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今日,我們是否又面對了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時刻呢?
從柏林圍牆倒塌到金融海嘯,迎著二十一世紀而來的是價值、規範的移轉與騷動。社會與人的處境,在在需要新的批判與探索。片段與跳躍的影像拼貼的現實之外,閱讀的緩慢就已經是一種方法與態度。而出版在人文主義中的角色,正是經由紙本印刷連貫知識、經驗與情感,在作者與讀者間邀約文藝復興人無聲的唱和。


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基於此理念於2010年5月由楊明敏與吳坤墉成立;最初藉由兩個翻譯的叢書:【在場】精神分析叢書以及【奪朱】社會政治批判叢書來引介法國的當代思潮。

隨著不同性質作品的出版,增加了本土創作以及其他語言翻譯等新叢書。如今無境文化的出版書籍以兩大系列區分:

【精神分析系列】總策劃/楊明敏

「客觀具體的外在現實,總是對應另一個場景,後者與個人主觀的經驗與看法息息相關。 我們稱這場景為無境,無境的處所,不是在世外桃源,而是在我們身處的社會;無境所發生的,不僅是社會的現實,也是我們內心的真實。而這一切發生在此時此刻(hic et nunc)精神分析的場景當中。 」

【人文批判系列】總策劃/吳坤墉

「自由的敵人是宰制。如果說對人的內在的宰制,其首惡是一言堂的規範與價值,那麼人對於人的宰制,其元兇就是墮落的國家。哲思必然的取徑因此是社會政治的批判。基於自由之多元性的原則,我們尤其應該樂見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惡紫之奪朱?!何不讓他萬紫千紅。」




聯絡資訊
Email:
edition.utopie@gmail.com

  • 電子書: NT$ 250

    ★漫遊無限網路空間,是什麼讓人流連忘返? ★失落中誕生的網路宅文化 ★防衛不再是心理操作,而是滑一下就可付諸的真實行動 ★網路之中,我們更近了,還是更遠了?

  • 電子書: NT$ 320

    ★費爾貝恩(1889-1964)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是英國獨立學派之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奠基者,對客體關係理論之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被譽為「客體關係理論之父」。 ★在費爾貝恩的理論中,「關係」始終是人類心理和經驗的中心,他認為原慾基本上在尋求關係,而不是如佛洛伊德所言,是尋求享樂滿足。 ★費爾貝恩...

  • 電子書: NT$ 150

    早在創作《悲慘世界》與《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之前,年輕的雨果發表於1829年的小說《死刑犯的最後一天》(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以純文學的方式來描繪圍繞著死刑所帶來的人性凌虐,就已使他成為法國文學界受人矚目的新銳。

  • 電子書: NT$ 150

    「我對父親的事情所知不多,其中一件就是: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想去看處決。他天還沒亮就起床,前往本市另一頭的刑場,此時刑場周圍已擠滿人潮。他從不曾告訴別人,他那天早上看見了些什麼。我母親只說,父親飛奔回家時,神色慌亂、也不答話,就在床上躺了下來;不一會兒,就翻過身,嘔吐了起來。他剛發現了,在漂亮的說辭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