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少年時期並沒有看過心理醫師,但我在這本書中的青少年身上看到自己。我並沒有小孩,但我在這本書中的爸媽身上看到自己。不只是我,我猜書中描述的狀況,大部分青少年和爸媽都經歷過,只是我們沒有去看心理醫師。 我喜歡浩威在書中把心理狀況呈現出來,但沒有提出罐頭解答,或勵志小語。心理問題是如此複雜,怎可能一...
煉金術之所以對心理治療如此珍貴,是因為個體所經歷的轉化體驗,得以透過煉金術的意象而具體化。 ──艾丁傑 以煉金術借喻心靈,是深度心理學家榮格給人最鮮明的印象之一。榮格晚年著作幾乎離不開煉金術,卻深奧晦澀,令人卻步。本書作者、美國分析師艾丁傑帶著美式清晰邏輯思路,於本書條理分明地檢視煉金象徵與...
當來自文化、歷史的傷痛看似遺忘、實則揮之不去時,這些傷痛便如同幽靈幻影,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在無形中影響、甚至干擾著我們的日常。
★心理醫師的遊記,既觀看外界,也觀看人們的內心 「究竟是基於怎樣的需要,驅使著人們一批又一批的踏上旅程?」 旅行的理由很多——觀光、會議、商談、學習、尋找……甚或是逃離——逃離困境、逃離壓力、甚至是逃離自己…… 又或者,在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恐怕有一些還說不清楚的東西,...
★榮格學派的理論基礎解說,助人工作者及分析心理學初學者必讀經典 ★從榮格派的觀點闡釋個體化、分析關係、夢和積極想像四大概念於心理治療中的運用,文字簡明易懂
個人內在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盡可能從限制中獲得自由,全面釋放自己內在的潛力。在通往自由的路上,陷阱、誘惑和錯覺,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莫瑞‧史丹/本書作者 男人的一生是一場走向社會,返回心靈的旅程,途中種種艱難挑戰,時常令人停下成長腳步,含怨受挫。這本書理解、撫慰了男人的不滿與不安,不...
★以榮格學派的觀點重新檢視夢境的意義及臨床價值,可謂榮格版本的《夢的解析》。 ★本書雖是針對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而寫,強調臨床執業的實務面向,但書中對釋夢的技巧、夢的各種象徵意涵以及在治療上的價值都有相當深入的闡述,亦可吸引對夢的本質與意義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賴家王老五……,這些跨國的普遍現象,喻示著一個從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已然來臨!且聽聲音主播盧侑典娓娓道來晚熟世代的現象,王浩威醫師如何提供年輕人和父母突破困境的處方箋。
每個父母,都曾經是個孩子。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關於如何去愛、接納、包容、承諾、適時鼓勵、建立規範、溫暖的擁抱、信任與放手……這些美好卻艱難的智慧,都是在陪伴孩子長大的笑淚交織過程中,一點一滴學來的。
年輕人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要面對這個世界。而父母們又不夠成熟,不懂得放手。不論父母或小孩,都被不確定的未來綁架了。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在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父母們。
王浩威,國內最負盛名的精神科醫師,有著詩人的靈魂、散文家的好筆。《憂鬱的醫生,想飛》暗藏著一段幽暗的心路旅程,當時他三十多歲,看似意興風發,但其實內心憂傷難解,他將哀悼父親的淚水、童年記憶的低迴,與門診個案故事深情交融,化為一篇篇剖析情緒的心靈散文,包裹著私密的親情與自我的告解。
情緒像一團團的毛球,剪不斷,理還亂 循著心底的故事,找到線頭,讓情緒走出活路! 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一定要誠實的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療癒才能開始。 過去久壓下去的痛,與傷,再感覺,再檢視,進而從中看到其所深埋的智慧與愛,這時候,也就是重生的契...
知名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以細膩溫柔的散文心念,敘說在診療室裡遇見的青少年及他們的內心世界。 書中遇到的每個孩子,沒有想當然耳的歡樂年華,代之以憤怒、逃避、不安、茫然…失溫的青春靈魂,被迫暫時停工。作者並沒有用罐頭解答或勵志小語結束每個問題,而是用溫柔的文字紀錄著孩子的困頓與父母的焦慮,這...
關於如何當一個好父母這件事 孩子永遠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教孩子更難! 王浩威醫師的親子門診故事,陪伴你跟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