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經驗讓我們知道:教育不只是口號,而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精神,一個國家得以扎根、繁盛的根基。只要教育概念改變,就有機會造就出不同的社會與文化。沒有不樂於學習的孩子,只有願意給孩子希望的教育現場;當我們選擇珍視每一個孩子,提供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那麼,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能成為贏家。
陪伴兩個女兒,旅居三個國家, 每一次的變動,是挑戰,也是成長。 開啟了看待人生的另一扇窗, 孩子的視野與價值觀更開闊, 愛與尊重也在心間自然地流動。 一對父母,兩個女兒,走過三個國家的生活軌跡與體悟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記錄了作者在芬蘭生活的所見所聞,以及兩個女兒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藉由自身的觀察與感受,作者在書中不斷比照、對應台灣和芬蘭在教育方面的差異,對於台灣社會爭執不休的教改的內涵、資優班制的存續、學校排名、補習風氣、孩子的價值觀等議題,有深刻且多面向的討論。
美力的基礎,來自於美感的養成,而這一切,都緣自於幼年即開始的教育。 美感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力,來自於對自我環境的了解與認識,來自於聆聽,來自於觀賞,來自於感受,來自於接觸,來自於體驗。它可以是音樂饗宴,也可以是影像與設計感的震撼,更可以是環境的舒適、心靈的洗禮、人文的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