」
當然,具有科學家精神的卡薩提,也沒忘了進行多種生活實驗。例如,在超市買東西時,他決定啟動第八個實驗,他稱為「百分之二十的解決方案」。
他看著手中那個長得不夠勻稱的蘋果,想到這顆蘋果經過多少人力、耗費多少燃料才運到超市,卻因為不夠完美而沒有人買,最後變成廚餘。可是,蘋果圓或不圓,其實並不影響味道。
於是,他想:「你無法百分之百改變這個世界,但你一定可以改變百分之二十,這個成績並不差。我不會要求你永遠只買有瑕疵的蘋果,但是每十個裡面包括兩個瑕疵品,你我都做得到。」
或許,這就是解決地球問題的方法,只要解決百分之二十的問題就好。
卡薩提以科學家冷靜自持的風格為基調,偶爾感性、偶爾輕鬆、偶爾突發奇想,捕捉了許多思考的靈光,更在歐美文化之間從容穿梭、對照,全書「有點像梭羅經驗的復刻」,但又「沒有《湖濱散記》那麼多愁善感」,個人風格強烈,引人深思。
本書既像寒冷求生指南,更像是為了將來只知夏天、不識寒冬為何物的子孫而準備的時空膠囊,而配音員洪耀陽的溫暖聲線,則完整呈現了卡薩提理性與感性兼具、冷靜與幽默交融的獨特魅力。
無論你關注人與自然、擔心全球暖化,或是嚮往冰雪夢幻美景,喜愛溜冰、滑雪等「觀光型寒冬」活動,歡迎你一起透過聲音,走進《絕冷一課》的世界,感受卡薩提筆下既日常又珍貴的寒冷記憶。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文化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19年12月 初版一刷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果力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附錄】關於寒冬的其他書寫(以PDF文稿收錄)
【作者簡介】
羅貝托.卡薩提 (Roberto Casati)
卡薩提是義大利哲學家,現為巴黎尼寇研究中心主任,此研究中心隸屬於社科高等研究院與高等師範學院。他的著作包括:已譯為九種語言的《發現影子》、譯成八國語言的《難解的簡單:39杯哲學Espresso》,以及《瓦塞曼的病例,與其他形而上意外》。
卡薩提也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他的研究範圍游走在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二〇一六年,他以帆船橫越大西洋,展開名為「風中認知」的低科技帆船研究計畫。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依隨你心》、《虛構的筆記本》、《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跟著達爾文去旅行》、《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最後來的是烏鴉》等等。
【朗讀者簡介】
洪耀陽
洪耀陽,是配音經紀品牌「遊聲學」及聲音教育品牌「遊聲堂」的創辦人及教育總監。曾經在體制內上班。離開體制後、陸續擔任電台DJ、舞台劇演員、全職配音員及唱片製作人。
目前為聲音導演、同時也是高階聲音訓練師。
累積到2022年,由洪老師擔任聲音表演的作品,近三萬支。常見於各大電台電視台、網路平台。種類包含各類廣告、展演空間導覽、戶外電視牆、系統語音、國際有聲催眠正念引導出版物、各大品牌有聲書、電腦手機遊戲……等。
近年專注於「高階聲音訓練課程」的開發與規劃。
多年來,除了訓練出許多表現優異的專業聲音演員,更陸續推廣「聲音表演教育」到不同的行業與團體中。更以「你聲音的樣子,就是你生命的樣子」重新定義「聲音教育」,在企業界與高等教育系統內,幫助所有人,重新找到聲音「內外合一」的「一致性」,將聲音教育提高到療癒、甚至是能量運作的層級。
【自然聲景音效提供】
野地錄音師∕曾奕晴(Sunny)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如連江馬祖的強風聲、南投集集的暴風雨等,其餘音效採自https://freesound.org/音效網站。
書籍介紹
作者、譯者、朗讀者介紹
書籍目錄
【譯者序】感受體驗,領會自然
1.天外飛來一狗。藍頂之屋
2.倒敘。預感
3.最後的寒冬。氣候變遷下的生活
4.雜工比爾.拉瓦爾。消失的道路
5.自成一格的樹林。頭尾顛倒的汽車電影院
6.初次探險。歐洲健行客。馱貨犬
7.白山山脈之王。被綁架的女兒
8.庭院裡的動物。阿帕拉契山徑上的偶遇
9.準備過冬的螞蟻。「我的」柴薪
10.「怪胎」。在高速公路上野餐的史詩之旅
11.華氏溫度計的邏輯。如沙細雪。跟鏟雪工人道瓊斯的口頭約定
12.購置柴薪。暖爐
13.暈雪症和幽居躁鬱症。小黑的發熱石
14.第一個實驗:不用衛星導航,少一點電子監控
15.喝醉的熊。閱讀寒冬。新英格蘭的房子
16.陰影和樹皮的尊嚴
17.調音師斯林.佛雷斯特。鋼琴的多樣性
18.三隻腳的小狗。得救的舌頭。第二個實驗:小黑在雪地裡是什麼感覺?
19.「暴露致死」。樹雪崩
20.舒伯特的冰晶
21.踏上白色冰湖。鞋帶鬆脫的危險性
22.地平線上的太陽。偽裝成當地人
23.不停沖馬桶。一天攝取五千卡洛里
24.鹽的季節。漂浮的汽車
25.兩幕劇《喋喋不休》。六號狗
26.無所不在的雪堆。與星星夜遊
27.修剪林木。屋頂雪崩
28.與沙灘無異的雪波浪。阿爾卑斯演算法
29.避雷針之狗。死神是結冰河面上的一個雪人
30.第三個實驗:一萬一千公頃林地可以幹什麼。鐵絲網上場
31.雪和汽車。夠認真就能記得所見景色。小黑差點上了斷頭台
32.加羅林群島原住民嚮導的觀星術和冬日天空。第四個實驗:福樓拜替代方案
33.第五個實驗:一年不看即時新聞。雪屋:深雪下的寂靜和因紐特人的童年創意
34.浮凸的鞋印。融凝雪。與轉角爭地的雪
35.住在愛德華.霍普的畫裡。冬天欲走還留
36.一樓和地下室
37.雪和階級鬥爭。被白雪蠱惑的駕駛
38.冰河時期的最後支脈。陰謀論:阿爾卑斯山本來就沒有冰河
39.四分五裂的道路。鏟雪工人和雪堆
40.房子賣掉了。泥巴季節近在眼前
41.春分的縮時攝影,對陰影的新發現。《冬之旅》套曲少了一首
42.楓樹背後的政治小故事。康乃狄克河。車道堵塞
43.壁爐黑魔法。森林法則。第六個實驗:迷路
44.折磨人的冰雪藝術,如何培育冰鐘乳石。美國陸軍第十山地師
45.松鼠戰爭。生物學家班.吉勒姆。茫然的熊
46.美式生活。家庭末日
47.第七個實驗:惰性烹飪
48.第八個實驗:百分之二十的解決方案
49.道德式開路。木頭世界裡面的木頭故事。有時間限制的房子
50.柴堆將盡。砍樹燒樹。溫暖的代價
51.鴨子得救。火雞落敗
52.氣味大解放。回到秋天
53.泥巴也有尊嚴。為下一個寒冬做準備
54.頗有哲學況味的交通違規罰單
55.巴哈馬拉松。信箱的法則。新英格蘭其實位於歐洲(從地理學角度思考)
56.「碉堡」之家。對環境無害的木頭圖騰
57.跟雪一樣可以抹去所有痕跡的野草。老鼠和其他動物。院子裡的熊
58.誰擔心氣候變遷?
【致謝】
版權聲明
【附錄】關於寒冬的其他書寫(以PDF文稿收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