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4/07/2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60188
  • 字數: 153,456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兩場帶領台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
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合作與反思

《學運世代》全新增訂版
完整收錄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陳為廷  專訪文章
特別收錄 野百合學運領袖 范雲
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十三篇文章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
相隔二十四年,1990年與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學運後,
兩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
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 電子書: NT$ 266

    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中央銀行脫不了關係? 全面解析神祕面紗底下的中央銀行, 瞭解央行政策究竟對臺灣經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 電子書: NT$ 294

    ★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 電子書: NT$ 273

    「超級有用……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研究計畫,包括編寫和測試你的研究問題。不僅有閱讀樂趣並具有實用性。 」 ──普利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 上市三天即登上amazon工具書類第一名 踏出論文研究計畫的第一步 讀完本書,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報告和論文就會比他人更出色...

  • 電子書: NT$ 450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 《21世紀的21堂課》全新修訂改版!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

  • 電子書: NT$ 476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 電子書: NT$ 265

    劉曉波本來是個詩人和美學家,卻被迫成為人權活動家和異議知識分子的領袖。本書作者余杰是劉曉波這十餘年來最親密的朋友和助手之一,書中細膩記錄劉曉波求學過程、愛情故事、參與人權活動始末,更旁及他的政治理念及以和平手段爭取人權的理想,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劉曉波傳記。

  • 電子書: NT$ 298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有人生氣朋友說謊,卻全盤相信政客的謊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刊物《情報研究》推薦★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拆解虛實交雜之現世的爭議之作 沒有信任,人類生活幾乎不可能存在——

  • 特價 電子書: NT$ 340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 電子書: NT$ 364

    此譯本譯自1999年牛津大學出版之版本,該版本係譯自初版《夢的解析》。佛洛伊德後期受到部分人士影響,開始認為夢境十分依賴符號,而這些符號意義至少有一部分獨立於其所處的脈絡。初版《夢的解析》呈現出佛洛伊德原始對於夢的理論的思考,及其對夢中意象更靈活、更敏感的詮釋。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電子書: NT$ 182

    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 詳細資訊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只是回顧八○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全新增訂的《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更加入太陽花世代的人物訪談。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合作,他們已經為台灣社會散發出益加灼熱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野百合學運的認知圖騰。而二十四年後,遍地綻放的「太陽花」則開出截然不同的成果與感動。野百合世代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四年的生命歷程?又如何看待太陽花世代的崛起?且讓我們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兩個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每個世代,各有各的機緣,歷史會慷慨的為他們打開門扉,但在他們進入之後,歷史的面孔即會變得嚴酷,它會用篩子揀選與淘汰。一個世代是否能造就一個時代,它已超出機緣之外。

    當今所謂的「學運世代」,我多半熟識。他們成長於台灣歷史轉折的時刻,政治與社會的重組,給了他們無比幸運的機緣。而今十多年匆匆而過,他們已到了後青年與前中年的尷尬階段。而這種尷尬不只在年齡而已,也在於歷史轉折後所產生的新條件。在眾聲喧嘩,昔日的反對派已變成新御用,而理想也在主客易位後變得無枝可棲的這個時刻,何止他們尷尬,我們每個人不也都同樣的開始渾噩起來。

    而我不會歌頌學運世代,也不願用刻薄的「一代不如一代」加以詆譭。他們正在走他們未了之路。他們必須趕在幕落之前來自我證明,這無關乎哪個人官做得最大,而在於是否能讓台灣更加的向上提升。而我相信,一定會有人不虛此生。──南方朔

    八○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啟動民主化和各類社會運動上揚的黃金十年,在那十年裡,我們目睹一群可以稱之為「學運世代」的改革派大學生被造就出來。他們是台灣民主潮流的產物,也是挺向此一潮流的年輕先鋒。時代不會忘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忘了那個時代。

    讀了書中四十二位那個世代人物的小故事之後,我更肯定了我當年對他們的觀察和分析,以及對他們所展現集體求變理想和行動的支持。

    我有幸曾與不少學運世代的年輕人一齊走過民主抗爭的歲月,如今眼看台灣新生民主已在茁壯之中,不禁心感安慰,知道他們如今已各奔前程,更油生祝福之情。」──蕭新煌
     

    作者簡介

    何榮幸   

    1966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學生時代曾任《台大法言》等多份刊物總編輯、台大學代大會首任議長、創立「傳真社」並兼任社長與總編輯。

    1991年進入新聞界,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組長、《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兼調查採訪室主任,現任《天下雜誌》總主筆兼「獨立評論@天下」網站主編。

    長期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創會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曾獲曾虛白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獎)等獎項。2006年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第一屆「傑出記者駐所講座」,現任台大新研所榮譽講座/兼任實務教師。

    著有《學運世代》、《媒體突圍》、《彳亍躓頓七十年》,合著《我的小革命》系列、《不只是林書豪》;策劃《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等書。

    媒體推薦

    平路  作家
    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柳林瑋 沃草創辦人
    陳為廷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張鐵志 《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4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