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敘事名家 華特•勞德,暢銷三十年不墜的經典之作!
訪談上百名軍官、士兵、百姓,
蒐羅官方與民間第一手資訊,
重現最著名的二戰撤退戰役──
「敦克爾克」一詞,將被人們以崇敬之心永遠傳頌!
|國之興亡,必有會計| 任何一個精通國王帳冊的人 都會變得比國王更有力量! 梅迪奇家族的沒落、西班牙帝國的興亡、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美國獨立⋯⋯ 本書會讓你相信——會計師才是推動歷史的人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鐵血帝國的興衰起落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恩怨糾葛 鋼鐵德粉不可錯過的帝國史佳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五十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如何一步步邁向自毀深淵, 拖著全歐洲走上「地獄之行」?
數十年來,香港在大國的權力競逐之間始終保有著一種岌岌可危的自由。本書提供了一個及時且深入的敘述,說明香港如何從一個偏遠的漁村一路發展到九七之後的現狀。作者針對大量的經濟數據、政治事件、行為者與理念予以精細地分析,讓讀者得以了解香港在2019年爆發大規模抗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成因,在此同時,又要明白這...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 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名稱由來? 為何啟蒙時代思想家對拜占庭不屑一顧? 拜占庭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影響人類發展深遠的大帝國。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
別的小孩出生是證明他們父母的愛,只有我的出生是證明他們犯下的罪」──崔佛.諾亞 「他的幽默中帶有一種輕鬆和樂觀的態度,他將自己局外人的視角當做優勢,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身世悲慘的男孩如何克服現實困難,用他的生命經驗演繹出獨一無二的『喜劇』表演。」 ──比爾蓋茨 一種南非式的幽默...
日本究竟錯在哪裡? 身處何方?該往哪裡去? 率先對「房地產泡沫」提出警告的重量級經濟學者, 與教科書完全不同觀點的日本經濟興衰最佳導讀。
最受國際學界矚目的全新國家實力論述! 「毫無疑問,本書將扮演台灣展望未來的指南針。」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松田康博 第一本以東亞視角剖析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權威著作! 國際關係 ╳ 半導體產業 雙精通學者李世暉,首次揭露── 台灣除了護國神山,還有護國神器「鏈實力」。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羅馬人的故事壓縮了人類歷史的結晶 從「共和」到「帝國」, 羅馬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憲政經驗的歷史。 羅馬衰亡了嗎? 擺脫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舊史觀, 以開放觀點重新評價古典時代。
「這輩子我最感激兩件事,一是我出生在北韓,一是我逃出了北韓。」 一個長於北韓黑市世代的女孩,歷經苦難終於逃離家鄉, 卻在人口販子的掌控下,度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 這一則活下去的故事。
第一本爬梳咖啡種植與全球貿易關係的經典著作 「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精細」、「資料豐富的原創性研究」 《波士頓環球報》、《經濟學家》、《衛報》、《出版人週刊》等全球媒體齊聲讚譽 從十六世紀歐洲首次記載咖啡為始,不過四百年,咖啡席捲了歐陸與美洲,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資本...
1972那年,三十八歲的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膝下十子,蒙面入侵者在貝爾法斯特將她從家裡強行帶走。這本書是步調如小說般緊湊的精密報導,基夫以麥康維爾的謀殺案為主軸,牽引出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他訪問了衝突雙方的參與者,將那個時代悲劇的毀滅與虛耗轉化成鏗鏘有力、引人入勝的長篇...
鏘鏘鏘!趣史上演啦~ 有梗.有料.有好笑!歡樂迸出閱讀新角度! 「故事」網站超人氣作家領銜主講,力邀歷史人物現身說史! 搭配課綱,告訴你歷史課本不讓你知道的故事。
一九四○年五月,一場史上最大的撤退行動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未來。
英法盟軍在比利時投降、戰線已崩潰到法國海岸線,在最艱難之時,「發電機行動」啟動了。面臨德軍的炮擊與轟炸,九天之內,英法軍艦與民船一同將四十萬的軍隊帶過英吉利海峽,他們是僅存的、受過訓練的部隊。不久之後,則成為了盟軍反攻歐陸的主力菁英。
邱吉爾在國會演說中,將之稱為「解救的奇蹟」。樸茨茅斯海軍上將威廉.詹姆斯爵士(William James)寫信給海軍同僚時,只能「感謝上帝賜予敦克爾克的奇蹟」。參謀長波納爾將軍在日記中更寫道,「敦克爾克撤退行動無疑是一場奇蹟。」——除了「奇蹟」二字,再沒有方法可以形容如此出乎預料、難以解釋的命運逆轉。
在不帶個人色彩的現代戰爭中,一般百姓很難有機會做出直接貢獻。而在敦克爾克,尋常百姓確實搭乘小船,前往海峽對岸營救士兵。這史無前例的救援行動激勵了英國民眾,讓他們對這場戰爭萌生出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最重要的是,他們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戰後著名歷史研究者華特.勞德,為了還原這場戰爭的全貌,走遍世界各地、親身訪談戰爭雙方上百名軍官、士兵、百姓,蒐羅各種戰爭記錄、圖書館文獻、舊報紙、日記等,提出了當代觀看敦克爾克的新視野,於美國出版後三十年暢銷不墜,成為描寫敦克爾克的經典傑作之一。
作者簡介
華特‧勞德(Walter Lord)
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是一名多產的美國作家暨歷史研究者。他先後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和耶魯大學法學院。就讀耶魯期間,適逢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勞德一度中止學業,入伍赴歐作戰。戰爭結束,勞德回歸校園,最後拿到法律學位。1955年,出版描寫鐵達尼號沉船記錄的《震驚世界的那一夜》,轟動一時。此後,勞德佳作頻出,三十年間共創作出版了十一部暢銷書,成為「歷史敘事」(Narrative history)領域的一代名家。1997年,詹姆斯•卡麥隆拍攝電影《鐵達尼號》期間,還請高齡八十歲的勞德擔任顧問。勞德於2002年過世,次年,鐵達尼號海底遺骸的紀錄片《深淵遊魂》(Ghosts of the Abyss)上映,卡麥隆將此片獻給勞德,以示追憶。
譯者簡介
黃佳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企管碩士。曾任聯合利華行銷企劃、美商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管理顧問。現為自由譯者,作品有《財團治國的年代》(時報)、《保羅‧紐曼、義大利麵醬,以及他的奇怪搭檔》(大塊)、《孤獨的反義詞》(聯經)、《但求無傷》(木馬)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