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國務院演說中,表達要以「外交成為外交政策中心」作為美國外部施政的核心。「外交中心」涉及美中台三方關係,拜登對外政策的變化,將對其他兩方產生重要的影響。
民粹主義原本是指菁英以外的多數人民的意見,許多政治學者是以民粹對照代議政治中,是由人民直接以行動表達民意,以直接民主手段展示。後來演變成是政策的期待與利益落差,即一個政策如果符合多數人期待,但卻違反客觀公眾利益,這就是民粹政策。
泰國舊稱暹羅,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然而,儘管未被直接併吞,泰國卻飽受外來的支配,特別是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一再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接受治外法權、甚至割地賠款,實際上處於一種半殖民的狀態。
台派、獨派,看似相同,但是在主張與目標方面,其實有極大的「不同路線」。所謂的「獨立」或者「獨立建國」,國際上受過殖民統治的國家,都曾有過一段爭取的過程,這些國際上的獨立或者獨立建國的國家,是如何爭取的?對於台灣的獨派又能產生哪些借鏡的經驗? 作者從學術的角度,以其政治學者的觀察,將多篇論文...
內蒙古(漠南蒙古)從滿清以來就受制於中國;外蒙古(漠北蒙古)則是「最老牌的現代衛星國家」,先是帝俄的第一個衛星國、後為蘇聯的衛星國家,現在依然與俄羅斯交好;外蒙的兩邊是蘇聯及其盟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