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島 English Island 6月號/2018 第55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英語島 English Island 6月號/2018 第55期

在臺灣鄉下的外國人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8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84
紙本書定價:NT$ 230
電子書售價:NT$ 18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台灣的外國人有72.6萬,旅居海外的台灣人是72.8萬,這兩個數字意外地接近。不知道有什麼關聯。 真正的人都瘋瘋癲癲、熱愛生活,愛聊天,瘋狂地等待著救贖卻又瘋狂地希望擁有一切,他們不打呵欠,不陳腔爛調,就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花那樣不停地噴出火花,像蜘蛛般横跨星空,中心點藍光砰的一聲爆裂,人們都發出“啊”一聲驚嘆。 我一直希望有機會邀請這樣有瘋狂趣味的一群人,走進台灣小學的教室裡,聊他們的故鄉,談他們眼中的台灣。而台灣的孩子,在那裡開始他們對世界的好奇。On the road!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80

    從伊斯蘭恐懼症到伊斯蘭商機 英語島專題「伊斯蘭:十八億人口商機」,我們想呈現給讀者的是不同於亞洲市場、西方世界的,具有非常伊斯蘭性格的創新:像「伊斯蘭金融」,一個不投機、無利息卻還得獲利的另類金融;有伊斯蘭市場入場券之稱的清真認證;還有清真旅遊、清真美容、清真時尚、清真婚姻配對,真是不可思議的"清真...

  • 電子書: NT$ 180

    網路上常有人轉傳改變歷史的公開信,最著名的有馬丁路德金的獄中信(Letter from the Birmingham Jail)成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重要論述;極富故事性的像退役軍人喬治惠特曼寫給納粹受害者Anne Frank(安妮日記的作者)。 有了Facebook,有了Line群組,到這個年代,...

  • 電子書: NT$ 180

    本期英語島cover story報導「便利超商的8大預測」有人們消費趨勢的匯整,加上對便利商店的想像提案。想像便利商店加上人工智能、加上APP,加上長照、加上E-Commerce…..會帶來哪些新可能。

  • 電子書: NT$ 180

    用英文寫的第一封情書 關於愛,我們有好多問題。英語島教學實驗室決定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顧問們邀稿一封情書,沒想到投稿如雪片般飛來,每一封都充滿個人風格與生命力。英語島同仁們交換讀著這些相遇的欣喜、被欺騙的憤怒,甚至是痛到再也無法微笑的愛,每一個「Love」,都讓人欣喜又沉重,要不是篇幅有限,實...

  • 電子書: NT$ 180

    “Astrology is a language. If you understand this language, the sky speaks to you. —DANE RUDHYAR 「在信與不信之間,存在一個推理的空間。」

  • 電子書: NT$ 180

    “You missed your flight.” 半年前,英語島啟動了「英語島海外編輯室」企劃,預計用一個月的時間,實際走訪歐洲10大城市,訪問20位在歐洲工作的台灣人,並透過臉書社團全程記錄訪問流程。 這次的20篇採訪,側拍了在歐洲的台灣人們是如何跨越困難、找出機會。讀完後,我們相信你也拿...

  • 電子書: NT$ 180

    英文有一個詞叫做runner's high,跑步者的愉悅感。跑步的時候,開始會覺得疲累,累到了極點繼續跑,突然會精神湧現,通體舒暢。這是因為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體內便會分泌一種叫做endorphin激素,中文叫做安多芬或腦內嗎啡,諾貝爾獎得主Roger Guillemin發現,大腦中en...

  • 電子書: NT$ 180

    台灣人,你眼中的韓國是什麼樣子?英語島的問卷發現,25歲以下的年輕人似乎更了解今天的韓國。他們在問卷的生活經濟、民主程度這兩個選項得到最接近實際的分數。這也導向一種可能,是否台灣人想理解真實的韓國,應該借助更多「25歲」以下年輕人的力量?25歲,或許是台灣了解韓國的跨文化輔助線。

  • 電子書: NT$ 180

    譬喻是一種文化跟生活的沈澱,美國人的日常用語有70%都是透過譬喻方式表達。像是我們可以用上下關係表示未知跟已知。What’s up?是未知,I have it down是已知;It’s up in the air是未知,Let me dig into it是已知。語言有了情境,「漂浮」的抽象概念才能...

  • 電子書: NT$ 180

    五年 一本很多英文的雜誌不一定能讓讀者的英文變好,但一本設計來讓人讀懂英文的雜誌,一定會讓讀者的英文進步。英文不是終點,我們想創造的,是一個有觀點、有世界、能自由思考的空間。 堅持了五年,來到第61期的英語島,下一個五年,我們希望學好英文也能改變台灣。

  • 電子書: NT$ 180

    Email Writing 本期英語島的封面故事,很貼心地準備了針對台灣人寫英文信時可以參考的SOP跟正式用語。網路上眼花瞭亂的「3步驟寫好商業信」或是「商務信萬用模板」先放到一旁,有時候錯的不是文法,而是「中式想法」。差一點而已,你一定能寫出讓人想回覆的信。

  • 電子書: NT$ 180

    ...<< 一張圖搞懂 >> 專輯,希望縮短理解記憶的路徑,你腦中想到一件事,英文就浮現,單字不應該是令人痛苦的,是商業世界、時間空間、生活品味、最後回歸到自我的英語滋味,一天看一篇,700個單字一個月就能記得。...

  • 電子書: NT$ 180

    前兩年主計處統計,台灣在海外工作人數超過七十二萬,其中中國有近四十萬,美國也超過十萬人。英語島的cover story「我在海外工作的第一天」,以海外工作為橫軸,語境的融入為縱軸,我們希望帶讀者到世界的現場,體驗海外的1st day at work.

  • 電子書: NT$ 180

    「人工智慧」究竟是天使或魔鬼?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本期《英語島》將邀請產官學界代表,試著從我們工作與生活等不同領域,帶領大家來揭開「人工智慧」的神祕面紗。這回,我很榮幸有機會可以和《英語島》同仁們一起發想、製作這次的封面故事與專題,也期待和大家一起來瞭解「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趨勢、商機、衝擊以及影...

  • 電子書: NT$ 180

    26個紐約故事,是City to City的延伸和 擴大。我們想像著每一個城市的每一個台灣青年,假如他們都是那個城市的資源整合者,惦記著台灣的資源整合者。故事從紐約開始。怎麼說紐約呢?就從這個quote開始吧! NEW YORK is not a city, It's a world.

  • 電子書: NT$ 180

    近來比特幣火紅,雖然很多人都讀過區塊鏈的報導,但也覺得離這個主題還很遙遠。英語島封面故事從「瑞士在忙什麼」到「區塊鏈Elevator pitch」到「區塊鏈2017風雲榜」,希望從親和的角度,探索技術背後的原始情境、人的力量。

  • 電子書: NT$ 180

    Money Talks 今年持續關注科技變革的讀者可能也會嗅到這股趨勢--下一波的科技變革將鎖定在「金融」上。從代幣經濟、電商爭霸、支付App普及、虛擬貨幣與區塊鏈應用...我們正站在新世界的起點。 2019年的第一期,英語島的封面故事將複雜難懂的「金融」縮編成一份14頁的說明書。 An...

  • 電子書: NT$ 180

    全世界的小學生課本 今年1月底,我們對英語島IG粉絲做了一項調查:你最希望台灣小學生學什麼?讀者們千奇百怪的答案出爐,像是「學會從街頭尋找答案」、「認識蔬菜煮熟前的樣子」、「絕地求生」…當大家開始意識到教育不只在教室裡,我們離世界公民也就越來越近了! A man’s feet should be ...

  • 電子書: NT$ 180

    我們正生活在「全遊戲時代」的5個原因: It’s play that helps us do serious things better. –Jake Orlowitz Games and gamification both can lead to high levels of lear...

  • 電子書: NT$ 180

    「非洲上線」專題,目的是打開一個孔,讓讀者能夠一窺非洲接觸網路後的大幅進化,也邀請讀者以投資者的眼光看看非洲。當然非洲或許也不願意再次被外國「經濟殖民」、不得不仰賴海外資金建設國家,不過商場無綿羊,誰又不是在為自己盤算,讀懂了非洲,才能突破自我界限。我期待跟大家一起從 "know" 到 "under...

  • 電子書: NT$ 180

    ...在這次嚴重受疫情影響一些國家中,有一個餐飲業的新興現象(或救急措施)乍看正反其道而行,那就是被稱為「鬼廚房(Ghost Kitchen)」的餐廳出現。這些餐廳只靠精簡的人力做著外送生意,菜色也簡化成客人最常點的幾道菜。餐飲業預測,疫情結束後,將人力集中在流程化工作上的高效做法,可能會因更有效率...

  • 詳細資訊

    On the road!

    台灣的外國人有72.6萬,旅居海外的台灣人是72.8萬,這兩個數字意外地接近。不知道有什麼關聯。

    作客他鄉,選擇大都市不稀奇,英語島這一期要報導的是落腳偏鄉的老外。Jennie Miller,美國女孩,在台北搬了13次家,沿東海岸南移經宜蘭最後棲身台東都蘭,海岸邊的藝術衝浪家,把海洋垃圾編織成藝術品「上帝之眼」;加拿大雪鄉Goose-bay來的護理師John Sullivan,在美濃山腳下展開業餘「半農計劃」…..我始終好奇這樣一群外國人心裡的世界,也好奇他們眼裡的台灣。怎麼說這群人呢?美國作家Jack Kerouac在<On the Road>裡有一段最是淋漓盡致:

    “...the only people for me are the mad ones, the ones who are mad to live, mad to talk, mad to be saved, desirous of everyt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ones who never yawn or say a commonplace thing, but burn, burn, burn like fabulous yellow roman candles exploding like spiders across the stars and in the middle you see the blue centerlight pop and everybody goes “Awww!”

    真正的人都瘋瘋癲癲、熱愛生活,愛聊天,瘋狂地等待著救贖卻又瘋狂地希望擁有一切,他們不打呵欠,不陳腔爛調,就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花那樣不停地噴出火花,像蜘蛛般横跨星空,中心點藍光砰的一聲爆裂,人們都發出“啊”一聲驚嘆。

    我一直希望有機會邀請這樣有瘋狂趣味的一群人,走進台灣小學的教室裡,聊他們的故鄉,談他們眼中的台灣。而台灣的孩子,在那裡開始他們對世界的好奇。On the road!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