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帶領台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
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合作與反思
《學運世代》全新增訂版
完整收錄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陳為廷 專訪文章
特別收錄 野百合學運領袖 范雲
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十三篇文章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
相隔二十四年,1990年與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學運後,
兩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
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超級有用……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研究計畫,包括編寫和測試你的研究問題。不僅有閱讀樂趣並具有實用性。 」 ──普利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 上市三天即登上amazon工具書類第一名 踏出論文研究計畫的第一步 讀完本書,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報告和論文就會比他人更出色...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 《21世紀的21堂課》全新修訂改版!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只是回顧八○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全新增訂的《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更加入太陽花世代的人物訪談。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合作,他們已經為台灣社會散發出益加灼熱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野百合學運的認知圖騰。而二十四年後,遍地綻放的「太陽花」則開出截然不同的成果與感動。野百合世代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四年的生命歷程?又如何看待太陽花世代的崛起?且讓我們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兩個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每個世代,各有各的機緣,歷史會慷慨的為他們打開門扉,但在他們進入之後,歷史的面孔即會變得嚴酷,它會用篩子揀選與淘汰。一個世代是否能造就一個時代,它已超出機緣之外。
當今所謂的「學運世代」,我多半熟識。他們成長於台灣歷史轉折的時刻,政治與社會的重組,給了他們無比幸運的機緣。而今十多年匆匆而過,他們已到了後青年與前中年的尷尬階段。而這種尷尬不只在年齡而已,也在於歷史轉折後所產生的新條件。在眾聲喧嘩,昔日的反對派已變成新御用,而理想也在主客易位後變得無枝可棲的這個時刻,何止他們尷尬,我們每個人不也都同樣的開始渾噩起來。
而我不會歌頌學運世代,也不願用刻薄的「一代不如一代」加以詆譭。他們正在走他們未了之路。他們必須趕在幕落之前來自我證明,這無關乎哪個人官做得最大,而在於是否能讓台灣更加的向上提升。而我相信,一定會有人不虛此生。──南方朔
八○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啟動民主化和各類社會運動上揚的黃金十年,在那十年裡,我們目睹一群可以稱之為「學運世代」的改革派大學生被造就出來。他們是台灣民主潮流的產物,也是挺向此一潮流的年輕先鋒。時代不會忘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忘了那個時代。
讀了書中四十二位那個世代人物的小故事之後,我更肯定了我當年對他們的觀察和分析,以及對他們所展現集體求變理想和行動的支持。
我有幸曾與不少學運世代的年輕人一齊走過民主抗爭的歲月,如今眼看台灣新生民主已在茁壯之中,不禁心感安慰,知道他們如今已各奔前程,更油生祝福之情。」──蕭新煌
作者簡介
何榮幸
1966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學生時代曾任《台大法言》等多份刊物總編輯、台大學代大會首任議長、創立「傳真社」並兼任社長與總編輯。
1991年進入新聞界,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組長、《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兼調查採訪室主任,現任《天下雜誌》總主筆兼「獨立評論@天下」網站主編。
長期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創會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曾獲曾虛白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獎)等獎項。2006年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第一屆「傑出記者駐所講座」,現任台大新研所榮譽講座/兼任實務教師。
著有《學運世代》、《媒體突圍》、《彳亍躓頓七十年》,合著《我的小革命》系列、《不只是林書豪》;策劃《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等書。
平路 作家
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柳林瑋 沃草創辦人
陳為廷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張鐵志 《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