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世紀以來,莎士比亞戲劇的舞台演出以及詮釋注疏,見證了各個時代的劇場風尚和文學品味;每一種理論、每一個學派,無論是滾滾長江或是涓涓細流,都各自挾帶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洞見與偏見,同奔莎士比亞研究的浩瀚大海;「莎士比亞工業」早已成形。
2022-2023年邁入第6屆的「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甫於4月28日正式公告第6屆得獎作品,首獎由來自中國大陸河南的劇作家秦旭,以其作品《水》奪得;香港劇作家李智達所創作的《別擔心我在這裡》獲頒貳獎;獲得參獎的則是來自臺灣高雄的劇作家郭家瑋的《陳文成的證明題》。
《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煩惱》(另譯:《無事生非》),名列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另一齣為《第十二夜》或《暴風雨》)。其中《仲夏夜之夢》是莎劇最受歡迎、演出最多的喜劇,富有幻想色彩與浪漫情調,劇本裡的夏夜森林、精靈魔法等,讓全劇充滿歡娛氣息。相較於《仲夏夜之夢》的熱鬧逗趣、《無事煩惱》的風趣...
三十年前,台灣剛解嚴的那個純樸年代,就讀台中保守教會學校的阿漢,在高二夏天的泳池邊遇見了狂放不羈的轉學生Birdy,從此他的世界不再壓抑與一成不變,而是充滿了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飢渴。Birdy總是似有若無地撩動他的情緒,然而就在他愈發確定自己對Birdy的感情時,學校開始招收女生,Birdy的注意...
朱生豪大學畢業,在世界書局工作後,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I935年動工,次年8月,完成的第一部莎劇,即是《暴風雨》。他預估全集約一百八十萬字,在兩年內譯完。孰料中日戰爭爆發,為躲砲火,輾轉流離,譯稿或毀於烽火,或在逃難中遺失。在困境中,朱生豪翻譯不輟,無奈天不假年,1944年12月26日病逝,...
莎士比亞中期的創作,以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最為知名。四大悲劇討論人類的性格缺陷所導致的不幸。《哈姆雷特》即《漢姆萊脫》,是四大悲劇最早完成的創作,其悲劇的形成,肇因於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點。劇中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
一刀未剪,說出電影來不及說的故事! 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完整鋪陳《寄生上流》的細膩轉折, 抽絲剝繭看2019第一神片,奉俊昊最完整的創意呈現
「這是一部為站在生命盡頭、頂峰或起跑點的所有人而寫的應援故事。」 ** **──四度榮獲百想藝術大獎的韓劇作家 盧熙京 高收視率高品質,2022年最動人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 完整呈現人生劇創造者盧熙京的說故事魅力 以單元劇手法,呈現濟州島蔚藍村的多重面貌 聯手14位重量級演員,寫...
看《人選之人─造浪者》主創團隊 如何將概念與經驗化為文字與影像 戲內在選戰造浪,戲外給社會帶來進步力量 定稿劇本與細節設定、編劇心法、角色介紹、演員導演製作人深度訪談 透過劇本重溫感動 ◆ 深入幕後探索思考
四個世紀以來,莎士比亞戲劇的舞台演出以及詮釋注疏,見證了各個時代的劇場風尚和文學品味;每一種理論、每一個學派,無論是滾滾長江或是涓涓細流,都各自挾帶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洞見與偏見,同奔莎士比亞研究的浩瀚大海;「莎士比亞工業」早已成形。
在莎士比亞三十多齣劇本中,《哈姆雷》一劇情文並茂,最受青睞。表面上,羶色腥作品的主要成分一應俱全:鬼魂、謀殺、懸疑、政治、權術、亂倫、情愛、復仇、間諜、瘋癲、武打……。而在更深層處,它所探討的人生種種:生與死、善與惡、真與假、復仇與寬恕、天命與人力……又都是亙古以來哲人企圖尋求答案的問題。
劇中人物範圍廣闊,上自國王、廷臣,下至演員、掘墓人;主線哈姆雷的復仇故事以外另設多條副線,大戲之中涵括多個小戲,不僅結構多元,語言層次更是複雜。而在莎士比亞筆下,各個角色、各式情緒、各種場景的描繪無不入木三分。無怪乎《哈姆雷》是文壇最大的市集:貨色齊全,都有保單和商標。
這本新譯《哈姆雷》字斟句酌,特別注重語言和戲劇的密切關係,力求保持原作多采多姿的風貌。書中〈緒論〉引經據典,詳實可靠,文字深入淺出,適合研究參考,更是本劇的最佳導讀。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莎士比亞,俗稱莎翁,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傳世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等。
他早期的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1600年之後,創作了主要的悲劇,包括著名的《哈姆雷》、《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後期作品轉為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並與其他劇作家合作。
莎士比亞在世時被尊稱為詩人和劇作家,到了19世紀,因為浪漫主義作家的推崇,聲望到達顛峰,迄今不衰。如今莎士比亞的作品依舊廣受歡迎,跨越時空與文化,在全世界不同國家以不同形式和語言演出。
譯注者簡介
彭鏡禧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研修。歷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臺大外文系主任、戲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特聘教授。現為臺大名譽教授、輔仁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筆會會長。研究領域為莎士比亞、文學翻譯、跨文化研究;編著譯作品四十餘種,包括莎劇《哈姆雷》(Hamlet)、《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量.度》(Measure for Measure)、《李爾王》(King Lear)。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