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COVID-19巨大的危機,我們要到哪裡尋找資源,安定自己的心神呢? 著名作家楊腓力想到向文學與歷史尋求心靈的答案;他閱讀英國的死亡文學大師鄧恩在四百年前所寫的《緊急時刻的祈禱》,竟發現這場我們以為如此獨特的世紀之災,原來前人早已經歷過,而且留下了豐富的筆記可供今日的你我安頓身心。
當我們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世人也許會對我們的痛苦袖手旁觀、裝聾作啞, 但上帝也會嗎? 信實的上帝為何在我們最難過、痛苦的時候, 竟選擇悶不吭聲? 遭受遺棄的痛,更勝於患難所帶來的苦, 上帝是否背叛了我們?
「我童年時代的許多線索──種族敵視、政治分裂、文化戰爭──現今仍舊以另一種形式反覆出現。回顧過去,使我能夠望向前方。」 「我們固然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阻止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過去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但不必然決定我們將來的樣貌。這對我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各位的真實經歷。」 ──楊腓力
一天一篇,一年讀完整本聖經~認識聖經,就從本書開始! 只要天天花些許時間,你就能縱覽這本世上最奇妙的書-聖經,並進而明白神渴望與祂的子民和所造的萬物重建那美好的關係,尤其是和你。
楊腓力系列作品6 原來,最動人的,是那些看似隱藏的恩典…… 十個關於恩典的感動故事,十個數算恩典的寶貴信息! 透過親身走訪十個特別的「第一現場」,楊腓力以記者深情犀利的眼光,逐漸發現,上帝的恩典即便看似隱藏,卻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出耀眼的光芒。
楊腓力系列作品7 如果好消息是真的,為什麼沒有人喜歡聽呢? 不是每個人都品嘗過那奇異恩典, 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有此奇異恩典。 在多元分歧的時代,恩典似乎正在逐漸消逝。 為什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好讓福音可以再次打動世界。 楊腓力繼《恩典多奇異》二十年後,再次展現福音恩典之作。
生命,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的心因痛失親愛的人而向神吶喊;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因難以承荷的痛苦而跪倒於地; 總有一些時候,苦難剝奪了生命的美麗與歡愉,徒留慘境、失望,與懷疑。 楊腓力在痛徹心扉之際,也曾質問過這些問題,穿過黑暗的時刻,他強烈感受到神的懷抱──以屬天的慈柔,成為生命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