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大師
0 篇書評

大學與大師

一九三○至一九六○,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1/2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76554
  • 字數: 365,467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歷時六年最新紀實作品,
遊走兩岸清華大學,從大學校史中,見證時代裡的風起雲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歷時六年最新紀實作品, 遊走兩岸清華大學,從大學校史中,見證時代裡的風起雲湧。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電子書: NT$ 595

    全新增訂版,未刪節最全本,增加二十多萬字增訂內容 首次披露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 補充大量親歷者採訪資料,如曾氏家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 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大陸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出版日期:2016-07-31
    電子書: NT$ 350

    沒讀過本書,別說你了解秦俑、秦文化! 《南渡北歸》作者岳南長期關注、親身走訪 帶你直擊秦俑考古現場 沒讀過本書,別說你了解秦俑、秦文化!   ──羋月(秦宣太后)才是秦陵兵馬俑的真正主人? ──秦人平均身高超過姚明? ──秦軍是只攻不防的敢死隊? ──秦軍弓弩射程居然是AK47步槍的...

  • 電子書: NT$ 322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 電子書: NT$ 245

    黃仁宇重磅著作《中國大歷史》,全新直排校訂,暢銷10萬本新版! 黃仁宇: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 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 電子書: NT$ 406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75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 詳細資訊

    ■《未央歌》裡校風自由的西南聯合大學,存在僅九年,卻培育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並有吳大猷、陳寅恪、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朱自清、沈從文、聞一多、錢穆、錢鍾書等明星教授名單,西南聯大究竟有何魅力?

    ■國共分裂後,梅貽琦為何遠赴美國?又如何在臺灣荒涼土地上重建清華大學?

    ■被稱為「永遠的校長」梅貽琦,沉默寡言且不與政治人物合流,卻擁有高度聲望,原因為何?

    一九一○年代以後,中國歷經北伐等戰禍,導致民生凋敝,國內也因政權尚未穩定,擁有話語權的校長大位,成為政界競奪角力,其中以清華大學爭議最大。在政局尚未穩固的情況之下,因對日抗戰、國民黨與共產黨惡鬥,學生愛國情緒高漲,學運、戰爭暴發。為避戰禍,各校陸續合併、遷校,在動盪時局下,大學教育岌岌可危。

    幸好當時學人如梅貽琦、傅斯年、蔡元培、張伯苓等人的奔走,才讓高等教育得以輾轉延續。今日所倡議的美學、體育等教育概念,起於當時;而有關通才、通識教育,學術自由乃至教授治校等先進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皆影響後世甚鉅。那個年代,是最壞的年代,但當時的學人們,在最艱難的時代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他們的精神與貢獻,直到今日仍令後來者受用無窮。

    下冊續述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後,由於中日戰爭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於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教學與生活資源極度匱乏下,梅貽琦總持校務,善用點滴資源敦聘名師,造就聯大值戰亂下仍作育英才無數的偉業與歷史。其後國共分裂,梅貽琦幾度奔走、守住清華賴以為生的庚子賠款基金,來臺「恢復」清華大學,並締造傲人學術地位。逝後梅貽琦葬於清華校園內,在隨身不離的大學帳冊中,條列明晰,他一生為校務奔走、廉節清儉,成就了「清華之清、聯大之大」,並深刻影響著後世一代代學人。
     

     

    作者簡介

    岳南


    原名岳玉明,山東諸城人,一九六二年生,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歷任宣傳幹事、編輯、台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版,其中《風雪定陵》榮獲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十大好書獎。另有《南渡北歸》、《陳寅恪與傅斯年》等傳記作品十餘部。《南渡北歸》三部曲出版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亞洲週刊》評其為二○一一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其為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沈宗瑞(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溫洽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劉炯朗(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清華大學校長)
    鐘月岑(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聯名推薦

    時窮節乃見,典型垂丹青──梅貽琦校長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抗戰時期、臺灣時期不同階段的政權更迭,自一九一五年至一九六○年,服務清華長達四十五年,沉潛辦學,造就人才,科學人文兼容并蓄,愛護學生,兼具開創與守護兩個教育家典型,不愧兩岸清華第一人。岳南先生文筆生動活潑,臨摹梅校長,呼之欲出,令人動容!見人物長心志,讀歷史長智慧!二○一九兩岸出版第一書!──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
    試讀