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在時間的漫長河流中只不過是一個點滴、一瞬間而已。歷史本來就是故事,研究歷史的人努力釐清歷史事實的真相,追尋人物的功過,並且把故事說出來。
本書包括兩部分:一部份是試圖以通俗的方式,寫出十至十二世紀中國的幾個瞬間發生的故事。另一部份是人物和史事的討論和考證。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人氣作家吳政緯,藉由珍貴的古地圖以及使臣日記,帶你看見不一樣的東亞! 16-18世紀,曾有那麼一群朝鮮使者, 他們穿越中韓邊境,交流白銀與布疋, 更透過當時的中國,掌握天下知識的核心。 他們是朝鮮的眼睛,站在這裡,眺望世界。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在時間的漫長河流中只不過是一個點滴、一瞬間而已。歷史本來就是故事,研究歷史的人努力釐清歷史事實的真相,追尋人物的功過,並且把故事說出來。
本書包括兩部分:一部份是試圖以通俗的方式,寫出十至十二世紀中國的幾個瞬間發生的故事。另一部份是人物和史事的討論和考證。
作者簡介
陶晉生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Indiana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先後從姚從吾、鄧嗣禹先生習宋遼金元史與東亞史。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東吳大學、美國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Arizona及香港中文大學。著作有《女真史論》、《宋遼關係史研究》、《北宋士族》、《歷史的瞬間》等。民國79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