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工作者案頭必備參考工具書
《經濟學人》曾經這麼說:「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他提出的「分權」、「目標管理」、「知識工作者」、「後資本主義社會」、「利潤中心」等重要的管理概念,60 年後重讀依然歷久彌新。
原文書特色
★現代管理學之父 60 年經典選粹
★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每天都有人在讀杜拉克、談杜拉克,從杜拉克留下的著作和語錄當中,尋求支持與靈感。 你是否也是如此? 即使你沒有認真讀過杜拉克,肯定聽過杜拉克,因為他代表的是現代人必修的管理學分。 原文書特色 ★《圖書館期刊》、《哈佛商業評論》等好評推薦 ★《書評書目》、《科克斯書評》等好評推薦
10大黑科技 改變全世界 科技發展不斷顛覆各行各業,也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家訂定了新的競爭規則。《財訊》獨家針對120位產官學界人士進行調查,選出十大即將為全世界帶來巨變的新科技。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誰能搶先掌握科技趨勢,誰就能掌握先機。
垃圾堆裡的隱形冠軍 用炸雞排廢油開飛機!142兆再生商機「大腦」在台灣 一罐奇特瓶裝水,藏材料世紀變革 日本可口可樂、雀巢、惠普為何都來台求援? 公開!全台再生材料廠黃金名單 全球首台AI廢油回收機、美妝巨頭再生瓶夥伴 綠建材現身沙國新未來城、廢漁網眼鏡推手
練習變幸福 台灣人鬱卒創新高,你需要前進的力量 主持天后歐普拉、哈佛名師傳授 4個刻意打造「幸福支柱」的轉運故事 《情緒勒索》作家周慕姿、義大醫院院長、25年大牌記者、傳奇建築師 快樂類型測驗〉你是啦啦隊長或科學狂人 5方法自癒〉擺脫人生裡的「我不配」、「軟柿子情結」
台積電.英特爾 決戰AI 2月21日,英特爾在舊金山發表專為AI設計的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3天後,台積電位於日本的熊本廠開幕,半導體雙雄同時聚焦AI,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地緣政治的角力。 英特爾和台積電雖相互競爭,但也彼此合作。相同陣營裡,新競合時代的開始,將牽動未來供應鏈的勢力消長,值得投資人密切...
10 個從無到有的創新觀念 今日太多企業認為創新的本質,就是想出更好的臉書、更新更好的微軟,或是微調並最佳化原有的業務線。但那些都不是創新。 真正的創新意味著從無到有──創造出從來沒有人見過、全新,而且可能有點奇怪的東西。 原文書特色 ★《經濟學人》、《富比士》、臉書執行長 Mark Zucker...
最敢消費的享世代,引爆「最後一分鐘」 兆元商機 這群人正在改變台灣的消費市場!他們是位於25至35歲、約350萬的「享」世代,有七成五未婚、單身,是史上消費行為最獨特的族群。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憑什麼夯 嘉義貧農之子梁見後圓「美國夢」,拚出1.5兆市值伺服器王國 速度至上,組梁家兄弟供應鏈,大弟梁見發開會遲到30秒被罰站 爭議黑歷史,財報遲交、不實,曾遭美國證交會摘牌罰款 投資12年的華爾街鐵粉最新持股動向,高純度美超微概念股、基金解析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別再為了Excel加班! 求學時為了一窺職場真面目,我特意申請大型企業的實習機會,企圖體驗上班族生活。工作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在一個短短的暑假,主管教會了我一項至今受用無窮的硬技能:Excel。我一開始按照主管交代的做法,拉表格、輸入公式、統整銷售數據。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進到其他公司後才發現...
【拒絕自滿的 4 個行動】 領導人的不安逸練習 當員工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工作,當團隊永遠從去年的計劃出發,小心,公司已經悄悄滋生了自負與安逸的心態。
洞悉成敗、總結經驗、提煉智慧 復盤的技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用在工作上,復盤是檢討過去表現,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道理淺顯易懂,卻少有人執行。試想:你有多久沒回顧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狀況...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礙?跨越摩擦力的三大陷阱,才能讓對的事情更容易做到,讓錯的事情更不可能發生!
招財金龍股 賺不停好公司 龍年投資穩中求勝,從優質好公司下手選股,才能築起護城河。特蒐10年來台股賺最大、配最多的好公司,並篩出今年營收可續強或逆轉勝的明星股,龍年投資賺不停。
推翻效率迷思,人生更有餘裕 反轉時間管理 你是會寫每日待辦清單、安排行事曆的人嗎?你覺得這麼做,會讓你更有效率嗎? 即便大多數工作者都試著「管理」時間,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就算精密計算時間、完成更多的事,卻失去了充實的人際關係、內心平靜與生活平衡,甚至感受不到自信與快樂。 ...
值得一再複習的彼得.杜拉克
《經濟學人》曾經這麼說:「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 他提出的「分權」、「目標管理」、「知識工作者」、「後資本主義社會」、「利潤中心」等重要的管理概念,60 年後重讀依然歷久彌新。
杜拉克本人一點都不喜歡大師的封號。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師,並且形容自己是一名「社會生態學家」,透過他的觀察和分析,發掘人類自我組織和互動的方式。
1954 年 11 月 6 日,杜拉克「發明」了管理學。他在那天出版了《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或譯為《管理的實踐》),成為「第一本」將管理視為整體的管理書籍,奠定了他大師級的不朽地位。
究竟該從哪一本開始閱讀杜拉克?
杜拉克一生著書和授課未曾間斷,直到 94 歲高齡仍完成他的第 35 本著作《21 世紀的管理挑戰》。奇異電器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曾表示:「1981 年,我整合奇異電器的第一個核心思想來自彼得.拉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對杜拉克推崇備至。今天許多大家習以為常的概念,如目標管理、顧客導向、企業願景、扁平組織、後資本主義社會等等,都是杜拉克率先提出並定義的。但許多人最苦惱的卻是不知從哪本書開始閱讀杜拉克。
身為杜拉克日文版翻譯及編輯長達 30 年的上田惇生,首先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上田在日本管理學界有傑出的貢獻,杜拉克本人甚至覺得上田比他自己更熟悉這些著作。因此,上田開始重讀杜拉克全部著作,挑選出最適當的章節重新整合,從個人、管理和社會 3 個面向,彙編成 3 冊共計 57 章的套書。2000 年在日本發行時大獲好評。台灣、中國及韓國,阿根廷、 墨西哥及巴西也相繼出版。
在美國 HarperCollins 出版公司的 Cass Canfield Jr 同樣擔任杜拉克的編輯超過 30 年,同樣覺得需要把杜拉克 60 年來有關管理的著述截取精華,彙編成人人可讀的讀本。與日本版訴求的重點不同的是,為了符合更廣大讀者的需求,美國版濃縮成一本 26 章、完整介紹管理的基本原則和關注重點,問題、挑戰和機會的專著。
管理學之父的人文關懷
作為首位提出「管理學」概念的人,你很難找到比杜拉克更能引領時代的思考者:他早在1950 年代初期就預言電腦的重要性,1960 年代也預見日本將崛起為經濟大國;20 年後,又是他首先警告這個國家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貨膨脹;1990 年代,再次率先闡釋了「知識經濟」。
擁有如此卓越洞察力,與一般管理學家相比,杜拉克最出眾、最可貴之處卻在於他始終秉承人本主義哲學理念,充滿深切的人文關懷。如果你仔細閱讀,不難察覺杜拉克已經把「管理」 從一種「企業經營概念」的定義跳脫出來,成為一種更廣義、更貼近每個人的科學。
這也就難怪杜拉克的著作不只吸引企業界人士。他的管理哲學也被許許多多人──特別是他提出並定義的「知識工作者」──奉為自我管理的圭臬。如果你不知道從哪本書開始閱讀杜拉克,或是想再重新複習杜拉克,那麼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作家、教師、顧問、哲學家,是現代管理學的開創者與奠基者,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之譽。作品被譯成30多種語言,散布130多個國家。擁有公共和國際法學博士學位,曾任報社記者、經濟學家、教師、《華爾街日報》主筆、紐約大學商學研究院教授、加州克萊蒙特研究院社會科學教授。因為在管理學界的卓越貢獻,在2002年獲得美國布希總統頒發總統自由勳章。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