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畫像:吳爾夫談書說人
0 篇書評

書與畫像:吳爾夫談書說人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05/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56007
  • 字數: 159,294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21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維吉妮亞.吳爾夫以創作經驗豐富的小說家筆觸,隨筆的形式,沒有教條,不帶成見,無拘無束地談自己對某一作家、某一作品這樣那樣的印象,構成了讀者展讀時的自在與欣然。

《書與畫像》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入的文章較多,討論的是文學方面的問題或作品。第二部分是人物評論,它們向讀者展現了某個男人或女人栩栩如生的肖像,但這個人不一定是文壇上的人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618

    究竟是可笑的瘋子,還是可悲的英雄? 是悲劇的主角,或是鬧劇的丑角? 小說所引發的笑聲,隱藏著眼淚的酸辛。 塞萬提斯嘲笑堂吉訶德,彷彿也在嘲笑自己。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出版日期:2014-12-31
    電子書: NT$ 196

    十九世紀末撼動英國文壇的唯美文學經典之作 哥德派的詭譎美感 × 浮士德的魔鬼交易 挑戰保守社會的極限,改變王爾德一生的轉捩點 「寫出這種故事的作家,應該處以死刑!」 2003年英國《觀察者報》評選百大傑出小說 2006年及2008年皆入選死前必讀的小說 2010年愛爾蘭國家文學季...

  • 出版日期:2013-10-29
    電子書: NT$ 149

    魯迅點出此小說的幽默,神妖都有喜怒哀樂,近於人情,使得人人喜愛 可看做是吳承恩對於黑暗現實不平之鳴的發聲,現實中那些貪官汙吏、昏庸君主使得人民痛苦,藉由書中角色使正義得到伸張。 《西遊記》是一百回的神話小說,由胡適與魯迅的努力,證明這部四大奇書之一經典的作者是吳承恩。書中懲惡揚善的思想非...

  • 出版日期:2014-04-22
    電子書: NT$ 299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後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一票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們,由於被迫落草,四處征戰起義,終受到朝廷招安的一段傳奇過程。本書逾一百一十萬字,特請聯合報影音事業處影音新聞部國際中心副主任閻紀宇先生專文導讀。 ...

  • 電子書: NT$ 253

    飢餓遊戲成為夢魘,不能逃脫。不只一次,她什麼也看不見、聽不見,沒有感覺,除了烈火焚身的痛楚,以及痛恨。她的家鄉已經毀滅,無數第十二區的生命只剩灰燼和殘破的屍骸。但,反抗軍確實存在,一批新的領導人在等待,革命正在展開...... 本書為「飢餓遊戲」三部曲的終曲,結局呢?你也許喜歡,也許討厭。然而...

  • 電子書: NT$ 99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 詳細資訊

    維吉妮亞.吳爾夫以創作經驗豐富的小說家筆觸,隨筆的形式,沒有教條,不帶成見,無拘無束地談自己對某一作家、某一作品這樣那樣的印象,構成了讀者展讀時的自在與欣然。

    《書與畫像》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入的文章較多,討論的是文學方面的問題或作品。第二部分是人物評論,它們向讀者展現了某個男人或女人栩栩如生的肖像,但這個人不一定是文壇上的人物。

    本書最開始的幾篇文章主要是非正式的隨筆或文學素描,其中有些是從書評演化而來的。非正式隨筆,或曰個人隨筆,是她極欣賞的一種文學體裁,主要因?它允許作者展示個性或「自我」。這幾篇文章對她創作非正式隨筆的技巧有所展現。接下來先是討論幾位男作家的隨筆,而後是對以女作家及其作品題材的書的評論。這種依據性別的分類看來或許有些隨意,但其實是因她對身為一名女性--而且是女性作家--的含義有鮮明的意識。她往往把女性置於其自身的傳統,而不是更廣義的人類的傳統中去看,這是她在討論女性時非常重要的一點。

    第一部分的最後幾篇文章是她對書信集的評論以及另外一些讓我們體會到維吉妮亞.吳爾夫對「文學地理」的重視的隨筆:她意識到地域感在許多英國作家的作品中佔據重要地位。任何人在讀過她的小說之後,都能覺察到對她個人而言某些背景具有重大意義:倫敦、康橋、康沃爾郡。因此,她也深切意識到環境對其他作家的影響:約克郡沼澤之於勃朗特姐妹,湖區之於華茲華斯,倫敦的街道之於狄更斯。事實上,她對英語文學的愛在很大程度上與她對英國本身、對英國歷史和地理的愛息息相關,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中的人物肖像也和前面對作家的評論一樣按性別分開,原因也是如前所述。維吉妮亞.吳爾夫在描寫女性時,幾乎總會表現出她對女性受到的限制和約束的意識。在回顧女性的一生時,她以卓越的技巧揭示出社會認為女性應該扮演的角色,這些角色因時代不同而各異,但在某種意義上總是受壓迫的。毫無疑問,我們對19世紀女性所受壓迫的認識總是比對伊麗莎白時代女性所受壓迫的認識更清楚,而這一事實本身就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啟示,把這些隨筆依照主人翁的性別以及年代的先後排列使讀者得以領會這個啟示。

    作者簡介

    維吉妮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國現代作家,以小說、評論、散文蜚聲文學界。她出身書香門第,並以耀眼的才華縱橫文壇,小說代表作有《燈塔行》、《戴洛維夫人》、《海浪》、《歐蘭朵》等。
    維吉妮亞.吳爾夫曾為《泰晤士文學副刊》、《耶魯評論》、《大西洋月刊》等英美報刊撰稿,以散文形式發表文學閱讀隨筆,文章寫來優雅高貴又汪洋恣肆,因而博得「傳統散文大家,新散文開創者」之稱譽。維吉妮亞.吳爾夫生前親自編訂出版的《普通讀書》與《普通讀者第二輯》二書,遠流已合輯編成一冊出版(2004)。
    阮江平
    北京大學英語文學碩士,任職於新華社,譯有《數字謎題》,合譯作品有《領導者準則》、《關鍵時刻的提醒》及《未來之路》等。
    戚小倫
    北京大學英語文學碩士,曾任職於新華社,現在美國Vanderbilt University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