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 ─ 近代政治史的分水嶺,自此世界無法平靜!
或許你沒讀過他的書,但是你一定聽過這句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他就是《自由與權力》的作者—艾克頓勳爵。
出版後傳誦兩百年迄今不衰! 文學光采與史學成就同樣為後人稱誦。 那是在羅馬,1764年10月15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廢墟上沈思,忽然傳來神殿裡赤腳僧的晚禱聲,我的心中首度浮出寫作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 ──吉朋 《羅馬帝國衰亡史》上下縱橫一千三百年,洋洋灑灑六大冊,在吉朋的心裡,他想做的是...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國之興亡,必有會計| 任何一個精通國王帳冊的人 都會變得比國王更有力量! 梅迪奇家族的沒落、西班牙帝國的興亡、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美國獨立⋯⋯ 本書會讓你相信——會計師才是推動歷史的人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小紅帽的鄉土方言童話,如何打敗拿破崙法語霸權? 這是一個如同台語對抗國語、以語言追求認同,台灣人非常熟悉的故事! 從法蘭西理性主義的霸權,到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的反動 追求鄉土情感及認同的感性力量,如何推動中歐諸民族國家的興起?
歐洲史上第一豪門的金融帝國與致富機密 梅迪奇是中世紀歐洲豪門、文藝復興的金主, 資助教宗、王室,贊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 但他們的財富從何而來?
西方史學傳世精典,華文世界唯一譯本終於問世! 希臘政治家波利比烏斯(POLYBIUS)四十卷的《歷史》整個主旨在於回答:何以羅馬能在220-167B.C.年的五十三年間統一當時所知的世界! 波利比烏斯紀錄公元前三世紀及二世紀為羅馬帶來霸業的大事,呈現出第一部綜觀性的歷史。因為地中海世界就是在這時...
本書是劉仲敬「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品之一,從吳越、江淮民族的起源談起,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建構專屬吳越、江淮民族的歷史。 劉仲敬以「民族」為核心,重新解釋大一統的東亞帝國歷史,從而挑戰梁啟超當年發明的「中華民族」概念及以此為基礎的中國歷史建構。他認為,歐洲民族國家的歷史...
自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之後,「自由、平等、博愛」成了歐洲人普遍追求的價值,不但衝擊了各地封建階層政治社會體制,也激發了許多企圖打破現狀體制者的勇氣、激情與想像力。政治家與政治思想家都必須回應法國大革命提出的問題─誰是國家主權擁有者?誰能參政?如何組織人類社會的政治體?這不僅開啟了歐洲歷史的另一個新頁,而且影響所及遠遠超出歐陸板塊,自此世界無法平靜!
兩百多年來法國大革命一直是個史學的問題,不僅佔據了歐洲歷史研究的中心位置,其歷史功過與評價的爭辯論戰亦不曾停歇!從1789年巴士底獄的秋天開始,到1989年柏林圍牆的秋天,歐洲歷史,更確切地說歐洲政治都圍繞著「革命」軸心轉動。多少後代革命志士受其啟發:馬克思、列寧、托洛斯基、孫文、毛澤東等等,其影響所及不只是在贊成者與反對者之間,一心想置身事外者也無法脫離法國大革命之後的世界。
1889年,法國大肆歡慶共和主義勝利的大革命百周年後,艾克頓勳爵開始撰寫《法國大革命講稿》並進行講座。這份講稿係阿克頓勳爵擔任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之時,於1895至1899學年授課所用。1789至1795年間的法國大革命,是當時劍橋大學歷史學榮譽學位考試的特別科目之ㄧ,因此本書所談及的主要時間範圍便是在這段期間。
喜歡在殘書灰塵和破舊文獻史料中鑽研的艾克頓,以權威的姿態,將法國大革命史學的全部介紹給他的學生們。從許多方面看來,他的講稿是一份勤奮琢磨但企盼表達的學術總結,也是一段世紀的歷史-政治宣傳,同時也是在法國大革命研究被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掌握論述前就已經發表的講稿。
21世紀的今天,艾克頓的講稿讀來依舊充滿生命力與新鮮感,永遠是經典中的經典。這些講稿內容的重要性,不只是因為它們是過去一段重要的歷史,而是因為當面對許多利益衝突與眾多報告,這份講稿是一位歷史學家的見證,他相信我們可以評估歷史的可信度,並對過去的事件做出道德與政治上的評判。這些集結成冊的講稿內容應該要讓歷史系的大學生與研究生研讀。
作者介紹
約翰‧愛默里克‧愛德華‧達爾伯格-艾克頓
第一代艾克頓男爵(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1st Baron Acton,1834.1.10.-1902.6.19.),人們常簡稱艾克頓勳爵(Lord Acton)。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三一學院名譽成員。
艾克頓勳爵是19世紀英國知識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是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被當代的許多學者譽為「自由主義的預言家」、「歷史裁定者」。他擔任過下院議員,在曾四次當選的著名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任內,他產生過重要的政治影響。1885-1902年任劍橋大學近代史教授,主編《劍橋近代史》。作為歷史學家,他把歷史探索的客觀性與歷史性研究中的道德判斷結合起來;作為政治哲學家,他對個人自由以及促進與威脅個人自由的力量提出有力的分析,深刻影響了20世紀思想史。
譯者簡介
高望
理學碩士,南京大學本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現為武漢啟蒙編譯有限公司專職譯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