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考試離開窮鄉的大學生,分發回鄉下服務,心雖悶不得志,不料會與初戀的同學重逢。文革前後立場轉變,開放未及、人心還實在,是這樣的淳美但稍縱即逝的時代片隙,一段平實有味的愛情。
長安落玉坊出了個娘娘,成就了金玉聲名鵲起的坊主身分, 也讓她真正捲入宮廷政爭的一潭深水。 而慾望真能吞噬人心,昨日還是知己,今朝便能倒戈。 李妍一心奪嫡干政,卻因金玉、孟九、霍去病三人間的複雜糾葛而起了猜忌。 於此同時,漢朝對匈奴用兵仍頻,金玉竟從石舫的異常動作中, 發現九爺與西域諸國不尋...
我們不盡然是長篇小說,不盡然是短篇故事。 到頭來,我們是一部人生作品集。 美國獨立書商第1名選書 榮登《出版人週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島嶼書屋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 上面寫著:「沒有人是座孤島,一書一世界,一書一天堂。」 書店老闆A. J.將探索這句話的真義。
從小就是戲迷的章詒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且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傳統戲曲多年,她將自身的見聞與研究融鑄成一部中長篇小說,描述一個男旦的誕生與殞落,除了道盡此一藝術領域的巧妙與涵養外,身為男旦的辛酸苦楚、駭人聽聞之處亦在其中,令人讀之欷歔不已。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那曾是一個美好的年代,初初開禁的陽光下有著浪漫的人性和絕美的純情,而理想和激情都源自人的真誠和善良;雖然一切人事終將成影波而不復在。
然而這樣的懷舊是如此簡單樸素,在那被打開的歷史摺扇上,仍然還有風聲如怒。
自省城被分發回鄉下服務的雨波,曾是唯一考出窮鄉僻壤的大學生,帶著少許不得志心態回鄉,竟沒想到會再與少年時初戀的同學麗雯相遇。
在這段時間,兩人漸漸回溫的感情卻始終保持一份純情的矜持。
一個是還有雄心壯志尚在起步的青年,一個是只得續留當地守著老父的荳蔻,文革前後立場的轉變,時代的更迭,一場註定沒有結果的愛戀,卻是歷經人海滄桑後最悠遠的思念。
本書特色
✿ 曾獲台北書展大獎、獨立中文筆會寫作獎、中國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等,繼《門後的守望者》情詩集後,野夫娓娓道來一則愛情故事。
回憶於腦海沉潛數十載,野夫寫下了屬於他們這輩人的那段過往青春,權力、愛恨、理想和衝動都在野夫筆下悠悠晃晃的山水中漂動,淌溶成一片最初的人世情懷。
是對時代鉅變之感,也是對人情尚存之念。
作者簡介
野夫
男,土家族。1962年出生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縣最邊遠的小村。1968年上小學,1978年考進湖北民族學院中文系,同年開始詩歌創作。1980年創作長詩《為了歷史-致毛澤東同志》,1982年組織成立鄂西第一個詩歌社團「剝棗詩社」。1985年擔任湖北省青年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組建湖北省「後現代詩人沙龍」,出版詩集《狼之夜哭》。1988年分配到某省會公安局,1989年因為支持學生,公開宣佈退出警界。之後因為參與掩護民運人員及「洩露國家機密」,被捕判刑。1995年減刑出獄,到北京謀生成為民營書商和自由撰稿人。
自80年代開始創作以來,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論文,劇本等約一百多萬字。詩歌和散文收入多種選本。曾獲2006年「第三代詩人回顧展-傑出貢獻獎」、2009年「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2011年「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2012年「中國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2012年應荷蘭國家文學基金會邀請成為阿姆斯特丹駐市作家;2013受邀至德國科隆擔任駐市作家。
1980年代的青澀青年如今已到霜鬢中年;1980年代的初戀如今早已成為回憶的對象:它是那個年代過來人記憶深處的隱痛。詩人辛波絲卡有一個非常好的詩句,無限滄桑盡在其中:「我為將新歡視為初戀向舊愛致歉。」滄桑感是時間給予有心人的饋贈品。
--敬文東(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楊渡/作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