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開啟時代對話
那時,一部電影,一個時代,一場熱血沸騰的夢
此刻,一部電影,一場對話,一段互相理解的開始
從「此刻」回頭看「那時」,電影是社會的鏡子,反映真實。不論昨是今非,或今是昨非,當我們否定過去,也就背叛現在的自己。
看電影,讓我們從各說各話,變成練習對話。當座位角度與銀幕平行,在開口辯論前,人與人之間任何衝突矛盾,便有機會從平行觀影的角度,看見彼此的故事,開啟世代對話。
最會寫劇本的導演,最會拍電影的小説家 創作《薄荷糖》、《綠洲》、《密陽》、《燃燒烈愛》等多部賣座片 李滄東導演25年的創作人生
功夫巨星李連杰首部著作 60年人生歲月,25載佛法因緣 我不論是在俗世的生活、電影工作、慈善事業,或是求學佛法的歷程中,都曾遭遇種種的問題與困難。為人兒女有其痛苦,為人父母也有其痛苦,這場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到底有沒有輪迴?而我又是誰? 這些年來,我深受藏地古聖、吟遊詩人、一位真正心靈自由的勇士──...
風光一時的臺語片,為何淪為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本書將告訴你,關於本土文化的粗俗印象是怎樣煉成的。 重寫臺語電影史,就是重建臺灣戰後文化史!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祖國愛」v.s《慶祝日》 「普羅思潮」v.s《我的家庭》 「皇民化」v.s《二重橋》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 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蕭雅全電影《老狐狸》幕後攝製紀實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蕭雅全的拍攝手札與創作歷程訪談 ★未刪減版原著劇本與主創團隊拍攝現場回顧 一部充滿回音的電影, 一則無法讀完的寓言, 回望過去,看見未來。 第60屆金...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寧願活著痛,也不要躲著活── 主演《鴻孕當頭》《全面啟動》《雨傘學院》 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封面的跨性別者 艾略特.佩吉唯一親筆自傳 這不僅僅是突破框架和跨越性別的故事, 更是世上任何人找到真實的自己, 必經的成長旅程…… ★「展現真我...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
★ 六月九日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戲院上映 ★ 台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保存鐵道文化的電影書 ★ 大師的第一手筆記:首度公開蕭菊貞導演紀錄片拍攝筆記 ★ 收錄:五十張珍貴絕版史料南迴鐵路全線橫縱斷面圖
【得獎紀錄】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漫畫類書單★ ★英國觀察家報推薦★ 超級影癡+專業漫畫家=最到位的電影故事! ▌我們都需要的電影懶人包 ▌ 300部經典名片大探索 表演學|導演論|意識型態|鏡頭美學|表現風格 不知不覺讀了小史、認識經典、分...
★ 一代名導黑澤明唯一親筆自傳,紀念大師誕辰 110 週年珍藏新版! ★ 全書收錄大師成長場景與工作實況珍貴照片! ★ 新版特別收錄台灣新電影教母焦雄屏、知名影評人馬欣重量級導讀跋文!
★內容豐富,總共收錄全球上百部經典和當代恐怖電影的參考資料! ★七種恐怖策略分析,圖表呈現影片驚嚇指數,一目了然。 ★除了詳細探討三十四部經典恐怖片,並附加延伸片單,絕佳觀影指南。
《2023 台北金馬專刊》書封以台灣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作品「比西里岸之夢」延伸製作,並搭配煥然一新的金馬品牌標誌與字體,以「凝聚眾人,直奔未來」的概念延伸設計主視覺。內容有精挑的電影劇照、影展影片詳細介紹,更有金馬 60 特別活動資訊,值得每位影迷收藏。
100件時代大事記,50部代表電影,看時代如何影響電影,電影如何造就時代
‧ 女扮男裝 《梁山伯與祝英台》 前衛六〇年代,梁兄是第一代花美男?
‧ 健康寫實 《養鴨人家》 農工業轉型,純樸鄉村vs.墮落都市?
‧ 愛國 《梅花》 為什麼那些年,愛國萬萬歲?
‧ 瓊瑤 《我是一片雲》 麵包=自由=愛情,女工的幸福年代?
‧ 老兵 《搭錯車》 當弱勢遇上弱勢,時代辜負了誰?
‧ 新電影 《兒子的大玩偶》 面具下的台灣,自我認同是什麼模樣?
‧ 貪婪之島 《熱帶魚》 九〇年代錢淹腳目,人性只剩貪婪?
‧ 死亡與重生 《雙瞳》 電影如人生,走到谷底如何突圍?
‧ 英雄 《海角七號》 「卡世代」怎麼辦,小人物也能變英雄?
‧ 懷舊 《我的少女時代》 年老懷舊是美好,年輕懷舊是警訊?
看電影,讓我們從各說各話,變成練習對話。當座位角度與銀幕平行,在開口辯論前,人與人之間任何衝突矛盾,便有機會從平行觀影的角度,看見彼此的故事,開啟世代對話。
★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爸媽的少男少女時代
為什麼秦漢、秦祥林能勾動媽媽的少女心?一代影星柯俊雄,如何成為爸爸心中永遠不敗的抗戰將軍?電影歌曲〈一樣的月光〉如何唱出時代的反省之聲?港英情懷《甜蜜蜜》,香港人「不認不認還須認」中,有著怎樣的矛盾?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重現一整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時代如何影響電影,電影如何締造時代
五〇年代黃梅調電影、六〇年代健康寫實、七〇年代愛國片、八〇年代寫實新電影……電影流派不只與藝術發展有關,更扣連時代變遷。五〇年代識字率不高,歌曲是傳達知識與信仰最佳管道,《梁山伯與祝英台》大熱,家家戶戶都會唱;六〇年代農工業產業轉型,健康寫實片描寫農村人性光輝與「烏托邦」社會;七〇年代淒風苦雨,外交政治接連挫敗,唯有透過政宣片,讓全台愛國情懷高漲。
★電影裡,十年才能看清一個世代
在電影裡,十年才能看清一個世代,死亡與重生都不是立即發生。就像九〇年代台灣電影票房低迷,國際影展的藝術成就卻空前出色,是因為八〇年代新電影的影響。一個世代衰退,就會有新世代的交替崛起,重點是在轉換的關鍵點上,我們要做什麼?為下個世代建立怎麼樣的核心價值?
★想擁有更大世界觀,就得拋棄自以為是的史觀
老電影,讓我們看見別人的史觀;新電影,帶我們探索更大的世界觀。台灣現在有一個現象:否定過去。我們不願承認過去的某些屈辱,也不願意承認某些不堪;每個人不同的生長背景,建立各人不同的史觀。但我們卻經常拿自己信仰的史觀去否定別人,甚至不知不覺地否定了我們自己。
★觀影的方法:轉換椅子角度
溝通不再是上對下說教、面對面談判。看電影,面對銀幕的形式,任何人都有機會從平行觀影的角度往前看、往後看,對於那個你不熟悉的對方故事或心情,有機會開始理解。瓊瑤電影《我是一片雲》讓兒子聽見,「家庭即工廠」年代,女工媽媽的愛情青春嚮往;《搭錯車》回到眷村時代,當弱勢遇上弱勢,誰是被時代辜負的人?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題曲
歌曲作為一個時代的主題曲,每一首歌曲都有一段與時代對話的旋律:從〈國歌〉沒有自信的年代;〈我是一片雲〉「相信」是那個年代的關鍵字;〈一樣的月光〉聽見時代反省的聲音;印尼民謠〈甜蜜蜜〉給不同族群一抹微笑;《海角七號》大合唱〈野玫瑰〉,像過去致敬。
★回顧歷史,不能不懂得對「時代」憤怒
歷史告訴我們,改變當代電影最大的力量是青年;從李行到侯孝賢、楊德昌,在三十歲前後就是當代最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從業者。年輕創作者最大特質,就是懂得憤怒。憤怒不是拍桌打人,而是對時代的不公不義懂得憤怒。因為有憤怒,所以想改變,追求更好的社會與生活。我們的、那時、此刻,回顧我們一同走過的歷史,是一個練習憤怒,重新思索,很棒的開始。
作者簡介
楊力州
一九六九年生。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作品曾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作品融合感性與趣味,擅長捕捉荒謬矛盾社會制度下的小人物身影,幽默的敘事手法,讓觀眾捧腹大笑後,又為現實的殘酷不寒而慄。作品除了最純真的人情外,也是最沉重最銳利的社會刻畫。
17位知名影人,感動推薦──
小野、王童、朱延平、成龍、李行、李光爵、侯孝賢、桂綸鎂、陳玉勳、陳果、張艾嘉、焦雄屏、虞戡平、聞天祥、藍祖蔚、魏德聖、關錦鵬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