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看羅丹:深度導覽有聲書》,帶您重回19世紀的花都巴黎,讓您聽見羅丹、遇見藝術之美。
1850年前後,許多畫家離開工商業化的巴黎,前往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農村—巴比松。米勒在這裡畫土地裡農民的勞動、畫《播種者》、《拾穗》、《晚禱》。
西方美術史如同滾滾長河,豐富的生命力隨著歷史更迭激盪出壯闊浪花, 透過美學的傳道者-蔣勳最經典優美的講述,從上古希臘開始,引導聽者走進西洋不斷創新的藝術世界。
蔣勳老師深入講解世紀藝術大師的完整生平與作品。從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達文西的童年到每一次的作品與發明。
《蔣勳看羅丹:深度導覽有聲書》,帶您重回19世紀的花都巴黎,讓您聽見羅丹、遇見藝術之美。
都市公共藝術是推廣美學生活的重要一環,巴黎因為有羅丹,才讓都市更美善。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羅丹與都市公共藝術的理念,IC之音特別請蔣勳老師錄製關於羅丹的藝術生涯深度解說。透過蔣老師精闢的演講,讓您與與羅丹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心靈交會。
內容清單:
一、沉思者與青銅時代
1 思考的象徵
2 19世紀初的繁盛社會
3 少年時期
4 青銅時代
二、卡蜜兒與羅丹
1 巴爾札克
2 公共藝術的爭論
3 卡蜜兒
4 情感的撞擊
三、卡萊市民
1 對戰爭的悲憫
2 1347年
3 六個義士
4 人民的高度
四、地獄門
1 未完成的作品
2 吻
3 自我譴責
4 生命的苦與生命的意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