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城市文化的一環,新北市政府期透過辦理各式文學徵件比賽、推廣活動與出版計畫,藉以獎勵文學創作人才,拓展文學閱讀風氣,典藏優秀文學作品。 第12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收錄本年度得獎作品,提供市民豐富而具質感的文學饗宴,進而建構新北文學品牌形象,涵養民眾文學根柢,讓各界有機會認識並參與創造新北...
瘟疫來襲,使人類不能出門,要在家關一個月。 身為動物管理員的人類只好傳真給阿虎,請牠自己保重。阿虎也決定趁這個機會,去體驗看看管理員說的「躺在沙發上不起來」、「吃下午茶」和「看電影」等人類生活,是什麼感覺。 阿虎脫離了柵欄,看見了更廣大的世界。一個月過去了,享受自由的阿虎,還會想念動物園的生活嗎...
作者以邊境作為主題,藉由位於國境間的河流,串起三代間的離散經驗。在聚散中,河的川流不息,以及要跨越邊境的渡河記憶,象徵親族間的深厚情感,就如印象中的那條河——綿延不止。
在數位時代的今日,藝術與科技緊密相扣著。藝術家們嘗試不同的創作媒材,不僅帶動視覺藝術、科技藝術與影音技術的融合,也衍伸出跨領域創作更多元的發展。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即透過「科技藝術」專題,進一步探索人文藝術和科技的互動,以及其如何突顯當代跨領域的新藝術語言,期許透過科技文化不斷地擾動,發展創作出多...
「讀冊 筆繪時代的閱讀想像」 繪畫,是帶領我們認識圖像藝術的第一道門。幻化成繪本、插畫或漫畫,成了孩子最初的藝術品,也喚醒大人心中純真童趣,有時也像人生的活字典,累積知識與賞析經驗,在許多無意間的翻閱時刻,給予溫柔面對人生轉變的力量,它的多元面向,彷彿魔法般,啟動閱讀旅途中的想像、思考,令人神...
「民藝 重溫在地的百工底蘊」 民藝,帶著貼近生活的真實美感與堅韌的草根性,窮盡一生積累,藝師以純熟自然的手藝與技藝,創造具樸素美學的日常器物,如同生活的藝術,在時光淬鍊下,留存下過往的生活軌跡。 揮汗淋漓的夏暑,邀請讀者跟著全新改版的文化季刊,一起走進庶民日常的百工風景。瞭解在時代潮流裡,仍...
「攝影 觀景窗外的影像紀實」 《新北市文化季刊》第25期齊聚多位攝影大師各種的一眼瞬間,從攝影師的關懷、思考以及觀景視角,看待世界與臺灣。紀實攝影師林柏樑師承席德進,對於社會弱勢有著濃厚關懷,以鏡頭記錄鄉土文化及人情韻味;攝影藝術師黃建亮,透過攝影深入文化紋理,不斷反省思索著身分認同,並構築臺...
「水孕 波光逐影,海風下的島嶼記憶」 24期《新北市文化》季刊,用文化角度描繪歌頌這塊土地的「海洋」資源,我們以文學、音樂及影像力量,傳達漁生文化及漁藝美學。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從討海漁人的視角走進海風;柯金源導演以《海》為題,用鏡頭記錄海洋興衰;海洋技術學院學生以《漁生》畫面珍藏臺灣13種永續...
「金喜 以樂禮讚,重聆音韻的飄揚」 23期《新北市文化》季刊,引領市民朋友傾聽在地音樂,探索音樂的文化故事。原住民女歌手雲力思,致力將母語歌謠傳承給部落的孩子,拾回失落的泰雅文化;客語歌詩創作者羅思容,以文學性及音樂性的創作語彙,歌頌自然與人文之美;豎琴獵人李哲音延續父親夢想,帶上豎琴走進偏鄉...
「土親 與地生息,上演人文時代劇」 22期《新北市文化》季刊,透過藝術家劇場的展演,以舞蹈或戲劇,演繹他們各自對土地的情懷。林麗珍的「無垢舞蹈劇場」,禮敬天地,為土地祈福;「紅瓦民族舞蹈團」頌讚鄧雨賢的四月望雨;「壞鞋子」的「春泥計畫」起舞在地生命力量等,讓土地與人文的發展軌跡,彷若一場時代的經典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