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是從參悟公案、說法及課誦的法意中,開啟自心中的光明性,流露出般若智慧和慈悲喜捨的生命力,領會到生命的究竟義和法喜。這不是要你做知性的了解,或結構性的認知,而是從領悟和直覺、知與行合一中,孕育生活的智慧和行動力。
有個歷經風浪的領導人,卻因佣人沒有做垃圾分類,就得到了憂鬱症。 相對的,柔弱的女子,在被老公拋棄和背負千萬債務後,卻能在幾年內脫胎換骨,成為霸氣十足的女強人。 什麼樣的事件,才算是煩惱?每個人的認知尺度都不同。 當你沒有覺知,看不清煩惱的本質是空, 你就會變成...
每一個生命都不相同,稟賦、性向、能力和遭遇互異,因此每一個人注定要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活出他的生命之路,發現其生命價值,領會到生命的喜悅。這就像開花一樣,儘管每一株花的顏色、大小形狀和香氣都不相同,但綻放時的微笑則相同──本書旨在傳述這項清醒、有創意和喜樂的生活藝術。
現代人既須重視事功的追求、物質的創造,乃至財富、權力和生活現實的維持,也要注意心靈的成長、內在效能的提升,才能保持生活的平衡、悅樂和豐足感。這樣的目標如何達成?禪的修持可以助你事半功倍。
清心是把貪婪和野心放下,把成見和刻板的觀念滌淨,讓自己能清醒的思考,看清生活的本質,活得歡喜充實。自在是透過自心的淨化,看清自己的本質,了解並接納自己,依自己的因緣和環境去實現人生。
|佛光山星雲法師題字|生活教育家、正向人生的知行者鄭石岩新作| 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人間佛教實現 用當下的資材創造和延伸,在生活與工作中學佛行佛, 方能找到樂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正意義與皈依處。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38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賢度法師,內號了行,別號思齊,師承上成下一長老,畢業於印度德里大學哲學博士,專研華嚴經論,專修普賢行及法界觀,並恆持準提法門為日課,以華嚴行者為終身職志。 現任台北市佛教會常務理事、華嚴專宗學院院長暨研究所所長、台北市華嚴蓮社董事長、美國華嚴蓮社董事長、智光商工職業學校董事長。自1994年任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
參禪是從參悟公案、說法及課誦的法意中,開啟自心中的光明性,流露出般若智慧和慈悲喜捨的生命力,領會到生命的究竟義和法喜。這不是要你做知性的了解,或結構性的認知,而是從領悟和直覺、知與行合一中,孕育生活的智慧和行動力。
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受到現代人普遍關注的課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緊張和忙碌,加上分別心強,功利價值掛帥,生活上的倒錯(把追逐和佔有當目標,把生活當手段)等等,致使焦慮失常和情緒失常者增加。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參悟禪的詩偈得到啟發,從而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增進身心的健康。這本書正是為現代人的精神生活而寫。
禪的宗旨是指引一個人成為一位覺者。透過禪的修行,領悟到當下生活和永生的不二,從中現出法喜、自在和寬闊的精神視野。它的要義是指引我們,從種種成見、偏見、敵意和執著中解脫出來,讓我們更清醒、更有覺察力,去生活、去看清生命世界的真相,實現悲智雙運的大乘菩薩。
本書引用了數十首禪師的詩偈,都是經過千錘百鍊才開悟的心得,每一首都具有啟發性,都能表達禪的要義。熟讀這些禪詩,經常引用做為小參,透過這種自助諮商,必能啟發智慧,建立健康的人生態度;在學佛的行持上,將能指引你看出正法甚深義。
透過禪的詩偈參契領悟,確能療心止痛,發慧見性,締造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家,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