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鄉村記憶、都市生活、風土人情、民間社會、風俗傳說等的旅行寫作文集
不存在的烏托邦,成就了異邦托的真實存在空間。 因為異托邦,我們批判、重構我們的生活空間, 重新定義它,魅與祛魅,的異托邦。 作為一個迷宮愛好者,詩人作家廖偉棠撰寫的這本指南並非是給予文青的地圖,毋寧說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在紛繁的文本世界迷路,因為迷路也是一種快樂,這是21世紀文藝的追求。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方異境 讓生活撐開以惡與暴烈 讓生命脹大以時空的薄膜 有時,毀滅反而 成為詩意與哲學再生的契機 「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魯迅《影的告別》如是說。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本書集結了章詒和女士十年來的散文作品,或緬懷父親,或追憶故人,抑或品評人物、書籍,感念抒懷,無一不是發自肺腑。章女士自言,記性好是她最大的優點,所以行文時細節密如蛛網,不煽情不矯飾,卻句句都是斷腸聲,其中情思與血淚,讀者當可從中領會。
人世間最讓人羨慕的旅行,是李白那樣的飄泊。
人世間最讓人景仰的旅行,是徐霞客那樣的遠足和攀越。
人生並非是為旅行而設,但旅行卻可以讓現實之人生在一次次偶然得到的自我疏離之機緣中重新獲取人生與生活之新鮮感與觀察感。疲憊麻木的感受,或許亦會因此而得以紓緩甚至搭救。旅行可以是一次人生之理想與目標之重新堅定或是確認的教育。
這是集結鄉村記憶、都市生活、風土人情、民間社會、風俗傳說等的旅行寫作文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