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許多NGO和非營利組織,服務社會,倡導理念,是解嚴後台灣社會能量匯聚的重要方式。這些組織在社會科學當中,通常歸為「第三部門」。本書作者群分別報告第三部門組織的緣起與實績,幫助你快速了解台灣第三部門發展,再也不會搞錯議題跟團體的關係,堪稱重要的入門資料。
《風光臺灣》出版於日治時代昭和十四年(1939),由當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發行的一本寫真帖,書裡收錄了約90張臺灣風景人文照片。 這是一本為促進觀光而發行的臺灣風景寫真集,目標市場則是日本內地的民眾,希望藉由寫真帖的宣傳,以吸引日本本土的遊客前來臺灣觀光。
刻板印象常認為:臺語流行歌曲帶有濃濃演歌味,是因為曾受到日本統治與文化的影響;實際答案卻並非「是」或「否」這麼單純。《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正以此為問題意識,重新檢視一九三○至七○年代間臺語流行歌曲發展、變遷的軌跡。作者陳培豐從歌唱技巧、歌詞等面向剖析各斷代間膾炙人口的歌曲,指出我們所...
本書考察戰後至1950年代,本地與外來企業於戰後臺灣發展初期的草創過程,從經濟復興到自立階段,本地與外資企業的歷史源流與營運實態。
「碰到『要錢還是要命』的政府,為什麼我就要趕快把錢送上?」 本書收錄梭羅最具影響力的兩篇演講〈公民不服從〉與〈沒有原則的生活〉,為梭羅逝世150週年紀念全新中譯本,帶你重新認識近代史上最叛逆的靈魂。
如果說,中環是香港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城市中心,上環就是香港華人社會大展鴻圖的地方。原來,中環曾經有共濟會的會所、孫中山先生並不是第一個在香港密謀革命的人、上環南北行有香蕉、蘋果和橙賣,就是沒有西瓜賣!
1980年以來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
要完整30多年來的台灣社會變遷、發展全史,就絕不可遺漏第三部門發展史!
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白秀雄(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官有垣(中正大學教授、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理事長)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徐世榮(政治大學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蔡英文(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等人聯合推薦!
在這第一冊的14段歷史當中,記錄了14個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史,其中又可再細分為三大類型:倡導型(勞工陣線、主婦聯盟、澄社、民間司改會)、服務型(家扶基金會、基督教青年會、賽珍珠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集團、創世基金會集團、心路基金會、善牧基金會)、社區型(嘉邑行善團、新港文教基金會)。本書希望透過第三部門史去貫穿、連結透視台灣整體的政經文化、住民、政黨、學術、階級轉型、社會福利及社會運動史,讓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得以全紀錄。
政權(第一部門)會輪替,企業(第二部門)會倒閉,民間(第三部門)最永續。第三部門才是永續台灣與永續地球的燈塔。—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台灣第三部門自1980年代蓬勃發展,在直接服務扮演主要角色,更在倡議、監督、制衡、整合、維護價值及公共利益努力,形塑公民社會,至為精彩。蕭教授能推動將這些史料集結出書,確實頗具深意。—白秀雄 |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台灣的第三部門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書中你將可看到他們如何在匱乏中堅持使命,關懷弱勢族群、改造台灣,成為發展中的臺灣最不可或缺的力量。—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美好的國度必須擁有成熟的公民社會,而非政府組織即公民社會的主幹。本書敘述臺灣重要NGO的歷史,其價值及重要性不言可喻!—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巨流圖書有限公司成立於西元一九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