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天文館的年度特展「天鏡奇緣─太空望遠鏡」已經開幕囉!從地面到太空、從可見光到各種電磁波波段,透過望遠鏡與觀測技術的進展,天文學得以獲得宇宙新視野。其中,太空望遠鏡的貢獻尤其卓著,除了著名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與韋伯太空望遠鏡外,還有其他默默貢獻的太空望遠鏡也值得關注。 近年來,天文學家們致力於在廣義...

  • 電子書: NT$ 0

    喜歡聽故事與編織故事似乎是人類的天性,而且人類也是優秀的觀察家與發現問題的高手。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環顧四週,觀察日月星辰、天氣、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等等大自然萬事萬物的變化,所得到的經驗法則來解釋它們的來源與成因,或許在遠古時代人們的某次談話內容,就這樣口耳相傳而流傳後世,變成了神話傳說。 本期專題...

  • 電子書: NT$ 0

    展望2023新的一年,國際間的太空任務,不管是官方或民間,以行星、衛星或小行星為探測目標,計畫多元,接連不斷。細數2022年的點點滴滴,雙小行星改道測試任務(DART)、隼鳥2號取自龍宮小行星的樣本分析與阿提米斯1號任務等等,帶給我們驚喜不斷,也期待今年的太空任務在未來帶來令人興奮的科學成果。 新...

  • 電子書: NT$ 0

    如果您是透過世界文學名著《小王子》認識小行星,並且對小行星的世界充滿好奇心,例如:小王子出生的星球幾乎不比一間房子大、植物的根可能鑽穿整個星球、一天看43次落日、會講話的玫瑰花,以及3座火山,其中2座是活火山,早上可以在上面熱早餐……等。目前科學家發現有軌道數據的小行星,數目約在百萬以上,臺灣的天文...

  • 電子書: NT$ 0

    為了看看那時候的景色,所有的努力不打折。一定要走的道路,一定要去的地方,自不待言。25年,約一個世代,學習等待,沒有放棄,只是晚到了一點。睜眼,看到了對自己微笑的古老遙遠星系、系外行星、孕育恆星的搖 籃。 臺北天文館展示場自2018年暑假整修完成,韋伯太空望遠鏡模型一直靜靜地懸吊在三樓的天花板,...

  • 電子書: NT$ 0

    盛夏,白天烈日當空,暑氣蒸騰。然而夜晚的夏季星空卻是一年中最燦爛的,晚風徐徐吹來,正是到戶外走走的好時機。仰望星空,夏季銀河高懸,銀河的南方是標誌夏天來臨的天蠍座與人馬座,5月12日剛發布的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星剪影就位於人馬座茶壺口前方,本期天文新聞追蹤報導將介紹在黑洞測量上取得卓越貢獻的光學干...

  • 電子書: NT$ 0

    臺北兒童月已悄悄落幕,天文館與樂高合辦的「樂高®城市太空系列特展」也告一段落,樂高大師更為本特展打造了一個多功能的月球城市,來不及目睹的讀者也別氣餒,本期邀請特展承辦人為大家進行精彩展覽回顧。另外,徐麗婷博士介紹「阿提米絲計畫」專題,讓大家對新一代的探月任務,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期精彩專文還要告...

  • 電子書: NT$ 0

    臺灣處於四面環海的地形,但您可曾思考過地球上蔚藍的海洋從何而?宇宙中還有哪些星球與地球相似,充滿著液態水呢?本期邀請天文館「宇宙航海王–水漾星球」特展策展人搶先劇透, 帶領您預覽特展的精彩重點。另外由潘康嫻博士透過「宇宙中的水」主題,讓大家認識科學家眼中所認知水星球的多元面貌! 本期「謎樣星宿」...

  • 電子書: NT$ 0

    揮別2021年,不只有讓人驚豔的聖誕彗星C/2021 A1雷納德;聖誕節當晚更有等待14年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順利升空,讓全世界天文迷留下深刻印象。本期刊後續將陸續報 導JWST如何華麗變身及觀測成效,滿足讀者的需求! 迎接新年「星」氣象,本期專文內容不只回顧2021年重要天文事...

  • 電子書: NT$ 0

    臺北天文館每年發行《天文年鑑》與《重大天象表》為國人提供精準的天象預報資料,無論日月食、流星雨、火星衝還是行星合...等。天空舞台的精彩劇目鉅細靡遺,但是該用什麼器材、在什麼地點,要如何觀賞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今年臺北天文館加碼推出《天文觀測特刊》,教大家如何升級成為觀星達人! 《天文觀測特刊》...

  • 電子書: NT$ 0

    期待許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已經運抵位於南美洲北部的法屬蓋亞那發射基地,預計於12月18日發射升空,目前已經進入倒數階段,真是讓人興奮!本期專文介紹哈伯太空望遠鏡豐碩的觀測成果,並詳細說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特色與任務。 另外,追蹤報導泛星計畫再度發現肉眼可見的彗星,也讓人非...

  • 電子書: NT$ 0

    今年對於太空迷來說是令人振奮的一年:在7月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的太空船首航成功,帶來「普通人」也能上太空的夢想。中國也於4月發射天和號核心艙,並於6月載運3名太空人抵達,成為人類在太空中第二個家園。本期專文報導天宮二號太空站及國際太空站,並探討太空人在太空站如何生活。這一年新冠肺炎也影響大眾的生活,「...

  • 電子書: NT$ 0

    最近傍晚在西方地平面附近,依稀還能看到火星。雖然火星距離越來越遠,亮度也逐漸下降,但火星的探測卻熱鬧滾滾,繼100期我們專文報導毅力號成功降落後,中國在五月也首次登陸火星!「祝融號」探險車的科學目的是什麼?它的儀器有何特色?「火星探測中國崛起」告訴你。 此外,你知道宇宙射線收集員是誰?沒想到是哈伯...

  • 電子書: NT$ 0

    吾王駕崩,吾王萬歲 (The king is dead,long live the king!)。這是戲劇中常看到的台詞,沒想到在天文界也發生了。阿雷西博望遠鏡在1963年落成後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但在2020年8月突然崩壞、全毀,結束了57年的任務。還好中國在貴州蓋一個更大的「500米...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100期了! 時光荏苒,在107年接下《臺北星空》總編輯時,腦海中立馬浮現出「臺灣的Sky and Telescope」這長久以來的願景。於是在拮倨的經費與人力下,硬是把《臺北星空》從季刊增為雙月刊,再參考天文ガイド、星ナビ、Sky at Night, Astronomy Now…等老...

  • 電子書: NT$ 0

    6月21日全臺瘋日食,不只位於環食帶上的雲林、嘉義聚集大批追日族,偏食帶內的臺北天文館,當天也湧入上萬民眾一起觀看日食。本期「美星映像館」製作了「臺灣日環食專輯」,翔實紀錄各地拍攝的珍貴日食影像,讓讀者一飽眼福!今年另一個重要天象為10月14日的「火星衝」,屆時地球與火星間距離最近,也是觀察與探測火...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臺北星空》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所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天文專業期刊,採雙月刊制;每期除了有針對重要天文主題的專題報導外,多項專欄深入介紹最新的天文發展與觀星資訊,內容除了圖文並茂,更搭配有精選的動畫影片,深入淺出,讓您能更親近天文。

  • 電子書: NT$ 0

    今年是"天文世紀大辯論"100周年,當時天文學家辯論如M31這種漩渦星雲是銀河系內的灰塵,還是"島宇宙"而激辯不已。直到哈伯於1924年發現M31上的造父變星,才測得M31距離非 常遙遠,是銀河系外的天體,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視野。

  • 電子書: NT$ 0

    走過了滿是精彩天象的2020年,您期待2021年有哪些更令人嘆為觀止的天象與太空探測新發現嗎?<2021年重要天象>與<2021年重要太空任務>提供了完整的資訊。2021年還是天文同好們最熟悉的梅西耶星雲星團表發表250週年,想知道這個星表的歷史與如何拍攝這些美麗天體嗎?本期特別規畫數篇專文介紹。<...

  • 電子書: NT$ 0

    今年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又是振奮的一年:諾貝爾物理學連續第2年頒給天文界。分別是潘洛斯從廣義相對論建立黑洞形成的理論;根策爾與蓋茲的團隊觀測並證明銀河系中心擁有超大質量的 黑洞。因此,黑洞這個看似強大又神秘的「天體」又成為話題焦點,你知道天文館展示場也有不少關於黑洞的介紹嗎?本期文章「解開黑洞奧秘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