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按紀年順序整理詩集的習慣,繼《黃昏的意象》之後的六年(1993~1998)作品,分成《我不是一座死火山》和《秋天還是會回頭》二集。作者常出國旅行,觀察感悟,偶得詩意,即形諸筆下,累積不少紀遊詩,凡此一概歸入《我不是一座死火山》,此外則編入《秋天還是會回頭》,成為屬性明顯有別的孿生子。
詩人李敏勇,十六年來陸續用漢字台文發表詩與歌詞。這本以漢字台文創作的詩集,一如既往是他對土地、對社會、對歷史的觀察與心境抒發,不同的是,他以漢字台文創作的形式,表達了他對母語創作的關心與支持。全書收錄四十九首漢字台文詩,以及十八首漢字台文歌詞。
海涅被譽為德語詩歌史上,歌德之後最傑出的詩人。他一生致力於詩歌創作,詩作豐富,以抒情詩享有大名,經舒曼、舒伯特、布拉姆斯等作曲家譜寫成歌曲的詩作就超過三千首,全球詩人無出其右者。其中尤以孟德爾頌所譜的《乘著歌聲的翅膀》最為知名。
「研究生不禮貌運動——讀那麼多文學理論要幹嘛?」這個專題,打算以四篇文章來思考「理論」之於台文系所研究生的意義。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什麼?又如何面對創作者與研究者之間的關係?(或者,這真的是「兩者之間」的問題嗎?)
一座座,俱是強烈地痙攣過的島嶼,事過境遷後,它們皆被推落檯面,或像氣球般被放風到空中,當作戰地標本或思想標籤,從此成了可有可無的「昨日之肉」。
作者有按紀年順序整理詩集的習慣,繼《黃昏的意象》之後的六年(1993~1998)作品,分成《我不是一座死火山》和《秋天還是會回頭》二集。作者常出國旅行,觀察感悟,偶得詩意,即形諸筆下,累積不少紀遊詩,凡此一概歸入《我不是一座死火山》,此外則編入《秋天還是會回頭》,成為屬性明顯有別的孿生子。
選取集內一首詩〈休火山〉的末句,做為書名,取其富有象徵的意味,又能隱喻那幾年在詩創作上的一般心情。寫詩的莫大幸福,或許就是休火山般的莫測高深,讓詩人能夠怡然自得,悠然不改其樂,真是帝力與我何有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