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與陪病者共同經歷病痛帶來的混亂與失序,時而堅強抵抗,時而脆弱焦慮,甚至憤怒崩潰。瑪莉安以極富詩意的凝鍊語句,書寫面對疾病的家常,在日日高速運轉的忙碌中,坦誠陪病者的真實想法,紀錄惶然無措的時刻,吐露自私、無力與掙扎的情緒。折磨苦難有盡,哀慟悼念無窮,縱然百般不忍,最終仍得放手。亡者已矣,回顧病榻...
一位外省女兒嫁作本省媳婦成為新世代母親的經歷…… 抗戰勝利,外省女兒的父親嚮往和平世界,帶著一家大小坐船到了台灣,不料,原本的旅行變成長住,並落地生根——生下了女兒。父親親身經歷了動盪的「二二八事件」,為本省鄉親搭救,慶幸逃過一劫,也為台灣人的善良感動;多年後,外省女兒初嫁本省媳婦,同一年,丈夫因「...
一座遠離塵囂的山間小學,一段和花草對話的山居歲月,凌拂曾經實踐了老祖宗素樸的生活,尋找最單純的吐納和野味,即使移居都市,她依然慣於自然生活者的身分,在牆根石縫中,在高樓大廈間,尋覓綠意和濃蔭,讓自然繼續滋養生命。
本書作者因為相同的背景經驗,多年來近距離觀察、採訪狗媽媽,希望藉著她們的故事理清社會對她們的各種詮釋和想像,不論是過度稱頌「愛心媽媽」以推諉責任的誤解、「她們自願自受」的歧視,或者是流浪動物問題製造者的指責,關切她們的社會處境,反省牠們的福利政策……,更由這些心路歷程裡,...
看見貢寮、梯田、和禾米 由林務局策劃的「水梯田復耕計畫」,嘗試在貢寮實踐「里山倡議」——透過環境學習與消費支持,維繫環境與人、城鄉之間、世代之間的公平與生活選擇權。結合在地居民、老農,一起友善的利用土地、維護生物的多樣性,在濃郁的鄉情與水梯田生態下生產「和禾米」。曾經荒廢二十...
療癒、希望和關懷 草盛園,一個充滿綠色能量的園地;黃盛璘,一位在美國取得園藝治療執照的園藝治療師,兩相結合,草盛園讓很多生命重拾了希望,因為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感覺到生命的變化:發新葉、新芽、花開、花落,生生不息,增加對自我的肯定;黃盛璘則在過程中,關懷弱勢族群、喚回無邪的笑容、發現園藝治療的魔法...
我打開抽屜,散落一地昏黃斑駁的記憶,認識了老媽,也發現了自己。 老媽小時候幫忙務農的家種稻、種花生、上山採茶……,隨著農業式微,生澀的年紀離開了「清水里」,待過成衣廠、加工廠,不斷咳咳咳,咳出一顆顆小棉球;做過家庭代工、臨時工、駐廠人員、計時人員,藍色制服儼然她的另一層...
斗六文旦的崛起與奮鬥,來自曾在果園裡奔跑的孩子,也將傳承給以果園為家園的新一代。每棵甜中帶著微酸的文旦,背後都是充滿忙碌的勞動身影,都是這片土地的故事。 資深農友X返鄉農青 果園人生永遠不喊卡
我在戒嚴裡長大。 阿嬤是哈日族、爸媽說台語客語,我在學校學習字正腔圓的中文、製作「保密防諜」海報,高唱「打倒倭寇、反共產」,私下埋首日本漫畫、崇拜歌仔戲明星……。美麗之島,FORMOSA,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底下,混血的青春,身影扭曲形變、成長的歷程荒謬矛盾。
臺灣第一本獲選法國「高中讀者文學獎」作品 我記得…… 離開家鄉,進到台北的明星女校,才發覺「分數不是人生的全部」;六四天安門廣場事件,「優秀的中國文化展現了極其醜惡的一面」;一直以來背記的歷史,原來是「腦中被塞滿了謊言」……。美麗之島,FOR...
臺灣第一本獲選法國「高中讀者文學獎」作品 我在戒嚴裡長大。 阿嬤是哈日族、爸媽說台語客語,我在學校學習字正腔圓的中文、製作「保密防諜」海報,高唱「打倒倭寇、反共產」,私下埋首日本漫畫、崇拜歌仔戲明星……。美麗之島,FORMOSA,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底下,混血的青春,身影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