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與幻滅--一個該沈思的年代 本書《大江東去》不同於此刻已成為華文文學界、兩年來最重要的三部曠世著作:《大江大海》、《巨流河》、《關山奪路》;本書並非依據史實載錄,是一本虛構的小說創作。 本小說綜合了多方事件後的影射文學創作,以從事文學創作者的態度來發展故事。
一本現代中國人民兩三代人下來流離遷徙的沈痛悲傖史詩,是寫作者莫大的文學企圖與目標以及自我命定的使命,不止於要為中華民族血淚交幟掙扎求存作誌,更且是為被作弄之個人命運對抗時代演變的見證,故事敘述孤單地一個婦人攜帶三個稚齡幼子憑藉意志力默默承擔一路乖違艱逆穿渡遞變的關山大地,不屈不撓地朝向意定的目的跋涉...
這本集子所彙集的文字已橫亙跨越三十餘年,早期作品泰半逸失,倖存部份已全都收錄於此彙編內,頗為遺憾保存不力,這也是急著發表印行的理由。這麼些年來的歷鍊曾經使我以為確切底理解生活是怎麼回事,覺得長久以來地沈思與歷鍊已足以解釋人生大部份的問題。誠然浸淫返顧之餘,很清楚地復加肯定:生命絕不會因歷鍊而真正長進...
《最後一封E-mail》藉由一封突如其來的電子情書,也是一封絕筆信,娓娓道出一個男人為情自殺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子是女兒的小學導師,曾經有過失敗的戀愛經驗,面對周遭無聊的生活和了無生趣的人生,終於在自傷的痛苦之中,選擇了死亡。
人生無疑是許多的荒唐與自以為是。即便一個三十甚至於五十歲的成熟男子,他的心裡層面也未必是成熟的。或許他只具有成熟的外在、成熟的思考邏輯,卻沒有健全的人格及心態。在《飛往巴黎的波音848班機》裡,我們可以看出以此為經緯的主軸,在男主角對十六年前一段情慾的回憶中充分展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