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書【有聲書】

  • 出版日期:2021/09/25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ISBN: 9786267054031
  • 長度:7 小時 21 分鐘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320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購買領書額度

蔡珠兒寫文字,簡潔清淡,素雅餘芳,
常是點水留白,意在言外。
鏡好聽主播鄭佳如,以韻律帶出氣味,以聲音傳達思緒,
帶你透過聽感,進入《種地書》涵納的廣闊時空與天地。

 

★各方喜愛讚譽的《紅燜廚娘》之後,蔡珠兒最受矚目的生活好書!

 

關於飲食,她走遍全球;關於植物,她俯拾可談;
關於旅行,她興味盎然;關於生活,她心有所感。

 

★每次都挑戰書寫深度與廣度的蔡珠兒,7年後全新大作《種地書》,除美食外,更寫下一篇篇世間樂趣讓你一探窺究。「傻婆荷蘭豆」章節記錄了珠兒下田當農婦的趣味與興味;「暖紅色瑪麗亞」章節一段段出走、環遊世界的探險;「馬場維修記」章節隨筆出生活的手記;「叮叮見聞」章節記錄長住香港的珠兒,融入這社會的多年觀察,她筆下的香港硬是個道理;「時間的逃犯」則是最引人入勝、大呼過癮的蔡式美食書寫…全都在《種地書》,最受矚目的話題新作!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2-11-25
    電子書: NT$ 200

    楊牧自傳體散文第一部,以縝密文筆,回梳一九四○年代家鄉花蓮的山海、土地與人情,是個人記憶之追踪,也是時代歷史之存封。主播楊日瀚以溫暖厚實的嗓音,引領我們親近文人詩心的啟蒙天地。 【特別收錄之一】 楊佳嫻有聲導讀,引領你聆聽一首詩的完成。 【特別收錄之二】 楊牧為《奇萊前書》所撰序文。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由鏡好聽主播曾紫庭朗讀,細膩展現作者程廷Apyang Imiq返鄉獵耕、與親友互動的故事,以及面對自我的真誠,有聲書完整呈現太魯閣族語和古調,帶來文字閱讀外的語言之美。   --- 榮獲台灣文學獎-蓓蕾獎、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肯定, 曾經以為山羌是小鹿斑比,離土返鄉後除草種...

  • 出版日期:2023-09-25
    電子書: NT$ 340

    別再期待誰來給我一座玫瑰園,整個開花的星球就在自己心中。 從少女心的「朵朵」,到大人學的「彭樹君」, 療癒暖心作家彭樹君,首次親錄有聲書,真情分享40個質感大人生命提案。

  • 出版日期:2023-07-20
    電子書: NT$ 599

    12種茶 × 12組茶器 資深茶人池宗憲40年的品鑑心得 ★ 1980年代日本人來台必買的伴手禮──凍頂烏龍茶為什麼這麼紅? ★ 東方美人茶的天然蜜香竟然來自蟲害? ★ 古人用的茶杯跟飯碗一樣大?聽宋代天目碗在日本發揚光大、進而改變台灣餐桌風景的故事 ★ 別再說茶離生活很遙遠:茶入湯圓...

  • 電子書: NT$ 360

    只有洪愛珠的聲音,能夠詮釋洪愛珠的文字。輕盈、節制、清冷,卻又令人感到飽滿懷舊。 湧起的那股哀愁參雜幸福的情懷,是對於童年、味覺與消逝街景的鄉愁。 洪愛珠化身書中各種角色,有時以冷讀的方式詮釋旁白,有時在對話中化身為媽媽或阿嬤,更有「小愛珠」穿越時空,以她熟悉的母語回應。華語及台語轉換堆疊,...

  • 出版日期:2024-02-25
    電子書: NT$ 420

    台灣二十年來最深入、最動人的K2峰紀行,一趟以不成功丈量成功的旅程。這是由呂忠翰、張元植拓展出的台灣攀登史新頁,也是陳德政一生一遇的歷程。有聲書由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懇切踏實的嗓音,傳達出本書三位主角面對山岳的思索與態度。 ---- 不是只有登頂才能成就一個人,一個城市人的轉變之書。 ...

  • 出版日期:2024-01-15
    電子書: NT$ 380

    煮飯與讀書,不負人生好時光 作者李拓梓親聲讀出一桌子好菜

  • 電子書: NT$ 450

    旅行作家謝哲青的流浪者之歌 電視金鐘獎最佳男配角蘇達 真情演繹 i聽聽鉅獻 旅遊文學有聲書 流浪,是將自己的寂寞, 寫成動詞。 一段最捨不得想起的遠行,一個跳躍舒適圈的衝擊。 一次人生行旅的驀然回首,一場與過往記憶的總決算。 當空虛的心靈,乍見廣漠的震撼, 再微薄、渺小的希望, 都能感受到對生...

  • 電子書: NT$ 380

    傳奇作家三毛 逝世30週年紀念 廣播金鐘獎天后方笛 傾心演繹 i聽聽深情鉅獻 三毛有聲書 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更何況世界不只是一沙一花, 世界是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 生命和生活,就是你給自己最美麗的奇蹟。 三毛在迦納利群島的點點滴滴,擁抱日常片刻的美好感動。

  • 詳細資訊

    蔡珠兒寫文字,簡潔清淡,素雅餘芳,
    常是點水留白,意在言外。
    鏡好聽主播鄭佳如,以韻律帶出氣味,以聲音傳達思緒,
    帶你透過聽感,進入《種地書》涵納的廣闊時空與天地。

     

    ★各方喜愛讚譽的《紅燜廚娘》之後,蔡珠兒最受矚目的生活好書!

     

    關於飲食,她走遍全球;關於植物,她俯拾可談;
    關於旅行,她興味盎然;關於生活,她心有所感。

     

    ★每次都挑戰書寫深度與廣度的蔡珠兒,7年後全新大作《種地書》,除美食外,更寫下一篇篇世間樂趣讓你一探窺究。「傻婆荷蘭豆」章節記錄了珠兒下田當農婦的趣味與興味;「暖紅色瑪麗亞」章節一段段出走、環遊世界的探險;「馬場維修記」章節隨筆出生活的手記;「叮叮見聞」章節記錄長住香港的珠兒,融入這社會的多年觀察,她筆下的香港硬是個道理;「時間的逃犯」則是最引人入勝、大呼過癮的蔡式美食書寫…..全都在《種地書》,最受矚目的話題新作!

     

    她在小島種地。

    晴耕雨讀。日裡夜裡。
    揀瓦礫,播種籽;讀一本書,喝一杯茶。
    曾經,廚房是她的聖壇,書房即她的解放。
    而今,多了幾畦地,汗滴下土,芽萌出綠。
    春夏秋冬,有如時而至的,有無常侵擾的;
    關於土地關於食物關於安居關於旅人
    關於肉身之衰關於生活與生命。
    她在小島種地。天地悠悠。日復一日。

     

    ★蔡珠兒「都市農婦」生活,《種地書》出版,讀者Q&A:

    1. 為何開始自耕生活?

    搬到香港後,我一直在陽台種東西,地方有限,只能零敲散打,種些青蔥、辣椒、迷迭香、九層塔等調味小植物,不過癮啊,很想大刀闊斧玩真的。

     

    兩年前搬到新家,有個花園,終可如願,腳踏「實地」,大種特種。鄰居多半在花園裡闢泳池,裝修的工頭慫恿我也搞一個,說是一來風水好(有水嘛),二來增值加分,有泳池,房價可以多出百分之十呢。哼,才不要,我又不會游泳,還是把地拿來種田。他聽了,嘴裡陪笑,眼中卻露出奇怪的神情,唉唉我知道,那意思是「呢個女人傻傻地」。(粵語的「傻」,有輕度瘋、痴之意,近乎台語的「秀斗」)
     
    至於為什麼想種地?
    A)自己種菜,有機,安全,且能種市面未見的品種(例如甜菜和紅鳳菜)。
    B)產地直送,從花園到廚房然後端上餐桌,新鮮生脆美味,有錢也吃不到哩。
    C)可以勞動強身。
    D)果菜看來美,又可招蜂引蝶,給花園增添顏色和風光。
    E)自種蔬果送朋友,或是請朋友來吃,開心又有面子。
    F)進修增值,學習一種生活的新技能。
    G)從廚娘到農婦,上溯生產源頭,更能掌握食材的滋味和特性。
    H)我是南投農民的後代,土性深重嘛。
    理由太多了,還可以一直列到Z,不過先這樣吧。
     
    2. 自耕生活甘苦?
    呵呵,這「甘苦」可要用台語說了,真的不容易啊。

     

    興沖沖種起地,以為在地裡灑下菜籽,澆澆水施施肥,就可以等著採收。誰知一開始就跌頭撞壁,掘土整地時,發現地肉薄弱、土質貧瘠,更糟的是,地下埋了很多建築廢料,石塊殘磚密密麻麻,清完一層又有一層。兩年來,我一點一點慢慢挖,撿出的磚石廢瓦,可以裝滿幾隊砂石車,搞不好能在香港近海填出一個人工島﹗
     
    土質先天不良,我又沒經驗,一開始菜長得很差,萵苣不結心,莧菜黃瘦長不大,小黃瓜蜷曲不直,皆因肥力不夠。於是查找看書,並向農友請教,進行一場長期的「土(地)改(良)革命」。一邊繼續挖地,一邊嘗試各種施肥法,又逐漸了解作物的特性(例如芹菜喜濕,要多澆水;香茅喜乾,不要常澆),土質終於有起色,出現腐植質和蚯蚓,收成也因而漸入佳境。
     
    甘:自種的蔬菜有滋味,芒果、木瓜芳馨甜美,瓠瓜巨大,可吃又可玩。
    苦:胼手胝足,勞動過度,手上起繭,腰痠臂痛。左臂患了「網球肘」,推拿治療了幾個月。

    至於曬黑、中暑、被蚊蚋狂咬、割傷破皮等等,就算小意思了。

     

    3. 睽違七年的《種地書》新書感想與心得?
    天啊,七年掛零蛋,我這算哪門子的文字工作者?

    慚愧呀,真該在我的菜園挖個洞,鑽進去不見人。

    可是,我好像也沒閒著呢,做飯、種菜、讀書、爬山、旅行、請客和作客,玩這個玩那個,日子過得熱呼呼,忙著哩。

    我向來把文字看得很重,沉沉地扛在肩上,壓在心頭。這幾年,我逐漸明白,寫作只是生活的一種可能,不是全部。做菜、種地、遊戲,也都是生活的各種可能。做菜給朋友吃,我覺得那快樂不亞於出一本書──雖然這書很短暫,寫在餐桌上,讀者也只有幾個。種地亦然,這書寫在土地上,僅有一季,但滿足的強度一樣。

    生活有很多可能,天上桌上地上,到處可發表。

    所以,對文字就更懶怠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呵呵,我又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了。

     

    ★蔡珠兒的美食書寫,有其溢於紙上的色香味、有歷史考究的淵源、有食物與人的關係,更有全球化食物的生態鏈批判,這龐雜全面的食物與美味書寫,非一般美食書籍之單選項能望塵莫及。

    這深厚的功力,大內高手的底蘊。蔡珠兒首次揭露其寫作思維:「我都是用寫論文的方式來寫散文的。」「我寫文章看重結構,還要收集和消化資料,步步為營,層層推演,真的跟寫論文沒什麼兩樣。」

     

    ★名作家傅月庵、名設計者楊雅棠聯手整體編輯設計,最堅強的金三角陣容打造出最受矚目的話題新作。

     

    【作者簡介】

    蔡珠兒

    台灣南投人,在台北長大。台大中文系後擔任記者多年,1990年代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攻讀文化研究,現旅居香港。喜翻弄廚鏟,晴耕雨讀。凝情鑄字,風格自成。曾獲第二十屆吳魯芹散文獎,並為兩岸三地所矚目。著有《花叢腹語》、《南方絳雪》、《雲吞城市》、《紅燜廚娘》、《饕餮書》等多本散文集。

     

     _____

    產品企劃:林云也

    錄音:蔡恩禮、黃德瑋

    後製:蔡恩禮

    特別感謝:盧艷娟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