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裝備「思考的地圖」,不要阻礙了探索的道路,
那是他們走出自己的心,走向大世界的最好工具!
台灣多半的教室,最常聽到的就是:「安靜,不要講話!」
孩子在教室裡的學習是快樂的嗎?教室應該是什麼樣子?
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渴望,想成為更好的存在。 大人要做的,就是點亮它。 打開孩子的學習之路, 應從大人的自我覺察開始。 一本結合了豐富的「諮商專業」與「教育現場」, 幫大人重整內在、讓孩子情緒不暴走的教育書!
對一位有經驗的幼教工作者而言,感覺統合並非什麼高深的學理,任何幼兒都必須經由感覺學習,大腦才能做有效的思考成長。感覺學習的過程中,由於環境不良和錯誤教導的影響,統合可能會不足或失敗,進而形成學習能力的障礙。
《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 「青年關懷第一品牌」,劃分「社會關懷」、「生活空間」、「多元文學」三大方向;另秉持文學初衷,擴大文學涵義,特列「類型文學」徵稿。
當焦點解決諮商與兒童青少年相遇,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焦點解決諮商與生命困境相遇,又會產生什麼樣的亮點? 本書融合技巧、實例、創新思維,理論加上實踐,渾然天成,值得細細品味。
讓全世界風靡自然體驗的一本書,共有23種語文版本! 本書為世界五大教育理念之一「心流學習法」(Flowing Learning)開創者約瑟夫•柯內爾, 為孩子到成人之全齡對象書寫的分享自然大作,集三十五年自然體驗活動經驗之全新增訂版 超過五十種遊戲設計,讓讀者親身感受大自然賜予的啟發與感動
為孩子裝備「思考的地圖」,不要阻礙了探索的道路,
那是他們走出自己的心,走向大世界的最好工具!
台灣多半的教室,最常聽到的就是:「安靜,不要講話!」
孩子在教室裡的學習是快樂的嗎?教室應該是什麼樣子?
藉助「試卷」跟「不要講話」來營造令人難以理解的安靜的教室,真的是教學的最佳狀態嗎?
美國哲學家奎因說:「學習,就是在學取樂。」
教師不只是表演者,他們是園丁;又不只是園丁,而且是植物學家。
不要讓我們的教室,變成孩子們最後願意進去、最先想要跑出來的地方。
有點古怪卻令人會心莞爾的小詩,引人入勝又富含哲理的各種故事,搭配天馬行空的想像塗鴉;還有,純真如天籟般的童言稚語,回看童年經歷對成長的激勵,以及對於何謂「學習」與「思考」的不斷反芻,匯聚成這樣一本故事性濃厚,且對「兒童教育」提出深切思索的好書。
二十篇故事,拈出的討論包括:
◎ 如何看待孩子說的故事?
◎ 處罰、規矩是必要的?不做被小孩欺負的父母?
◎ 老師不是印模,如果只想「教人」,孩子如何「學習」?
◎ 語文學習是一種遊戲?
◎ 學習自由才是自由學習的精神?權威重不重要?
◎ 什麼是教育者設計的假機會?
◎ 「入格」與「破格」的教養?
……
就讓喜歡說故事、寫故事、滿腦子哲學創意的楊茂秀教授,
與所有關心教育、重視思考的大人和孩子,一起分享學習的無限可能!
楊茂秀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曾任教於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兒童哲學促進中心(IAPC)、私立輔仁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主要教授科目有兒童哲學、兒童文學、美學、教育哲學、社會哲學、法律哲學、哲學概論、禪與心理分析、數學與邏輯、繪本研究、故事與思考等。
目前已經自大學教職退休,時間分配在台灣與美國兩地,仍然不停地說說、寫寫、畫畫,東看西看地找人聊天。
因為個子矮,所以,著作及翻譯等身。希望推展兒童哲學與討論文化,陪伴說故事的志工到處去玩,並且把《兒童哲學月刊》做得更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