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教授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詩詞專家,她教授詩詞的方式,感性與知性兼融、欣賞與理論並重,旁徵博引,娓娓道來,令聽者陶醉其中,領略詩詞中所感發的境界與人生意義。本書是葉教授在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各大學講課的記錄,講述的名家包括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晏殊、歐陽修、秦觀、柳永、周邦彥、蘇軾。透過本書,讀者...
本書是葉嘉瑩四○年代聆聽顧隨先生詩詞講課的記錄。 羨季先生會通詩經以降之千年韻文,細說詞曲一如說詩, 夾敘夾議,風格靈動,不僅是授業的人師,更是解惑傳道的經師, 讀者可自其睿智的說詞說曲中得到極大的啓發。
葉嘉瑩自幼啟蒙開始接觸中國詩詞,不只被詩詞中的興發感動所吸引, 也透過吟誦傳達出聲音的美感,她不僅讀詩寫詩也吟詩, 書中賞析詩作也教授聲律平仄,傳達出聲韻的美感與特質。
葉嘉瑩對於詩詞的熱情,使她的講授極富感染力,透過自己對於詩詞的體悟,帶領大家進入中國古典詩詞的世界。詩詞灌溉了她的生命,她更以熱情傳達古詩詞的魅力,處處閃耀智慧的光采。
本書分別論述了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柳永、晏幾道、蘇軾、秦觀、周邦彥、陸游、辛棄疾等十六位名家的詞作, 具體而微地揭示了詞的發展過程,可視為唐宋詞的發展簡史,也是葉嘉瑩論詞之作中論說最具系統、探討最為深入的一本書。
本書收錄葉嘉瑩對歷代著名詞人及其詞作的賞析, 葉先生從詞人的性格背景、句法語法、意象風格等引入, 細緻的解析和引導,彷彿得見詞人身處的環境與當時的情緒; 了解一首詞的組成元素,進而認識詞的精微細緻之美。
葉嘉瑩先生在本書中以〈秋興八首〉為例, 展現了杜甫詩歌之集大成的成就,可以作為現代詩人之借鑒。 並先後選輯了自宋迄清的杜詩注本53家,不同之版本70種, 考訂異同,在仔細研讀和體會中將古典與現代結合, 希望對新詩創作和學術研究都能有所助益。
本書融會了作者古今中外文藝理論之精華,對中晚唐時期的重要詩人, 如韋應物、柳宗元、劉禹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杜牧等人, 透過品評其詩作、細說人生,帶領讀者深切地剖析了詩人及其詩作。
本書是葉嘉瑩先生融會古今中外文藝理論之精華, 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全新解讀,新穎而不偏頗,深刻而不深奧。 作者深入淺出的講解,對中國古典詩歌做出了清晰透徹的闡釋, 並將中西方文藝理論講解得深入淺出、平易近人。
詞所表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情思與境界,那種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需要細細吟味方能有所體會。
在唐朝詩歌的歷史演進中,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人物, 他的詩作中,有相當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現實中的生活,所以被稱為「詩史」。 葉嘉瑩先生結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對於詩歌感發生命的理解, 深入講解杜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對〈秋興八首〉作了詳細的解讀。
本書是葉嘉瑩先生在《國文天地》雜誌上連載的唐詩系列講座。 作者結合人物的生平和當時的歷史,對作品加以深刻剖析,講來入木三分, 讓大家在領略詩歌的優雅與雋美的同時,更能體會作者獨到的用心。
畢飛宇在各大學講授小說的講稿。以小說創作者的視角,探討中西小說經典,從小處解構偉大作品的精髓,譬喻幽默,見解高妙
通天之路,一場浪漫卻注定墜落的逐日之行 當代英語世界最負盛名的華裔小說家、美國國家書卷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旅美華裔作家哈金,傾情深度力作 書寫古代最具傳奇色彩的詩人傳記──詩仙李白
《時間之書》是里爾克最著名的抒情詩集。分為<僧侶生活之書>、<朝聖之書>、<貧與死之書>等三部。台灣詩人方思把書名譯為《時間之書》,然而詩作主題和時間並無直接關係,詩集處理的主題是「祈禱」。中國詩人綠原譯本命名為《定時祈禱文》,楊武能譯名《祈禱書》,較為貼切原意。台灣不少詩人受此詩集影響,瘂弦自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