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東路三號

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

1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2/07/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9864930418
  • ISBN: 9789868807556
  • 字數: 171,010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在荒謬年代,愛國本身是值得死的罪愆……
他們是台灣最後一代理想主義者,
這更是台灣最後一本良心知識分子的親筆回憶錄

1950年的青島東路三號,約是現在的台北喜來登飯店之地,當年是軍法處看守所,許多台灣精英知識分子,在這裡等待判決。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中,作家鍾理和之弟鍾浩東,即是從這裡走向馬場町的槍決之路,獄友在此傳唱「幌馬車之歌」紀念他。本書作者顏世鴻即為當年的見證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臺灣曾與二次大戰近身肉搏。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錄音,從帝國平民百姓家中的收音機流瀉而出,這是普通人首次聽見天皇的聲音,也是日本正式承認戰敗的重大歷史時刻,史稱「玉音放送」。臺灣人做為帝國的殖民地子民,親臨了同樣的歷史時刻,當時他們正在做什麼?心中的感受為何? ...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420

    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七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特價 電子書: NT$ 178

    獻給台灣人民的二二八事件見證 台灣史必讀經典 《Formosa Betrayed》於1965年問世,是第一本詳細記錄台灣戰後史與二二八事件前因後果的書籍,為美國「台灣問題專家」柯喬治,二十多年的實際觀察與學術研究的結晶。全書以第一手的詳實資料為基礎,以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與關懷,描繪1941~1...

  • 電子書: NT$ 270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

  • 電子書: NT$ 406

    本書是第一本從廣泛視角與觀點探討百年臺灣歷史脈絡的鉅著,執筆的學者專家包括老、中、青三個世代的臺灣近代史研究者,從中研院臺史所到各大學臺灣文史所,可謂濟濟多士,是百年臺灣此一歷史命題罕見的規模與格局。十七篇論文聚焦於一九二○年代以來百年臺灣史論述,三代臺灣人現實與精神質素的實踐。從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

  • 電子書: NT$ 350

    本書透過梳理第一手史料、訪談多位郵電案受難者,以及重現當年郵電工人創辦的刊物《野草》,深度描繪、再現戰後台灣勞工和底層民眾的苦悶和不滿,乃至紛紛投入抗爭的激情年代。對於重建台灣白色恐怖真相,反思轉型正義的當代意涵,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詳細資訊

    是什麼樣的荒謬年代,會讓台灣知識份子陸續走進青島東路三號?
    幸運的人,下一站是監禁綠島;不幸的人,下一站則是血濺馬場町。

    本書作者顏世鴻當年在台大念書時因為看了幾本社會主義的書及小說,所以加入共產黨;他所接獲的第一個指示就是:「所有黨員都停止工作。」但是,他仍逃不過被捕的命運。被捕之後,台大宿舍傳說:「他離開的時候,像一個英雄好漢。」

    顏世鴻生於「叛匪之家」,1895年,祖父曾參加劉永福的義勇軍,在蕭□與日軍一戰,敗後只能心懷怨恨招日軍入府城。父親曾學醫,兩度被日本特高警察逮捕入獄。五舅張錫鈞是郵局轉電信局的報務員,後以「長江一號」聞名中國,

    他自己則被監禁於綠島、小琉球長達13年7個月,並且「背下每天走過我們眼前,或者不知如何而來的管道的消息累計血染馬場町刑場的『叛匪』的人數,如誦經般,為他們唱了一次又一次的〈安息吧,死難的同志〉。」

    1950年他被捕時,正當韓戰爆發,美軍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中共派兵北韓無力攻台,因此,政府可以集中心力清除島內異己,三千名知識分子血濺馬場町。後來他到了綠島,因為從小只懂日語、河洛話,這時總算有機會好好學國語,同樣在綠島才學會國語的作家楊逵,就照顧顏世鴻隔壁的苗圃。

    「時間對年輕人是『期望』,在老年人卻是『期限』了。」他在八十歲時著手寫下本書, 總算完成為家族及獄友立傳的心願。讓歷史的歸歷史,也讓讀者知道,當年曾經有這樣一個台灣。

    作者簡介

    顏世鴻

    1927年次,涉入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案(1950年9月16日判決,11人槍決),並因此坐牢13年7個月又2天(1950年6月21日於台大宿舍被捕,9月16日判刑12年,1962年7月28日離開綠島,轉送小琉球留訓,1964年1月21日離開小琉球)。現居台南。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6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