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重做大學生,我會發展一套有效的自學方法,這樣我才會成長一輩子,愈來愈充實。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我很想擴大我的知性能量,增強細心觀察人間諸事的能力。思考合乎邏輯而判斷與決定要果敢而正確。希望我能學得一套在諸事中找出深處脈絡的功夫,這將有助於我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 我要培養閱讀的習慣,而且擴大閱讀的範圍,包括專業以外的書。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我會很虛心地學習別人。我會小心選擇周遭的典範,像一塊渴望吸水的海綿一般向典範學習。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我會學好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我會學好言行一致的勇氣以及抵得住寂寞的功夫,不會人云我云而同流合污。
這段期間,我所接觸到的朋友 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也就是很深的失落、很重的創傷。 這本書《豐盛》是為了這樣的朋友而寫 倒不是為了在順境中還期待 更多財富、名氣、地位、享樂的人 你我即使落在這個充滿煩惱和痛苦的人間 一樣可以瞥見生命帶來的完美、寧靜和歡喜。
作者混入快樂課程、潛入幸福企業、拜訪樣板化的宗教社區,再從觀察孩子的教養、社群媒體的邪惡,到最新的正向心理學,一一破解當代最火紅又昂貴的「快樂產業」的騙局。
全球女性站出來,甩掉13壞習慣! 玻璃心換鑽石心,撞破玻璃天花板! 國際暢銷書《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作者艾美・莫林 事業╳家庭╳社交 給奮鬥女子的全方位解析與暖心陪伴 拆除13道性別的心鎖,一起練習讓自己和世界不一樣
楊定一博士:「透過當下,我們才能充分活在每一個體的瞬間。」 活在「這裡!現在!」, 臣服這個瞬間所帶來的各種變化, 就是活出全部的你。 把全部的你找回來,是這一生最寶貴的一堂功課, 讓我們從一個快節奏、忙碌而瘋狂的世界裡,自己走出來。
★作者為資深人物記者,在本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台灣在地的金智英。 ★本書回應近年台灣對女性成長議題的關注。透過真人真事的採訪,從女人們的掙扎、覺醒與改變,引人思考婚姻暴力、外遇婚變、原生家庭制約,以及社會對女性與母職的偏見等議題。
~暢銷100餘年,「人生哲學之父」詹姆斯.艾倫滿譽全球之作~ 思想造就格局X格局決定結局 365則成功心法,一日一則正能量真理 ★啟發戴爾.卡內基、拿破崙.希爾等勵志大師的絕世之作
「你這一生點點滴滴的創傷,也就是你這一生的貴人。這位創傷的貴人,會為你帶來最高的恩典。它是透過你眼前沒辦法忍受的狀況,透過生死,非逼你進入永恆、超越生死不可。」──楊定一 這本《必要的創傷》是為了想幫助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創傷的朋友而寫。
知名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以細膩溫柔的散文心念,敘說在診療室裡遇見的青少年及他們的內心世界。 書中遇到的每個孩子,沒有想當然耳的歡樂年華,代之以憤怒、逃避、不安、茫然…失溫的青春靈魂,被迫暫時停工。作者並沒有用罐頭解答或勵志小語結束每個問題,而是用溫柔的文字紀錄著孩子的困頓與父母的焦慮,這...
台灣的大專學生與外國學生相較,有成熟緩慢而延後的現象。本書作者認為該現象產生的因素,多半緣於青年人不知為誰而讀、為誰而工作、為誰而活。
本書十封信:
1. 愛因斯坦、倫琴與聯想力
2. 學習外語的訣竅
3.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唯一途徑
4. 象形文字的現代問題
5. 智識分子與知識分子
6. 研究不是專業名詞,是生活的態度
7. 為什麼要求學?
8. 勇於提出合理建議,社會才會進步
9. 你的典範是誰?
10. 如果我重做大學生,非常切中上述現象,也提供了思考與解決的脈絡,適合所有青年學子,為人父母、師表者,甚至一般人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黃崑巖
美國華盛頓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博士。曾任美國海軍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上海醫科大學榮譽教授、台大醫學院客座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及教授、台灣數所大學通識教育講座、Project HOPE(美國霍浦基金會)顧問、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臨床組組主任)。
現任全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主任委員、台灣杏林人文發展協會理事長、遊說台灣加入WHO之NGO團長、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委、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教育部顧問。他非常關心國內醫學及一般教育的人文內涵,2004年2月總統候選人辯論時,曾以「何謂教養?」問題引起大家省思。
著作有專業性醫學書籍、《莫札特與凱子外交》、《外星人與井底蛙》、《醫眼看人間》、《醫師不是天使》、《SARS的生聚教訓》、《黃崑巖醫師談生命省思──生死關頭見豁達》、《黃崑巖談人生這堂課》、《黃崑巖談教養》(聯經)、《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聯經)。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