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兆熊

程兆熊

  • 電子書: NT$ 150

    完人的生活與風姿之二 有的如和風甘露之溫純,有的如泰山喬嶽之高卓, 有的如皎月懸空之明淨,有的如汪汪萬頃陂之量度, 各本其氣質之差別,呈現赤裸裸的心靈,做那個時代的見證人。

  • 電子書: NT$ 140

    完人的生活與風姿之三 外頭儘管是天翻地覆的世界,這裏卻是天清地寧的局面; 外頭儘管是吵吵鬧鬧的聲音,這裏卻是諄諄懇懇的言詞。

  • 電子書: NT$ 120

    完人的生活與風姿之一 一個人的簡單化的入手處,會就是,一不苛求,二不曖昧,三不猶疑,四不瑣碎。 所謂由狂入聖,就相當於這個意思。 朱子曰:「周之初興時,周原膴膴、菫荼如飴,苦底物亦甜,及其衰也,牂羊墳首,三星在霤,人可以食,鮮可以飽,直恁地蕭索?」大概一個人以至一個國家,在初興起的時候,總是氣象蓬勃...

  • 電子書: NT$ 300

    接續中部山地調查之後,民國四十五年暑期,程教授再度率領師生溯蘭陽溪(舊名宜蘭濁水溪),深入宜蘭縣太平鄉(今大同鄉)、南澳鄉進行園藝資源調查。此次路線大致涵蓋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蘇花公路北段。尤其自太平 山林場翻越獨立山直抵南澳的路線,至今仍因山林保育因素而未開闢道路,其間的文字紀錄彌足珍貴。

  • 電子書: NT$ 150

    用三個暑假在人煙罕至、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區摸索前進,時時高切低繞;突遇惡劣天候,冒雨前行、涉險渡河;親睹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型態,念其經濟發展之困頓,並對原住民純樸質直之心靈深感讚許。凡此種種,在靜寂的山中之夜,調整修養體力之際,仍不忘與家人、師友分享內心感懷,一封封由山林中寄出的信函,展現了程教授得相交...

  • 電子書: NT$ 110

    睽違山地調查十六年後,再次重返山林,眼見因以其所帶領的調查報告建議發展後,跨時代的臺灣山地風貌與經濟的變化,再遇當年為他背行李的山胞因種果樹而成大富翁的欣慰與歡喜。以文學之筆,為每一趟的山地旅程賦以詩歌。純樸質實的古詩體例,為科學的山林調查,增添臺灣地景文學的豐富篇章。

  • 電子書: NT$ 150

    民國四十四年暑假,程教授率領教授團七人與學生四十五人,深入當時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山地調查園藝作物生長與分布情形,兼及一般地形、土壤、氣候及交通狀況。關於調查的科學研究成果,已於民國四十五年結集為《台灣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農復會特刊第十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