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葉嘉瑩四○年代聆聽顧隨先生詩詞講課的記錄。
羨季先生會通詩經以降之千年韻文,細說詞曲一如說詩,
夾敘夾議,風格靈動,不僅是授業的人師,更是解惑傳道的經師,
讀者可自其睿智的說詞說曲中得到極大的啓發。
本書是葉嘉瑩四○年代聆聽顧隨先生詩詞講課的記錄。 顧隨先生對詩歌敏銳的感受力與深刻的洞見,不僅是授業解惑的老師, 對於葉嘉瑩人生學問的影響亦極為深遠。 書中融會通達的解析,文字淺白而意寓深刻,讀者可自其中得到極大的啓發。
本書作者慕清研讀《詩經》多年,書稿中的文章是她對《詩經》部分篇章的精彩品讀,內容通俗易懂,文字優美。該書按照每月三篇的形式進行統編,每篇分別包括詩經原文、譯文、解讀內容,配以插畫等,以期將《詩經》的學習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給讀者提供一本深度與美兼具的《詩經》通俗讀本。
本書為葉嘉瑩聆聽顧隨先生講授詞曲的筆記,將其博學深思的銳感作了最細膩的傳達。
羨季先生的才學、興趣極廣,兼具中國古典與西方文學的學識與修養。大二時,葉嘉瑩在北平輔仁大學聆聽顧隨先生講授「唐宋詩詞」,讓她開了眼界深深著迷。葉嘉瑩自小雖在家裡誦讀古詩詞,卻從未聽過這樣生動又深入的講解,被這種不拘泥的、靈動的跑野馬風格所吸引;不僅掌握詩詞中的妙義精華,也將立身處事並論而行。葉嘉瑩深受啟發,甚至大學畢業已在中學任教時,仍然持續旁聽顧隨先生的課。
葉嘉瑩半生艱苦,在生活重擔以及接踵而來的苦難中,是這些平日讀誦與熱愛的詩詞,給予她安慰、支持她走過憂患的。這些如煙往事,和顧隨先生的教誨、期許一直深植心中,對於葉嘉瑩的教學、研究和創作影響深遠,至今仍然以此惕勵,希望在文化傳承的長流中,讓更多人了解、欣賞與體會中國詩詞的美好和深遠意境。這是她受用一生的智慧。
作者簡介
葉嘉瑩
1924年生。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45年開始,任教生涯長達六十五年以上。曾在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天津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