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我不在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此時此刻我不在

  • 出版日期: 2008/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02.3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6732065
  • 字數: 104,099
紙本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售價:NT$ 14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僅限以下區域購買:台灣

購買領書額度

這小說先以德文寫成,自行中譯後,曾於台灣新聞報及聯合報系的北美世界日報分別連載數月;是一部在瑞士生活的台灣人,透過時空遠距漣漪不起的心緒,以沈重紛擾的文字,藉著兩地不同背景、人物、事件的穿插,帶出人類無法跳脫自我重複困境的無奈。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89

    馬來西亞的月球暗面 從此留住 沒有國籍的人 不被國家承認的魂 回不去的家園 被背叛的祖國 革命如何顛覆家庭/感情  性慾如何顛覆革命 歷史如何顛覆真實     碎紙屑如何顛覆歷史 膠林深處,馬共出沒──南洋華人的政教禁忌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 電子書: NT$ 100

    《最後文告》收錄〈最後文告〉、〈如何處決一名嬰兒〉、〈畫一張大白臉〉、〈中國盜賊史〉、〈冤枉啊,大人!〉、〈破城〉、〈無為一刀〉、〈要命時刻〉等八個短篇,寫作時間橫跨1983至1993年。

  • 電子書: NT$ 315

    亞洲週刊十大好書得主、馬華文學重要代表作家──黃錦樹,對原鄉、文字與書寫的悼逝之書! 邊緣身分可以讓人活得更警覺、更具反思性。 我的《刻背》同樣作為一本書,同樣作為中文現代主義未了的方案的一種實踐,關鍵詞卻是殘破、雜揉。向大馬的當下現實敞開,或者說,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讓它注定不完美。──黃錦樹 ...

  • 電子書: NT$ 336

    甘耀明突破《殺鬼》的溫柔之作 ◎ 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家與小說! ◎ 六年級作家中最重要、最受矚目,每次推出新作,總能引起注目的中生代作家。 ◎ 兩屆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得主甘耀明最新小說。 「走了多久?」 「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條河,六個山。」 這是動人的愛情故事,她為他蓋一間學校...

  • 電子書: NT$ 294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 電子書: NT$ 150

    本期專題直搗兩種勵志作者及其作品,分別是面向大眾者如Peter Su、肆一,以及「階級勵志偶像」如Paris Shih、個人意見。愛自己,何庸「女人迷」比手畫腳。 《臺北城裡妖魔跋扈》來挑戰秘密讀者,其中一位評論人給0.5分的理由,竟然讓作者表示敬意,究竟為什麼? 楊照嫌電子書缺乏時間感,只有電...

  • 電子書: NT$ 150

    其實鬼門開不開都無妨,我們都是彼此的魑魅魍魎,兩週年的《秘密讀者》陪你從台灣文學裡抓鬼,通靈甘耀明、簡媜和吳敏顯的作品。熊一蘋拿第一本書《超夢》來挑戰秘密讀者,到底有沒有比同名的神奇寶貝還厲害呢?快入手本期《秘密讀者》,然後就換你當鬼。  

  • 電子書: NT$ 150

    輕小說不輕薄! 巴代挑戰秘密讀者,逐段回覆! 揭開輕薄的「假象」,本期專題與你一起讀台灣的輕小說。《最後的女王》挑戰秘密讀者,巴代直接「回文」穿插在評論之間,熱鬧非凡。書評直接來戰《秘密讀者》精選輯,銳利觀點戳中肚臍,細心比對更有樂趣哦!  

  • 電子書: NT$ 150

    去年此時,《秘密讀者》的專題關注台文系所的建制;今年我們轉向中文系,嘗拆解「中」「文」系的神話。本月挑戰秘密讀者的恰好是出身中文系的楊婕,「宅女我愛羅」,評者如此下標,或許你也會在散文集《房間》裡找到共鳴的角落。我們的讀者也非常給力,出版不久的《禮讚1949》即迎來書評,底氣十足,還請一睹為快。 &...

  • 電子書: NT$ 150

    2015年年終,秘密讀者照例​做大專題回顧,這次我們專注於文學策展,或說從策展切入文學作品、展覽及其改編。密集轟炸的11篇專題文章加1篇書評,這是秘密讀者陪你跨的第三次年。  

  • 電子書: NT$ 150

    大選過後,聊聊「家族」和「認同」。當一個政黨訴求「五年級」的委屈、另一個政黨卻要大家想想孩子時,剛好可以來看看:作家們到底是聽話的好孩子,還是把自己的爸媽藏在暗處?為了政治立場在家裡吵翻的煩惱不是你才有,來看看這期「家族の暗面」專題,以及「挑戰秘密讀者」當中對張亦絢《永別書》的討論吧!誠摯歡迎你的「...

  • 電子書: NT$ 150

    從今年開始,每逢期數是「3的倍數」時,我們就會策劃一個比較龐大的專題,來提出台灣的文學圈裡,比較少思考的問題或者理論。本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所以這次的專題罕見地刊出了七篇文章的超大規模,從理論的基本介紹、重要書單的提出、國外的研究現況,一直到「這些理論可以怎麼介入台灣文學?」的評論實踐,呈現一套...

  • 詳細資訊

    這小說先以德文寫成,自行中譯後,曾於台灣新聞報及聯合報系的北美世界日報分別連載數月;是一部在瑞士生活的台灣人,透過時空遠距漣漪不起的心緒,以沈重紛擾的文字,藉著兩地不同背景、人物、事件的穿插,帶出人類無法跳脫自我重複困境的無奈。

    內容以愛情為包裝,串聯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1968年世界學潮影響下,蘇黎世的一場學生暴動為骨幹,探討古今中外,年輕人改造社會的熱情心火,雖遭現實境況抵擋澆滅,卻又暗地裡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故事。時間自1927至1968年跨越東西兩個世界,事件輪番穿插在台北、香港、倫敦及蘇黎世等四大城展現。結構上避免按照時序平舖,運用跳接方式,以東西兩方相關事件的連結帶出時空背景。

    當初寫作的動機是「不甘心」。中國大陸的任何風吹草動,中國到歐洲來的任何可取、不可取,似乎都被歐洲人視為珍寶,而台灣卻鮮少為人所知。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看到某個村裡小學的世界地圖上,中國東南部只見一片汪洋海域,台灣根本不存在!於是興起應該將台灣介紹給此地人知道的想法。後來在以德文創作過程中,自忖二二八是個很好的介入點,若直接以德文書寫,應當較方便將台灣介紹出去。考慮之後,卻又覺得光以台灣為主角可能不容易引起注意,因為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滄桑?後來得知1968年蘇黎世曾有一場小規模的學生暴動,於是認為,將兩個文化內涵、時代背景全然不同,發生動機卻又相似的事件加以結合,應該足以產生小說書寫所要求的對比與衝突。於是介紹台灣的動機便擴大成探討年輕人對所處社會環境不滿,意圖改造,以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爭等等的議題,並以愛情故事帶出每個世代年輕人所曾經重複,也必定會在現在與未來不斷重複,對美好新世界懷抱理想,卻又遭受打擊敗北,亦即,青春之美相對於殘酷現實的訊息。

    寫之前,我看了有關二二八的著作、慰安婦的報導,以及歌仔戲班的論文研究,並參觀美濃的鐘理和紀念館。瑞士方面,我在此地中央圖書館調閱了近四十年前蘇黎世火車站暴動的現場報導及當時的雜誌,翻閱了那個時代的服裝介紹,讀了由瑞士記者所寫有關1960年代整個世界政治背景的記錄;以電話訪談一位所謂「六八年代」的當事人,了解他的心路歷程;向當時和亞洲有生意來往者詢問二十世紀中期港台兩地的海運及歐亞空運航線;特別去看了蘇黎世火車站周遭,並以電話詢問蘇黎世市政府檔案室有關華僑在蘇城的情況…

    唐幻是故事中的女主角,我刻意把由她發聲的對話刪減得所剩無幾,又希望讀者讀後能像看完電影一般,整個腦海裡充塞女主角的形象與表情。亦即,讀者雖聽不到唐幻的聲音,她卻能像鬼魅般無時無刻不存在,伴隨在整個閱讀經驗裡。

    在文字處理上,我傾向將形容詞後的「的」,以及副詞後的「地」去掉不寫,以造成行文的緊密效果;甚至以標點符號引導讀者的閱讀速度,企圖在視覺對文字感受所產生情緒起伏之外,也以閱讀速度的控制,造成緊張或舒緩的生理狀況。

    總之,這是個花費過心思與投入許多時間與情緒書寫的故事,希望讀者會覺得「好看」,也或許有某些獲得。

    ----------顏敏如/2007

     

    媒體推薦

    《此時此刻我不在》在美國世界日報發表時,忍不住斷斷續續地每天追着看,一反我向不閱讀副刊上連載小說的習慣。小說內容豐富緊湊,可讀性高,一看便難撒手。閱讀過程中,我看到了作者潛伏的才華,直覺地感到作者有條件成為未來的大小說家。
    ---------旅美作家/趙淑俠

    作者把愛的故事寫成內在的純美,寫成普世之美,寫成愛與大自然和諧之美。這種美頂得住紅塵的干擾。她有著深厚的中西文化功底,有著良好的中西文學修養,駕馭中西小說技巧的能力更是令人歎羨。
    ---------旅俄作家/白嗣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