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克果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開創19世紀思潮,引領20世紀論辨
《誘惑者日記》是他的作品中唯一近乎小說體裁的寫作,
一部媲美《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愛情美學,品嘗精妙絕倫的文筆
齊克果在本書中巧妙安排了一段「無意間」發現友人日記的橋段,帶領讀者偷窺一段情愛追逐的戲碼,免除了窒人的道德包袱,看那誘惑女子的男人時而狂放激情、時而徹底臣服,但總是堅持愛情的美學。
★韓國書店員票選「2022年度之書」★ 一部如涓涓細流般的小說, 竟觸動了200,000名讀者的心! 在休南洞有一間小書店, 當你踏入這家書店的那一刻, 你將過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Readmoo讀者獨家試讀心得
現象級暢銷小說、百萬讀者認證的療癒故事── ★ 系列雙書銷量破百萬冊,啟發韓國書市年度關鍵字「夢」 ★ 首作榮登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暢銷冠軍 ★ 衝擊暢銷榜熱度超越第一集,空降紙本、電書冠軍 ★ 中文版獨家收錄: 1. 夢境幸福密語紫印扉頁圖 2. 全彩夢鎮地圖 3. 作者手寫...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一部能撼動社會、改變法律的小說 台北書展注目作家孔枝泳 電影原著《熔爐》出版10週年紀念 「《熔爐》讓我們絕不能忘記:血淋淋地挖掘這個時代企圖視而不見的謊言與暴力,是不該遺忘的信念。」——韓文版100刷紀念詞 「我描寫的是99%的人如何被1%的人欺負。」——孔枝泳
在滿目的荒蕪中, 唯一不變的,是她孤注一擲的愛情。 張愛玲: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 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 | 淚水永遠不可能沾濕電子郵件 | | 一封封關於懊悔、繋絆,及夢想的人生信簡 訴說著愛的刻不容緩 「如果已經沒人想寫信,這世界還需要郵差嗎?」 在可愛的西班牙小鎮波韋尼爾,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壞消息而起了波瀾。因郵件日漸稀少,郵局面臨即將關閉的命運,而唯一的女郵差莎拉還得獨自撫養...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愛情,說穿了就是一條誘惑的道路,
而在誘惑這門藝術上,奧妙太多太多!
齊克果在本書中巧妙安排了一段「無意間」發現友人日記的橋段,帶領讀者偷窺一段情愛追逐的戲碼,免除了窒人的道德包袱,看那誘惑女子的男人時而狂放激情、時而徹底臣服,但總是堅持愛情的美學。
關於純真,誘惑者說:
女孩在街角露出的笑靨,值得花上百來元;若只是在宴會上與她們牽個手,連十元都嫌多。
關於愛人,誘惑者說:
只愛一個女孩未免狹隘,每個女孩都愛又勢必膚淺。理解自己、盡力去愛,每一段愛都能得到獨有的養分和滋潤,而意識廣闊地擁抱她們全部──這就是享樂,是生命。
關於婚約,誘惑者說:
沒有訂婚不代表沒有心上人,訂了婚也不代表對方就在心上。
關於結束,誘惑者說:
每一段感情關係都要細細品味,直到能夠輕鬆地在心中找回當時的所有美好。
齊克果一生皆無法擺脫憂鬱,常借筆墨宣洩情感和際遇。主要著作《非此即彼》正是在講述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難以決定任何事,每當他決定要怎麼做時,另一個做法看起來就似乎才是對的。《誘惑者日記》則是《非此即彼》中最動人的部分,也是齊克果作品中唯一近乎小說體裁的寫作。
主角約翰尼斯是一位審美主義的典型人物,當他邂逅青春洋溢的少女寇迪莉婭,便被她深深吸引,於是千方百計設法偶遇她,以機智的言行吸引她,讓她自願付出情感。然而,從一開始約翰尼斯就不打算以婚姻作為這場戀愛的結局,他追求的是理想的愛,以及美的永恆,他厭惡庸俗的婚姻,想要保持純潔、真摯的戀情。
這一點與齊克果本人的經歷類似。他曾與一位女子相愛並訂下婚約,不到一年便解除婚約,齊克果曾說:「婚姻是大事,我不能馬上答應或是不答應。」結果他帶著這個問題,一路單身直至四十二歲逝世。
在這部作品中,齊克果以巧妙的情節,描寫一個愛情至上的人物,同時對於何謂美的生活有鮮明的描繪,也寫就了愛所帶來的感官和心靈的愉悅。其作品價值深受後代文學家與美學藝術家所認同。
作者簡介
齊克果 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
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是個憂鬱且多產的作家,曾被稱為「丹麥瘋子」,在他短短四十二年的生命裡,寫下無數的作品。
齊克果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神學學位,亦涉獵歷史、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因此他的作品涵蓋神學、文學批評、心理學和宗教學。他對當時的社會和基督教的改革提出許多針砭之言,對於哲學更有重大的突破性見解,尤其是對於黑格爾和浪漫主義的批評,為現代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為聖經的角色賦予現代的意義,對二十世紀的神學和宗教哲學影響甚鉅。
齊克果也是個文思敏捷的詩人,他的日記成為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反諷的概念》、《恐懼與戰慄》、《非此即彼:生活片簡》、《生命道路的各個階段》、《對哲學片簡的非科學性的結論附語》、《愛在流行》、《死病》等等。(詳細介紹請見內文作者年表)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